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学业落实方法研究

尔芙聊课程 2025-02-22 21:36:45

前言: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都说成绩三分靠老师,七分靠学生。我也曾在努力过后学生成绩没有显著提升时丧气过。随着今年当班主任的过程中,压力逼迫着我快速成长,我开始观察学生,观察与我搭班的成绩优异的教师。我发现落实是成绩的地基,落实方法是成绩的高楼。

问题的提出,研究的价值

在期中考试前的一次天一考试成绩中,我们班一本进线人数少,二本进线更是惨不忍睹。说实在话,脸上挂不住,甚至都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真的能力不行。期中考试又近在眼前,我该做些什么?我能做些什么呢?那么我到底该怎么做呢?

这堂课大概是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教学能力的提升是关键,教师教学方法的提升也是重中之重。通过这次课题也给了我一次机会回顾学习这堂课时走过的路,静下心来总结优点与不足,继续进步。

研究措施

落实的方式起初就是借鉴身边各处学来的秘诀,然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观察试运行情况,自我反思总结,根据班级情况不断优化落实方法。

基础知识的落实

初期是借鉴的一个比较好的落实方法,就是让课代表隔两天提问一次,提问人数偏少,提问内容偏向基础知识,简单易操作。目的是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化学这门课知识点没有生物多,但记忆性东西也不少,这样的提问,学生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掌握了,不会的也会主动去记忆。长期坚持下来,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了提高,底子打好了,成绩自然上去了。

基础知识的落实我就分成了两个部分,学生提问+教师提问。我会在上课之前对上一节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提问或默写。根据记忆遗忘规律,结合学生这个年纪的记忆力,下一次上课提问之后,能得到一个比较好的巩固。

类型题的分析解题思路,总结答案模板

这个方法我是从一位数学老师的身上学来的,她会在上课之前进行上一节课学习内容的类型题训练。这是多么好的方法啊。数学题型相对比较固定,同类型题解题思路训练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答题模板都出来了,学生会做题了,学习积极性蹭蹭的往上涨。

学习使人进步。化学这门课也有可以借鉴一下这种方法的。虽然化学题型相对不固定,但是化学常考知识点的答题模板还是可以总结一下的。

期中考试前我就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在四个模块的习题上,进行专题训练。专题一:原电池。专题二:工艺流程。专题三:元素周期。专题四: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这些都是期中考试必考内容,从落实情况来看,我想我知道为什么考不好了,平时的重点都没有落实完成,必考分都拿不住,谈何论其他呢。所以同一个专题的答题模板我开始课堂上带着学生总结,反反复复落实直到基本都掌握。

错题集的收录与批改

类型题除了必考知识点的答题模板是重点之外,我想错题也是学生提分的关键。所以从备战期中考试前两周开始,我就要求学生每一套卷子的错题按照类型进行收纳分析总结。

日常练习的过程中,纠正错题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纠正错题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从听懂转化为会用。模拟练习的错题纠正,是自己查漏补缺的过程,特别是知识点比较分散的学科,是知识系统的完善。

错题集的批改的目的也是纠错,帮助学生纠错。纠这道题的错,纠类型题的错。同时通过这个过程,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思维高度。

考前陪伴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近段以来的学习状态及心理状况,开展亲情陪伴活动。陪伴是是暖心之举,是最好的鼓劲,旨在对学生进行学业辅导,心理疏导,是一种优秀的教学态度。

陪伴过程中可以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问,不让学生的问题放了又放,最终放忘了,成为了学生的知识漏洞。学习的成就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良性循环。

陪伴过程中通过个别谈话,针对性的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

考前的陪伴,无论是知识的解答还是解决答题思维模型等问题的解决,还是学生心态的调整,都能够有效的转化成学生的分数。

三、研究效果

我想大概没有什么比成绩更有说服力了吧。从期中考试成绩来看,完成了我当时的目标。看来落实确实是教学的重中之重。甚至两个班的成绩出现了比较大的差距,也是与具体落实情况有关。身为班主任,确实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去落实,结果就是这个班的成绩要更好一点。

四、反思总结

在落实过程中,发现学生提问还是过于依赖课代表的能力,不够有威慑力,不够严谨,很容易导致提问变成一场敷衍的表演,如果正在运行的过程中,解决方法要么是手把手教学培养出一个值得信任的课代表,要么换人,要么降低对效果的期待。我最后选择了第一条,教他如何减少提问时作弊的情况,以及如何让同学们能认真对待你的提问。

在类型题答题模板的训练中,如果需要了解到班级每一位学生的掌握情况的话,全班学生的答案批改需要两节课的时间,但是后续工作却需要更多的时间。刚开始实施的时候,学生基础差,大多数人不过关。我的两个班每个班的不过关人数高达六十多人。不过关的学生再次训练,依旧有不过关的学生,还有一二十人,再次训练,然后由我直接接手挨个批改纠正,才算画上个句号。折腾下来,费时费力。不过现在看来结果是好的。我相信坚持下来,基础打牢之后,这样的情况会得到改善。

在错题纠正过程中,发现讲过的习题学生纠错依旧会出现问题,还是觉得课堂上效率问题。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大多在30-35分钟,重点的讲解时间如果和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同频,很容易造成学生听个一知半解的情况。课堂重点要突出 ,思路要清晰。及时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出现问题,能够通过批改错题的过程及时纠正。

知识的传递过程是从书本到学生的头脑里面,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辅助的,是把原来学生不好理解或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拆开了,揉碎了给学生讲解,让学生学习运用恰当的方式,让学生掌握。

优秀的教师总能够举重若轻,找到适合学生的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把知识传递给学生。

学生学到知识以后,也仅仅是学习活动的第一,接下来还要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素养的一部分,进而学会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也就是说“学习、内化、运用”这三个环节缺一不可。而要完成这三个环节,并让学生熟练的掌握,必然要通过落实和训练来达成。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于提前备课,选择恰当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学生遇到的新问题,更应该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进度,多数学生掌握以后,再用练习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和巩固,对在诊断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再着重进行讲解,切实做到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够落实好每一个所学新知识。我们把抓落实放到第一位,大部分都会迎刃而解。

0 阅读:20
尔芙聊课程

尔芙聊课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