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声不显,却位列武庙十哲——司马穰苴究竟是何人,为何很少被人谈起

历史二把刀 2023-02-10 09:35:12

唐朝时期,玄宗设武庙,而司马穰苴就位列其中。北宋时期,赵匡胤重设武庙,把吴起踢出了十哲之外,但是司马穰苴仍旧在十哲之内。可见司马穰苴在兵家的地位非同一般,但他又为何名声不显?为何能被列为十哲之一?

司马穰苴画像

参战次数少,且未有非常有名的战役

与白起、卫青、岳飞等名将不同,这些名将之所以被人铭记,传颂,主要原因在于赫赫战功。司马穰苴没有白起的“杀神”光环,也没有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意气风发,更没有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没有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自然很容易被忽视。

虽著有兵书,但作者存疑,且内容不全

《司马法》与孙武著的《孙子兵法》不同。《孙子兵法》内容完整。《司马法》流传至今内容残缺不全,现存仅五篇,且成书早于《孙子兵法》,带有比较浓重的春秋时期风格,光芒几乎被《孙子兵法》全部掩盖。加之由于成书年代较为久远,内容又流传不全,导致作者一直存疑,并且争议较大,并未形成统一意见。

司马穰苴执法如山

承上启下,占据兵家举足轻重的位置

如果说《六韬》是中国有记载以来第一本兵书,《孙子兵法》是先秦时期兵家集大成的代表作,那么《司马法》就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司马法》对于《孙子兵法》的成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六韬》作者姜太公是齐国的创始人,《孙子兵法》作者孙武是齐国人,《司马法》的作者同样也是齐国人。在那个个交通不便,纸张还未发明的时代,同为齐国贵族的孙武才有机会看到《六韬》和《司马法》。《司马法》的内容中虽然留有很浓厚的旧时作战思维,但是对战争本质的考虑和战争本身的分析为《孙子兵法》的成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比如《司马法》认为战争在战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与《孙子兵法》说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异曲同工。比如《司马法》认为战争是政治的一部分,是政治的另一种形式,对《孙子兵法》关于战争与政治关系的理解有非常大的启迪等等。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孙武看过《司马法》,但是军事理论并不是一蹴而就,也不可能闭门造车,孙武在《孙子兵法》成书之前,并未有多少实战经验。通过《司马法》这个纽带,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极有可能。

司马穰苴斩庄贾

立言不朽,足以名垂千古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如孔颖达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称之为“立德”;霍去病封狼居胥,功冠三军,称之为“立功”。《司马法》在兵家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比不上《孙子兵法》,但也算得上历代兵法家必读必学的兵书之一,宋朝也将《司马法》录入到《武经七书》之中。司马穰苴传《司马法》留于后世,自然可以称得上“立言”。

司马法

总而言之,司马穰苴因为战功不显,且《司马法》并不太被现在的人所熟知,导致他本人显得寂寂无名;但是他的《司马法》确实在中国军事发展史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成为“武庙十哲”之一也是理所当然。

0 阅读:110

历史二把刀

简介:爱好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