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画让你了解荷叶皴,品味厚重清润山水的魅力

凝萨 2025-04-28 10:15:38

皴法是画山水的基础,画山石、树皮都会用到皴法。从表现形式看,皴法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点子皴、线皴、表现块面结构的皴。点子皴和线皴可以同时运用,各种不同的线皴也可以混用。不过线皴和表现块面结构的皴不能混用,举个例子就知道了。披麻皴无法与斧劈皴共同运用,两者在表现形式上很难统一。一旦混用,会让画面显得支离破碎。

皴法很重要,在学习山水画的过程中,先学画树法,再学画石法。就是为了通过画树干,了解阴阳、理解关联。到了画石头的时候,学习各种皴法会变得容易一些。山水画创作常用的皴法大概有七八种,比如雨点皴、米点皴,用墨点表现山石肌理结构。披麻皴、解索皴、卷云皴,用线条疏密、关联表现石头脉络纹理。斧劈皴、马牙皴用块面关系表现山石质地锋利坚硬。

张启 桐阴话旧

这幅《桐阴话旧》用到的皴法不太常见,叫荷叶皴。不是指山石形状像荷叶呈现圆形,而是指山石的脉络纹理像荷叶叶脉。荷叶很多人都见过,从叶片中心延伸出很多屈曲的筋脉。古代画家观察荷叶产生灵感,画山石的时候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加入屈曲纷披的线条。

在传世作品里荷叶皴出现的频率并不高,最出名的一幅是《鹊华秋色图》,只不过青绿色彩遮挡了一部分皴纹。坦率讲,张启用的并不是标准荷叶皴,从画中可以看出皴纹从上向下延伸的时候,主要脉络并不明显,还呈现出交搭的样子。为什么他要这么画,题字暴露了原因。张启竟然说仿高克恭山水,证明他未必看过前辈名家真迹。他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作。

张启 桐阴话旧 局部

张启生活在清代,他风格更接近明末武林画派。武林画派的领袖叫蓝瑛,是一位职业画家。张启似乎在学习蓝瑛画法,为了增加装饰性效果,美化了荷叶皴。只不过,他的美化行为属于画蛇添足。

可以看一个细节,画山石皴纹都用实线,墨色浓重。这样画出的石块显得刻板生硬。纵然可以看出厚重清润的味道,主要原因在于墨色晕染,并且在染的过程中用赭石色突出阴阳对比。张启在学习过程中缺少了观察提炼的过程,没有理解荷叶皴的妙处。

张启 桐阴话旧 局部

相较而言,张启画远山的时候,皴法显得生动一些。这是由于他在画的时候想到了每一根线条的关联性。哪怕线条依然交错在一起,有了疏密、长短、轻重等变化。不过,他又犯了画蛇添足的毛病。山巅处莫名其妙出现了一组矾头,山坳处也是由矾头组成。这些琐碎的细节,破坏了画面的完整性。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用一幅技法有问题的作品了解荷叶皴。道理很简单,看到前人已经犯错了,后人在学习的时候就知道避雷了。看了错误示范,再看《鹊华秋色图》会对荷叶皴产生深刻印象。

张启 桐阴话旧 局部

荷叶皴适合表现雨水冲刷过的山石,山势不宜起伏过大。在皴纹的加持下,可以画出硬朗的韵味。荷叶皴诞生于观察自然,在运用的时候也要自然生动。

0 阅读:23
凝萨

凝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