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汉来到部队:已按命令坚持战斗到最后,请首长指示

公西子横说历史 2025-03-25 15:50:35

【前言:】

1996年,七旬老汉朴素着装,步伐坚定步入军营,向军官敬标准军礼,声音洪亮:“遵令战斗至终,请指示!”此景令在场军人惊愕。

一位平凡老者,为何以军人姿态报告战况?他提及的“战斗”具体意指何物?

【命运的嘲弄】

1944年秋季,天气晴朗,微风拂面,天空高远且云朵稀少,呈现出一派清新爽朗的景象。

常孟兰年轻时,跟随亲戚前往石家庄旅游。

然而,在某个夜晚,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转折,轨迹彻底改变。

八路军的枪炮声打破沉寂,他与亲属一同遭俘虏。

常孟兰愣住了,他从未设想过自己会踏上战士之路。

面对八路军的诚挚邀约,他毫不犹豫地即刻答应加入。

一个出身农家的子弟,毅然决然地走上了革命之路。

这是命运女神的抉择?她先将常孟兰驱至战场,继而在紧要关头,对他施展了一场荒谬绝伦的戏弄。

【初显锋芒】

常孟兰迅速适应了部队生活,与周围环境和谐相融,表现出色。

他致力于学习军事技能,凭借勤恳刻苦的态度,获得了战友们的广泛认可。

1945年,他加入晋察冀军区四纵10旅30团3营8连2排,担任机枪手,且在战斗中表现出色,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7年10月,清风店战役成为常孟兰军事生涯的关键转折,标志着其经历的重要变化。

当时,敌军依靠空中优势,不断对我军阵地实施轰炸。

战士们遭受重大损失,士气严重受挫。

目睹身旁倒下的战友,常孟兰内心悲愤交织。

敌机不死心,嚣张低飞。他无暇顾及安危,迅速端起机枪,对准敌机进行猛烈扫射。

一声巨响后,敌机遭袭冒烟,随即失控坠落。

此役之后,常孟兰声名大噪。

敌机被击落的事迹迅速传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特此致电,对相关人员给予嘉奖。

他荣获特等功,并被提拔为3营8连2排排长。

【誓死坚守】

1948年11月某夜,常孟兰部队意外遭遇敌军。

我军历经恶战后,资源匮乏,面临数倍于己的敌军,若强行交战,必将导致重大伤亡。

高层为确保全团安全,决定立即实施撤退计划。

掩护任务由常孟兰承担。

连长何有海嘱咐道:“务必小心行事,确保任务顺利完成。”

简短言语,成了常孟兰此生难以忘却的阴影,时刻萦绕心头。

常孟兰率7名战友隐蔽于敌必经之路,静待指令,随后与敌展开激烈战斗。

呐喊伴着枪声响起,夜空被硝烟遮蔽。

他们持续开火,随着战斗进行,子弹逐渐消耗殆尽。

战士们渐感焦虑,然而军号声却迟迟未响起。

有人告诫他,若再不离去,将错失时机。

常孟兰迟疑了,他深知每位战友都身负牵挂。

但军令严明,不可轻离岗位。他严厉驳斥:“绝不可擅离职守!”

炮火愈发猛烈,阵地濒临失守边缘,形势危急。

"砰"的一声响,常孟兰被猛地震飞,随即失去知觉。

他醒来后,眼前尽是残破景象,一片狼藉,满目疮痍,四周再无其他,只剩下无尽的荒凉与破败。

七名战友中,两人已牺牲,其余五人目前生死状况尚未明确。

深夜已至,若再不撤退,必将面临死亡威胁。

千钧一发时,常孟兰独自冲破重围。

【一声叹息】

回到家乡,常孟兰察觉四周已截然不同。

战争伤痛犹存,现实更添艰难。

身份证明遗失,他未能享受应有待遇,反而遭受了无端指责与骂名。

家庭生活状况日益恶化。

常孟兰默默承受丧妻的悲痛与生活的艰辛,从未言苦,始终坚韧地负担着一切。

两个儿子时常需乞讨度日,但他却无暇关注此事,全心投入自身事务中。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萦绕:军号是否真的吹响?自己的使命是否已经达成?

常孟兰为寻求答案,踏上了归途,选择复员。

他四处寻求帮助,却屡遭拒绝。

他得知,原部队已前往朝鲜,无法再取得联系。

7名战友亲属上门询问,要求他说明当年情况。

常孟兰无言以对,内心的愧疚不断累积,愈发沉重。

时光飞逝,转瞬即至新中国成立之时。

常孟兰持续搜寻,却依旧未能找到任何线索,结果一无所获。

1981年,电影《解放石家庄》的上映,重新点燃了他心中的一丝希望。

影片结尾提及此事,常孟兰猜想部队或已划归华北军区,便前往军区询问,结果依旧未获答案。

后来,他在烈士陵园寻得老团长宋选才的墓碑,方知其已英勇牺牲。

常孟兰内心充满悲伤、沮丧与懊悔,情绪几乎濒临崩溃边缘。

【守得云开】

命运最终垂青了这位不懈追求的老兵。

1996年,经多方协助,常孟兰成功与昔日的部队取得联系。

经过16次编制调整,他的部队第30团现已转变为驻辽宁本溪的一个炮兵团。

71岁的常孟兰迫不及待,他拄着拐杖,凑足路费后立即启程。

他历经艰辛,无论是驾车、乘火车,还是徒步,跨越千里,只为寻求一个解答。

在离营地数里之处,筋疲力尽的老人终因体力不支,倒在了皑皑白雪中。

幸亏巡逻战士及时发现,得以幸免于难。

苏醒后,常孟兰眼眶含泪,视线模糊。

48载光阴流逝,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终得重返魂牵梦萦之地。

老兵军礼标准如初,嘶哑嗓音透露出难掩的激动。

团长感慨万分,称赞他昔日功绩,并肯定其任务完成得极为出色。

荣誉终归故里,然而常孟兰对此并不在意。

他欲确认昔日承诺是否兑现,却闻连长何有海已在朝鲜战场英勇捐躯,心中再添沉痛。

白发老人难以掩饰内心酸楚,情绪终于决堤。

数十年的等待,最终仅收获一声哀叹。

坚持等待,终见云雾散去,明月高悬。

常孟兰未获连长回应,但得到部队的认可,这对他来说已是最大的慰藉。

他一生致力于践行对战友的承诺,活在誓言的光辉中,全心全意,无悔无怨。

文章结尾,我想指出,战争扭转了众多人的命运轨迹。

有人成为引领众人的领袖,有人则甘于平凡,默默无闻。两者虽路径不同,但各有其价值所在。

但那些为理想奋斗、因信念献身者,其精神永值铭记。

常孟兰的事迹,深刻动人,彰显了信念的强大力量。

半生奋斗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军人的忠诚与执着。

此精神恒久弥新,永不褪色。它作为时代瑰宝,持续引领,历久弥坚,始终保持其核心价值与意义。

0 阅读:6
公西子横说历史

公西子横说历史

公西子横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