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从来不是被动落后,反而是主动落后的,从什么这就要从康乾盛世的缔造者康熙和乾隆说起。
从康熙到乾隆,不要以为他们思想多么保守,相反,作为最高统治者,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局限于国内。康熙继位初期,他对西方文化就很感兴趣,当时的清廷内聚集了来自西方的传教士,比如汤若望、南怀仁等,他们不仅为康熙带来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还成为了他的私人教师。

康熙四十七年,这位康熙亲自上阵演算几何题,把张诚、白晋等传教士惊得下巴都快掉了——敢情紫禁城藏了个理科学霸。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年间钦天监任用西方传教士达20余人,他们参与编纂《律吕正义》《数理精蕴》等著作,康熙五十一年启动的《皇舆全览图》测绘工程,采用经纬度投影法,比欧洲同类地图早半个世纪。另外,康熙对于西方的这些新鲜事务也有着强烈的兴趣,法国国王路易十四送的珐琅怀表,被他拆得七零八落研究机芯;荷兰使团进贡的望远镜,愣是让人改装成战船观测设备,他还在丰泽园设实验场,亲自操作蒸馏器提炼精油。
很可惜,康熙对西学的研究也就仅限于他本人和宫内部分人。他就像个守财奴,把西学知识当成自己的宝贝,藏着掖着,不让外面的人知道,他严令禁止西学外传,就好像怕别人偷了他的宝贝似的。而乾隆对西方世界的了解也并不少,他和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还互为笔友呢,俩人还曾相约中法来个友好访问。可惜这计划还没实施,路易十六就被送上断头台了。乾隆得到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不是惋惜,也不是反思,而是镇压白莲教。他觉得路易十六被砍头就是因为国内有反对派闹事,所以他得赶紧镇压国内的反对势力,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乾隆五十八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带着天体仪、地球仪、蒸汽机模型等"黑科技"来朝贡。乾隆这位十全老人什么反应?史书记载他"初尚以为奇巧,继乃斥为淫技"。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初看这玩意儿挺新鲜,仔细看看都是些歪门邪道。最魔幻的是礼仪之争,马戛尔尼坚持行单膝跪拜礼,乾隆非让人家三跪九叩,双方为这点虚礼扯皮三个月,最后英国使团妥协了,但乾隆也气得在奏折里骂:"似此妄自骄矜,朕亦不以为意。"翻译过来就是:小样儿还挺倔,但朕大人有大量不跟你计较。

其实,康熙乾隆这样的行为也很好理解,在他们眼中,清朝就是世界之巅,从《四库全书总目》里一句话就能窥得一二,书里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西学源出中国,彼土之人不过习我绪余。"翻译过来就是:西方那点破玩意都是抄咱们的作业!这种自信程度也是没谁了。另一方面,在他们看来,什么先进文化思想,什么先进技术,只要是对他们统治可能产生威胁的东西,通通不应该出现在国内。
康熙乾隆爷孙俩,一个能跟莱布尼茨通信讨论微积分,一个见过工业革命雏形,都是开眼看世界之人,结果呢,看完世界以后选择把全国人的眼都捂上。1840年鸦片战争打响时,道光帝还在问:"英吉利到回疆有无旱路可通?"这不是地理知识缺失,这是整个文明升级通道的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