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的智慧》中的8句话,悟一句,得一福

皓然一文化 2024-03-07 15:28:59

郭沫若曾说:“王阳明是伟大的精神生活者,是儒家精神的复活者。”

王阳明之所以能成为著名大家,是因为他继承宋代大儒的心学,并以自己的体悟加以完善,形成独具一格的心学体系,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一书,从现代人立身处世的需要出发,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阐述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

“欲修身,先养心”。人这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修养心力的过程。

每一次的滋养与调节,每一步的反省与忍耐,都是对心灵的修炼。

当今社会,竞争压力太大,人心太累,王阳明的心学正好可以帮助我们修复内心,让疲惫脆弱的心灵,变得宁静和强大。

一个人,只有将心修炼的纯净透彻,才能更好地面对际遇的变换,生命的无常。

当我们读懂了这8句话,领悟了心学的智慧和力量,便能在尘世中活得清醒洒脱。

1

宽心:心狭为祸之根,心旷为福之门

《传习录》中记载,有人就“有所怨恨”一说向王阳明请教。

王阳明指出:“像怨恨等情绪,人的心中怎么会没有呢?只是一点儿也不可以有罢了。

当人怨恨时,即使是多想了一点儿,怨恨也会过度,因此,有所怨恨,心就难以保持正直。

对于怨恨等情绪,只要顺其自然,不存一分在意,那么心胸自然会宽广无私,从而实现本体中正平和。”

生活中,有人会因为心胸狭隘而招致祸患,而有人因为心胸广阔而迎来福报。

世间所有事情,其实都有因果。

所以我们需要做的是,多一份体谅,少一份计较;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怨恨。

将心修炼宽厚,福报也自然深厚。

2

诚心:真心着眼,敦本尚实

一次,王阳明到南镇游玩,一个朋友指着石头缝里长出来的花问道:“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外,那么这花自开自落,和我心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回答说:“你见到这花之前,花与你的心各自寂静。你来看此花时,花进入我们的内心,此花便在心头呈现出来。

岩石花树对于心来说,其存在本身及其意义的被确认,在于花在人心中的显现。”

一个人对世间万物的感悟,主要取决于心的体验方式。

如果是以求真之心,必然会务实;倘若是以求假之心,自然会务虚。

务实之人真诚坦荡,在任何环境都永远保持最初的心境;务虚之人却趋炎附势,弄权耍奸,最后被虚妄的东西所累。

人活一世,只有真心着眼,才能敦本尚实。真心是对他人的诚意,也是对生活的敬意。

在生活中,凡事但求真心,才能接仁义,得快乐。

3

取心:心之所想,力之所及

王阳明在“心学”中,特别强调个人的意识和自主精神。

他认为,只要心中念念不忘存天理,就是立志修炼自己,用思维指导行动,达到心力合一的平衡。

明朝著名的探险家徐霞客,从小立志要游遍祖国的大好河山。

但因为父亲早逝,家中无人照料,游览计划一度被折断。

后来在母亲的鼓励下,他坚定了远游的决心。此后30多年的时间里,他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对去过的地方做了详细的日记记录。

最后,他写出了闻名世界的《徐霞客游记》。

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梦想太美现实太难,是因为我们总是在幻想,却从没有付出行动。

凡事,只有行动才有结果;只有实践,才有收获。

其实所谓梦想,不过是日复一日持续奋斗的投射。

人只有大胆坚持心之所想,力之所及,才能心想事成,美梦成真。

4

彻悟心:空心,才能容万物

在很多时候,人心的负累,都是堆积出来的。

为情所痴,为恨所怨,为贪所忙,为念所执,所有这些积聚在一起,最终导致心力交瘁,苦不堪言。

王阳明曾说:“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

王阳明以纯金作比喻,意在说明圣人比凡人更高明的地方,不是他的才能,而是一颗只存天理而无贪嗔杂念的空明之心。

要知道,空心才能容万物。

当你被周遭所羁绊时,试着放空心灵的包袱,人就会变得明朗起来。

当你与他人交往时,多给彼此一份空间,才能畅所欲言,和平相处。

所以,与其费尽心思让欲望填满内心,倒不如全部放下,将心腾空。

空心,让心灵更纯净,让生活更清新,让脚步更轻快。

5

素净心:养心在于寡欲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篇名为《蝜蝂传》的散文。

文中提到了一种善于背负东西的小虫蝜蝂。它行走时遇见东西,就会拾起来放在自己的背上,高昂着头往前走。

它的背发涩,堆放到上面的东西掉不下来。但随着背上的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重时,不肯停止贪婪的它,最终累到在地,无力前行。

凡事贪的越多,拥有的就越少;想抓住的东西越多,抓得住的就越少。

正如王阳明所说:“去得欲望,使识天理。”

人活一世,很难做到一点欲望都没有。

但凡事皆有度,如果欲望太多,那么心灵之舟将会承载过多的负荷。

心安才能自由,知足才能常乐。

学会给自己减负,寡欲养心,让生活简朴、少欲,人才能活得轻松,睡得踏实。

6

忍耐心: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

王阳明28岁举进士,后担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正当他为朝廷出力的时候,政治劫难却降临到他头上。

正德元年,王阳明因抗疏而触犯刘瑾,被罚廷杖,因此下狱,再被贬到贵州龙场做驿丞。

在赴任途中,他还惨遭刘瑾的跟踪暗杀,他侥幸逃过一死,才辗转到达龙场。

逆境磨练人的意志,让人的心性变得坚韧。王阳明经历了生死磨难,性格比之前更坚强。

他开始了解群众疾苦,为生民请命,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学习,最终构建出心学理论的大厦。

人这一生,都要经历苦难的磨砺,多苦少乐也都是生活的常态。

一个人,要想岁月静好,就必须负重坚持;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苦练修行。

只有活在生命的苦乐之中,才能掌握生命的乐趣。

苦不入心,生命自有芳华;乐在其中,才能别有洞天。

7

反省心:静察己过,勿论人非

孔子曾说:“躬自厚,而薄则于人。”

意思是指,一个人在静察己过的同时,勿论他人是非。

我们都知道,是非本身是极其无聊的谈资,没有任何意义。

但总有些人,喜欢在背后议论他人,搬弄是非。

其实,越是喜欢议论别人的人,其本身越是存在诸多缺点。

一味搬弄是非,不仅害人,同时还会给自己招惹麻烦,让他人看不起。

王阳明说:“是非之悬绝,所争毫厘耳。”

很多时候,是非对错往往都在一念之间。

既然这样,莫不如少谈论一些是非,多一些对自己的省察,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助益。

察己过,勿论非,这是一种生存智慧,更是一种处世修养。

8

利他心:自利则生,利他则久

雍正年间,一次科举考试,由于临时搭建的考场空间狭小,在加上当年气候反常,导致很多考生身体支撑不住,考试无法正常进行。

京城一家药店得知这种情况后,主动凑请皇上给考生送一些治时气的药散,并在发派药物的同时,附带一张药店的宣传单。

利他才能利己,自此之后,这家药店名声大振,成为京城口碑最好的药店。

在如今这个机会众多的时代,很多人只顾着争抢自己的利益,而往往忽略了他人。

其实,个人的能力往往是有限的,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走得更长远。

而利己和利他,并不总是处于对立的位置,很多时候,二者可以统一起来。

利己的同时想着利他,成人成己,即为最好的结果。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不争个人之利,多替他人考虑,用一颗利他之心去对待他人,才能走向成功。

9

历史学家钱穆曾说:“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把心与物,知与行统一起来。”

《王阳明心学的智慧》将追求本心、笃行慎思、谦卑利他等心学知识,阐述得淋漓尽致。

从书中,我们可以体悟到心学的力量,在生活的煎熬中找到宽慰,在迷茫的路途中看到希望,在困顿的挣扎中保持耐心,在孤独的时刻享有静心。

古语有云:“与其修饰面容,不如修饰心胸。”

纵观古今,凡是集大成者,必定是以静养心,以德养身。

养心是一个人得道的开始,把养心与实践结合起来,才算是真正的修行。

只有通过坚持不懈地磨练,我们才能真正掌握人生修行的指南。

人这一生,最好的活法就是,知行合一,不断淬炼。

修得内心澄澈,才能过得轻松自由;练得心胸广阔,才能活得从容坦然。

愿我们都能潜心修练,于时光中塑造出自己最好的模样。

作者 |幸运星。

15 阅读:1244

皓然一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