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严令韦国清:谁不执行命令,就地枪决!

莫地方 2024-10-11 09:50:07

粟裕、国共双方公认的“战神”,黄桥之战让其一战成名、孟良崮战役中击溃整编74师闻名天下,接着又打赢了济南战役这场攻坚战,然后在淮海战役中以少胜多,这几场战役均是新中国军史上极为重要的战役,粟裕作为这几场战役的主要指挥官,毫无疑问是起了关键作用。

粟裕的能力有多强,四野首长林总对他曾经有这样一段评价:“一些仗我都不敢打,但他却打下不少神仙仗”,毛主席也有这样一段赞赏:“在我的战友中,有一个最会带兵打仗的人,这个人叫粟裕,淮海战役就是他指挥的。”

从林总和毛主席评价可以看出,粟裕是我军当中顶级人才,这样人才,自然要被重用,所以只要难啃的骨头,组织上第一个都会考虑他,粟裕在接到组织任务后,也会很出色完成各项工作,而他也随着一项项工作顺利完成,也成为了国共双方公认的“战神”。

战场上的粟裕是叱咤风云的大将,威武霸气十足,可在日常生活中,粟裕大将和蔼可亲,笑容时常挂在脸上,让人觉得和他相处和舒服,随和谦让的性格,让人很难将他视为战场上运筹帷幄的我军大将。

1955年的时候,中央曾经谈论过粟裕军衔问题,那时候毛主席的建议是:“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周总理则表示:“粟裕同志已经请求辞帅。”主席感慨:“难得粟裕!壮哉粟裕!竟三次辞帅。”

就这样,原本有机会被授予元帅军衔的粟裕,成为共和国大将之首。

从这里可以看出,生活中的粟裕和蔼可亲,时常将自己的笑容挂在脸上,让人感到和他相处很舒服,然而这种情况,仅在生活中存在,至于战场上的话,粟裕必须展现出百万大军统帅该有的霸气,所以在一些关键时候,粟裕展现出了自己严厉的一面。

1946年宿北战役中,粟裕十分罕见对韦国清发脾气,要求他必须严格执行自己的命令,如果谁不执行,就直接枪决。

粟裕之所以会在这时候发脾气,主要是这一战大背景是日寇刚刚被赶出中国,日寇退出后,老蒋开始四处作妖,四处给我党制造麻烦,从而实现自己的小心机,为了能让全国上下知道老蒋的险恶用心,不久后内战爆发。

内战爆发前,国军在华东地区聚集了大量兵力,为的就是彻底拿下华东,为此他派出薛岳指挥二十四个兵团威胁我苏北、鲁南解放区。

面对老蒋的威胁,毛主席要求首次会合在一起的山东野战军司令陈毅和华中野战军粟裕,必须打赢这一战。

那时候部队刚刚整合不久,配合上还不是很熟悉,这让粟裕没有一定把握能打赢这一仗,既然没有百分百把握,那么只能全力以赴,寻找合适的战机,从而让军获得胜利。

很快,陈毅和粟裕两人开始研究破敌之策,经过一番慎重研究后,粟裕将目光锁定在戴之奇统帅的整编第69师,为了能彻底歼灭整编第69师,粟裕集中了24团的兵力。

不久后,制定了详细且周密的计划,一切都完善后,粟裕率军进攻戴之奇部,由于我军进攻具有突然性,戴之奇部的节奏一下子被打乱,在没办法的情况下,戴之奇只能边打边退,寻找适合自己的节奏。

然而,粟裕进攻十分猛烈,戴之奇一直没办法找到合适的机会,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退到和圩,打算死守待援,坚决不和我军交锋。

我军由于持续不断高强度进攻,部队已经出现一丝疲态,所以如果能在这时候,能加强进攻,完全能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粟裕十分清晰认识到了这个关键期。

于是,他给负责进攻的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韦国清下了最严厉的命令,要求部队必须加大进攻力度,必须在18日清晨,拿下敌人据点,在这期间,如果谁敢不执行命令,直接枪决。

看到这份命令后,韦国清虽然有些震惊,但是也没多想,战役已经到了关键期,加大进攻彻底打败敌人,明显符合我军利益,他十分理解粟裕司令,于是要求部队加大进攻,坚决完成军令。

很快韦国清整合部队发动进攻,可敌人十分顽强,让我军的进攻十分不顺利,于是又发动了进攻,希望能打破敌人的防御阵地。

在我军接连猛攻下,戴之奇已经意识到了自己末日已经来临,所以他不断求援胡琏,希望胡琏可以救出自己,然而这时候,胡琏被我军死死阻拦,压根没办法救援戴之奇。

在看到援军一直没办法抵达,戴之奇开始安排部队突围,希望能保住自己部队火种,然而我军在这一战的目的,就是要全歼戴之奇部,所以布置了多条防线,这让戴之奇部如何困兽之斗,完全没办法成功突出我军的包围圈。

而后,粟裕致电韦国清要求当天战斗力,如果当天不能解决战斗,敌人的增援力量就会抵达,到时候战局有可能出现变动,所以要求韦国清必须当天内拿下战斗。

于是,韦国清加大了进攻力度,我军的接连进攻,让戴之奇在看到自己已经突围无望,在指挥部内自杀,副师长饶少伟被俘,接着我军又对增援胡连部发动进攻,并取得了胜利。

宿北战役的胜利,让我军开创了一次歼敌3个半旅的范例。这是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会师后的第一个胜仗,推动了华东战局的发展,初步取得了大兵团协同作战的经验。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0 阅读:166

莫地方

简介: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