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的生产机制:是谁在破坏义务教育的入学公平?

紫青慕笙 2024-02-27 15:39:26

能考上一个清华北大,可以直接掩盖学校的全部瑕疵,哪怕其他999个学生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哪怕教育无法给其他学生带来任何希望。但这真的是我们理想中教育吗?这真的是我们应该坚守的教育公平吗?

01 教育难道只有竞争?

为什么资源越多,一线老师反而没有成就感?为什么受教育机会越多,县中的孩子反而对自己前途不报任何期待。

带着这样的困惑,林小英老师用了三年的时间,调研了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县城中学。她把自己的调研结果,所思所想,写到了《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这本书中。

在调研的过程中,林老师问了某位中学校长这样一个问题:“几百个一本和两个北大清华,你会选择哪一个?”

这位老校长脱口而出,一个清北学生掩盖了学校多少瑕疵!

一个清北学生可以掩盖学校多少瑕疵。短短的一句话,道出了我们的高考的本质,特别是县城学校的实际运行机制。

接受教育已经不再是问题,但我们的教育仍是以选拔为导向,甚至是以培养精英为唯一目标。

快出人才、出高素质人才这种理念,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前,确实满足了更高一级学校和社会的人才需求。

但在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背景下,那些不能成为精英的学生,他们就成了不被期待的一群人。虽然父母仍对他们抱有很高的期待,或者说是幻想,但他们已经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在整齐划一的评价体系中,如果不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对学生产生任何实质影响,职业倦怠感和无力感,自然就出来了。

02 被遮蔽的大多数

1986年出台的《义务教育法》明确写到,要保障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为什么很多地区的义务教育不仅没有均衡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反而越来越集中呢?

哈佛大学的桑德尔教授《精英的傲慢》中指出,我们的价值观正在被优绩主义主导,它将人区隔为胜利者和失败者,优绩变成一种“暴政”。

什么是优绩主义呢?简单来说,一个人成功了一定是他非常努力,非常有才华。失败者不仅要接受更低的薪水,恶劣的工作环境,而且要从自身找原因,一定是你不够聪明,一定是你不够努力。

但优绩主义恰恰忽视了,精英群体能取得成功往往有运气和家庭因素成分。

县城中学也正在被这种观念主导。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教育评价被简化为简单的几个指标,教育主要依靠行政指导,而不是教育规律和一线老师的经验,教育情怀和教育理念。

这也是为啥很多网友有这样的疑惑,非教育出身的人也能管好教育?非教育出身的领导掌握着教育资源的分配。

学校每年的二本升学率达到98%,老百姓会认为这所学校还可以。甚至还有人会认为,现在二本还好意思宣传?

但如果学校二本升学率只有30%,但学校每年都有3个人考上清北,老百姓会认为这所学校可以。

从宣传效果来看,宣传清北,比宣传二本升学率更容易吸引百姓的注意力。

虽然,考上清北的不是自己孩子,但看到宣传那一刻,老百姓感觉这应该和自己有关。

要回应百姓对教育的期待,教育管理部门有两种做法。

一种是,改善一线教师的待遇,调动老师的积极性,久久为功。

另外一种是,调动优势资源,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制造明星学校和明星学生。

有的学校或者教育行政官员就会想,要不我们把资源重点投向某些个别学生,让他们更有希望冲击清北复交。

至于其他学生呢?机会是公平的,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实验班,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明星学生,每个老师都有机会成为明星老师。

升学率、班级排名教学被简化为简单的指标。奖励先进,惩罚后进,辅助以劝退、思想训诫等“精神控制”,把所有的人都绑定到升学指标上。

03 让每个孩子都能做好准备

所有人都很累,但最终的结果是,不能成为精英的学生,成了失败者,不能成为名师的教师,也成了应该被优化的对象。

用林小英老师的话来说,这样的教育表面花团锦簇,表面上充满活力,但内部已经千疮百孔。它破坏的不仅是整个地区的教育生态,而且让老百姓逐步丧失了对教育的希望。

仅关注选拔的精英教育,最大受益者并不是依靠天赋脱颖而出的小部分普通人,而是地方上的权贵。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地区中小学的名校往往在城市的新区或市中心。

赤峰建筑工程学校里面有一栋实训楼,大楼上写有这样一句话:读几本好书,会做人;学一门技术,能生存。

教育很复杂,也很简单。当我们知道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考上清北复交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那些普通孩子,此时无外乎让他们不要丧失信心,让他们也能做好准备,也能掌握一门技能。

优绩主义的教育观恰恰相反,所有的人都是工具人,是为了完成打造名校,提升升学率,提升政绩的工具。

2 阅读:70
评论列表
  • 2024-03-08 22:59

    最早就是衡水中学的衡水模式,卷的开始就是从衡水开始的

紫青慕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