《史记》:人这一生,最该悟透的6个成语

皓然一文化 2024-04-02 01:30:34

近代史学家翦伯赞曾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最初被称为《太史公书》,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时14年,首创出的纪传体编史,也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

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内容上至上古传说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记载。

同时,《史记》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读《史记》,穿游千年历史,叹百代风骨,它是千年文化之精神,民族延续之血脉,是万古经典的中华瑰宝。

今天,精选其中经典的6个成语,让我们一起细品领悟古人的智慧。

1

众口铄金

如今社会,网络暴力越来越让人感到畏惧。“三人成虎”、“众口铄金”,语言的力量似乎更胜刀剑。

其实“众口铄金”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张仪列传》。

众口一词,既能把金石融化,也能颠倒是非黑白,让人信以为真。

战国时期,张仪游说魏国,对魏王说:“那些主张合纵的人,大多只会讲大话,很少可信。众口说词,可以使金属熔化,但谗言诽谤多了,也能使人毁灭,我希望大王要审慎拟订正确的策略。”

魏王听取了张仪的建议,放弃合纵盟约,与秦国达成和解。

一个国家,若想要长治久安,必须要综合言论,慎重决策,才能取得太平。

同样,一个人若想过得安稳,就要学会辨别真假,远离流言是非。

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主动掌控自己的生活,人生才能不被他人带偏,不被闲言所扰。

2

当断则断

我们经常听过这么一句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明白利弊,而是难以做出决断。

当断则断的人,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中记载:

高后去世后,赵王吕禄想在长安城起兵叛乱,齐王知道此事后,命令中尉魏勃,出兵诛杀吕氏族人。

齐国宰相召平听到了此事,就发兵护卫王宫。魏勃骗召平说:“大王想发兵,可是并没有朝廷的虎符验证,我请求替您领兵护卫齐王。”

召平犹豫不决,最后还是相信了魏勃的话,让他领兵围住王宫。但魏勃领兵后,立即派兵包围相府。

召平这才感慨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正是如此呀,”于是自杀而死。

很多时候,比起周全的计划筹谋,当断则断,才是应对问题的关键所在。

一味的犹豫不定,畏缩不前,往往会贻误时机,造成无法弥补的灾祸,悔恨终身。

凡事确定好目标,就要果断行动,这是成事的智慧,也是制胜的法则。

3

以长击短

“以长击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与人竞争较量时,懂得运用自己的长处,去攻击别人的短处,才能取得胜利。

韩信攻燕伐齐时,曾问广武君,自己怎样做才能取得成功。

广武君说:“我认为现在攻燕伐齐是失策,因为眼下士卒疲惫,战斗力弱。善于带兵打仗的人,不拿自己的短处攻击别人的长处,而是拿自己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

韩信听取了广武君的计策,按兵不动,抚恤将士,摆出北进燕国的姿态,再派说客劝降齐国,

不久燕国就主动投降。

生活中,很多人都常犯这样的错误,总是拿自己的弱项,去和他人竞争,结果自然以失败而告终。

其实,每个人生来都是独特的,都是自己的优势和弱点。

懂得运用自己的长处,规避自己的短处,才能避免徒劳无功。

用己之长,攻人之短,是取胜的根本,更是成功的保障。

4

福不徒来

《史记·龟策列传》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宋元王二年,元王得到一只神龟,他对卫平说:“我听说祸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福也不会随便就来,我国现处在诸侯国之间,小如秋毫,得此宝物恐怕会招来祸患。”

卫平说:“大王有德,才遇到这个宝,如果将神龟放走,宋国必有灾,以后即使后悔也来不及了。”

元王听后,欣然接受了神龟,并选择吉日斋戒。后来,战争爆发,无人是元王的对手,宋国的力量天下最强,卫平也做了元国的宰相。

这就是“福不徒来”的由来。

古语曾言:“爱人者获福,行善者承禧。”

灾祸不会随意发生,幸福也不会凭空到来,所有的结果,都有原由。

正所谓,有因必有果,每个心中都有一把秤。

你多做善事,自然就能积攒厚福,

你品性败坏,自然就会多灾多难。

一个人若心存良善,关爱他人,自然也会得到福泽的庇佑。

行善积德,不仅能给人带来好运,还能让人生之路越走越顺。

5

得不为喜

有人说:“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的人生,如同随流水漂浮的小舟,随意自由。

汉代时,宋忠任中大夫,贾谊任博士,一日,二人到市区卜筮的馆子游览时,偶然听到司马季,正在分析天地运行的法则。

他们嘲笑司马季地位低微,职业污浊,认为高官厚禄才是高尚体面的职业。

司马季反驳说:“大凡贤者居官做事,都遵循正直之道,不求尊位与荣誉。

得到荣华富贵不以为喜,失去福贵荣华也不为恨,你们二位不过是随便发表议论的人,怎么会知道贤者的道理呢?”

宋忠和贾谊听后,大惊失色,闭口不再说话,急忙起身拜别。

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

人生在世,不用活得太张扬,也不必活得太贪婪。

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修养心性,给欲望做减法。

减少无谓的虚荣与名利,减去没有意义的杂念,看淡所有的欢喜,看开全部的遗憾。

清心寡欲,知足常乐,即就是人间最美的清欢。

6

毛羽未成

“毛羽未成”出自《史记·苏秦列传》。

周人苏秦,外出游历来到秦国,他游说秦惠王训练士兵,吞并天下,建立帝业。

但秦惠王说:“鸟儿的羽毛还没长满,不可能凌空飞翔。秦国的政绩还没走上正轨,不可能兼并天下。”

羽翼未丰者,不可高飞,人生贵在有自知之明。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容易犯急于求成的错误,自以为可以施展才华,可实际上却是力不从心。

经验和阅历若不够,即使猛然前进,也只会节节败退。

凡事都需要时间的成长和蓄力,才能青云直上。

你给时间以积累,时间才能给你以意义。

7

梁启超曾说:“史界太祖,断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主张对于《史记》,“凡属学人,必须一读。”

《史记》一书中,蕴藏着太多发人深省的道理,让人终生受益匪浅。

汲取书中的智慧,我们也可以明礼仪,知进退,了解历史更替的缘由,学习古人的生存之道,增长自我的精神智慧。

古语有言:“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生活中很多想不通、看不透,解决不了的难题,在这里都有答案。

读懂《史记》的成语和智慧,可以提升我们的眼界与格局,从而帮助我们:

在生活的谜团中,找到前进的方向;在迷茫的奔波中,保持清醒与冷静;在沉闷的独处中,坚守内心的平静。

学习书中的知识只是开始,努力践行其中的智慧,才是我们一生要坚持的修行。

只有不断体验和实践,我们才能真正悟透《史记》所传达的渊博智慧。

愿我们都能从《史记》中悟透生活的真谛,看淡得失,坚守内心,心怀谦卑,从容乐观地过好每一天。

作者 |幸运星。

0 阅读:23

皓然一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