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造车的风险很大,可以说是九死一生,这一点都没夸张,从国内掀起造车热潮到现在,淘汰的汽车品牌已经有上百家,大多数最后都是一地鸡毛,宣布倒闭,黯然离场,2024年已经有多家造车新势力崩盘,2025年被称作是新能源汽车的“洗牌之年”,果不其然,开年就有品牌暴雷,又一家造车“新势力”倒了,烧光30亿,卖出4万台车,车标还没记住就没了。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1月16日,合创汽车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执行金额是2120556元,合创汽车成为2025年新势力“第一雷”其实早有预兆,整个2024年,合创汽车的日子都不好过,每一天都是在苦苦支撑,早在2024年1月份,合创汽车就曾传出经营严重困难和拖欠工资的消息,到了7月份,更是大量裁员,精简岗位,总部也仅保留十几个人维持运营,11月缺席广州车展,对于总部位于广州的合创汽车来说,极为反常,那时候大家都心照不宣了。
合创汽车的前身是广汽蔚来,是广汽集团和蔚来汽车在2017年年底共同建立的,总投资12.8亿元,蔚来和广汽分别占股55%和45%,广汽蔚来的诞生,被汽车圈一度看好,广汽是传统汽老牌车企,蔚来是新兴的造车势力,双方强强联合,想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闯出一片天地不是难事。
事与愿违,2020年,合创007发布,作为广汽蔚来的第一款纯电SUV,售价25.98万元,续航里程500公里,虽然有广汽和蔚来两块“金字招牌”,但是合创007并没有背靠大树好乘凉的感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品牌影响力有限,扛不动高昂的价格,发布当年,销量仅仅只有508台。蔚来一看势头不对,果断想要退出,此后广汽蔚来增资扩股24.05亿元,广汽和蔚来离场,2021年5月,广汽蔚来更名为合创汽车。
合创汽车一共有三轮融资,总计30.05亿元,为了增强产品竞争力,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合创汽车丰富了自己的产品线,推出了轿车合创A06、SUV合创Z03和MPV合创V09,可惜销量并没有太大变化,依旧不温不火。2022年,合创汽车全年销量1.86万辆,2023年略有增长,达到1.89万辆,2024年销量暴跌不足5000辆,下降幅度高达82.32%,新能源汽车的竞争是残酷的,如果销量上不去,很难运行下去,烧光了30亿,只卖出4万台车,合创汽车已经回天乏术。
合创汽车造成今天的局面,主要有3个方面的原因,希望其他品牌能够吸取经验教训。第一,产品竞争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合创汽车多款车型是广汽埃安的换壳车,与广汽埃安高度重叠,换壳也就罢了,售价更高,消费者很难愿意掏腰包买单,缺乏核心技术,其他品牌都在智能驾驶和电池技术上发力,合创汽车掉队,技术落后,差距越拉越大。
第二,品牌影响力弱,缺乏营销。合创汽车在品牌营销上做得不够好,大部分人都是在裁员欠薪后才第一次听到这个品牌,很多人更是连车标都记不住,没有树立足够的品牌影响力,说实话,这几年,新能源汽车暴雷如同家常便饭,谁还敢买小品牌,都是选大牌车企,有保障。第三,价格内卷压缩生存空间。从2024年开始,大家都明显感觉到了,竞争越来越激烈,特斯拉、比亚迪等品牌打响“价格战”,合创汽车没有成本优势,也缺乏技术积累,多款车型被全面压制,本就不多的市场份额被不断蚕食,最后只能宣告失败。
在我看来,合创汽车无序开工,然后一哄而散,最后一地鸡毛。它倒下了,又一个品牌用亲身经历给造车新势力们做了示范,造车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汽车行业技术门槛高,竞争激烈,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活,从研发、生产、营销到售后,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稍有不慎满盘皆输,即便把这些都做好,都不一定成功,这些跨界造车的新势力为了补贴而来,却最终大败而去,让人不免唏嘘。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买车不是买菜,售后服务有时候比产品本身更重要,选择传统老牌车企,即便它的电车倒闭了,至少品牌还在,如果造车新势力崩盘了,恐怕连人都找不到。合创汽车暴雷只是开始,后面还会有大量新能源汽车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