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麾下三剑客,叶飞军衔最高,差距到底在哪里?

深更读过去 2024-08-03 17:10:35

1955年,授衔的时候,三野的“叶王陶”三人的授衔引人关注。三位都是粟裕麾下的爱将,功勋卓著。不过授衔时,叶飞被授予上将军衔,陶勇和王必成则仅为中将军衔。

在很多人眼里,叶飞也就在1949年华野改编三野的时候才升任兵团司令员,那么为何他与另外两人的军衔不一样呢?

开国上将是有标准的,此外还要考虑“山头”的平衡以及名单人数问题。上将标准:52年评级兵团级正职,红军时期师级以上,抗战时期八路军团级或新四军旅级以上。

那么,我们先看一下王必成和陶勇两位将领。

王必成和陶勇都是红四方面军出身,两人入党第参军时间前后也差不了多少时间。在红军时期,王必成担任过副师长,而陶勇则为任红九军教导师师长,两位差距也不是太大。

抗战期间,两人都在新四军与日作战。

王必成任新四军第1支队参谋长、团长,后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2纵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担任第1师第2旅旅长,后苏浙军区第3纵队司令员。

陶勇是从支队的副参谋长起步,后来做到团长以及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3纵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才担任旅长兼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苏浙军区第3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可见,两人这个时候是平级的,并没有差别。

解放战争期间,王必成任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后改任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以及三野24军军长。陶勇任新四军华中野战军第1师副师长,任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以及三位23军军长。

尽管两位后来都担任兵团副司令员,但时间挺晚了。因此,在1952年,他们同样被评为副兵团级。综合来看,王必成和陶勇的资历几乎差别不大,因此,他们应该是同样的军衔才对。

那么,他们与叶飞到底有多大的差距呢?

叶飞1932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不过在之前他就一直在福建做地方工作。1933年,叶飞到闽东参与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并且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他没有参加长征,而是领导军民坚持了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

抗战开始后,闽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叶飞担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皖南事变后,叶飞任新四军第1师第1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和苏中第3分区中共地委书记、副师长。

在抗战末期,叶飞任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和中共苏中区委书记、苏浙军区副司令员。

解放战争期间,叶飞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后担任华野纵队司令员,以及三野的兵团司令员。

“三剑客”第一次合体,应该是在1940年8月的苏北指挥部,当时部队下辖三个纵队,叶飞是第一纵队的司令员兼政委,而王必成是2纵司令员,陶勇则是3纵司令员。

皖南事变后,粟裕出任新四军第1师师长,下辖的3位旅长正好又是“叶王陶”三人,包括后面,他们三位又都担任纵队司令员。表面上,看似三位的发展几乎是同步提升的,但其实两位与叶飞之间还是有所差距的。

首先,仅从职务上看,叶飞在加入新四军的时候,就已经是团长了。而王必成和陶勇则为支队的正副参谋长,明显叶飞职务更高。

在苏北指挥部的时候,叶飞也是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一肩挑,他也是有这个能力的。在第一师的时候,叶飞不仅是旅长,同时还兼任副师长,明显也比另外两位高一级。

其次,在红军时期叶飞对于根据地的建设有着突出贡献,这是另外两位所不能比的。

叶飞参与领导了“霍童暴动”,这尽管影响力不如南昌起义等三大起义,但也是打响了宁德(今蕉城区)革命武装斗争的第一枪。他参与开辟闽东革命根据地,创建了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本身这个贡献就是非常大的。

到了1949年,叶飞再次领先两位,升任兵团司令员,这也是他在1952年评级的时候,被评为正兵团级的重要原因。

因此,综合所有因素,叶飞被授予上将是合理的。而王必成和陶勇被授予中将是正常的,但如果他们能够较早的担任兵团副司令员,授予上将也是可以的,毕竟,副兵团级,在四野授予上将是非常正常的。

0 阅读:115
深更读过去

深更读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