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集团下军队的构成——青州兵、虎豹骑与虎卫到底是怎么回事?

六六六谈过去 2024-03-17 15:18:47

曹操从陈留起兵到“三分天下”,手底下有一支十分复杂的武装力量,这支武装力量,包括家族兵、主动归附的军队,战败的军阀,黄巾余部,地方豪强和少数民族的军队,对成分如此复杂的军队,曹操采取二种管理方式——“直营”与“加盟”。

“直营”即直属于曹操的军队,包括“青州兵”,“虎豹骑”与“虎卫”,这支军队称为“中军”,由曹操的亲信将领都督。

“加盟”,即其它军阀加盟曹操集团,这些军阀在曹操集团内部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的,是否忠于曹操,或者背叛曹操,全看这支军队的主将而定,比如臧霸,李通,甚至包括李典。

“直营”军

曹操的起始军队是他自行召募的“家族”军,

曹操在征董卓前,在家乡沛国谯县召过兵,只可惜曹操被朝廷(董卓)视为叛徒,对曹操活动进行打压,所以曹操在家乡召的人不多。比如曹真之父曹诏(一说秦诏)为曹操招募兵马,为豫州牧黄琬所杀害,曹操收养曹真。

这次不成功的召兵,使得曹操只得另换一处——陈留,“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曹操带着这支部队去打董卓,结果被董卓大将徐荣击溃。

这次失败的经历,使曹操认识到”兵源“的重要性。

曹操只得南下扬州去召天下精兵——丹阳兵,“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余人。”之后这支军队发生叛乱,“还到龙亢,士卒多叛。至铚、建平,复收兵得千余人,进屯河内。”

丹阳郡属于扬州,此地“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地势险阻”, “山谷万重”,且“出铜铁,自铸甲兵”,所以丹阳人普遍都“好武习战 ,高尚气力”。

这对统治阶级来说,丹阳就是最好的兵源地,比如陶谦就是丹阳人,他曾经将 “丹阳兵 ”四千人补充刘备的队伍,这支军队就成了刘备的劲旅,转战四边。

好在曹操在路上又收了一些兵源,再加上曹仁带了千余家客来投曹操,使得曹操的“家族”军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比较意外的是,曹氏的宾客中就有史涣与乐进二人,其中“史涣字公刘。少任侠有雄气,太祖初起,以客从,行中军校尉,从征伐。常监诸将,见亲信。”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也。容貌短小,以胆烈从太祖,为帐下吏。遣还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阵都尉。”

由这二人可见,谯郡曹氏、夏侯氏及其门客纷纷追随曹操起兵。

这支由曹操家族,门客为主的部队就是之后曹操征战天下的主要力量,其精锐部队“虎豹骑”就是诞生于此。

青州兵

曹操在兖州时,收服过多支农民起义军,小的有“黑山贼”,“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十馀万众略魏郡、东郡。”其规模有“十余万”,其战斗力不少,刚出场就击败了东郡太守王肱,曹操趁机出兵,击败“黑山贼”,当上东郡太守。

大的有“青州黄巾众百万入兖州”,这支“百万”级别的黄巾军势不可挡,曹操加本地大族陈宫,鲍信等联合起来,才勉强击败这支大军队,付的代价是鲍信战死。

曹操得这支“百万黄巾”后,挑选其精锐者,编为”青州兵“。

“遂进兵击黄巾于寿张东……冬,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 兵。”

但这支”青州兵“战斗力极差,经常溃逃。

如兴平元年 (公元194年)曹操与吕布交战,“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司马楼异扶太祖上马,遂引去。”

此次战败的主因是吕布先攻击青州兵,青州兵“奔”,打乱了曹操的作战部署,曹操本人也仅以身免。

再如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张绣叛乱,“虏追稍缓,禁徐整行队,鸣鼓而还。未至太祖所,道见十馀人被创裸走,禁问其故,曰:"为青州兵所劫。"初,黄巾降,号青州兵,太祖宽之,故敢因缘为略。禁怒,令其众曰:"青州兵同属曹公,而还为贼乎!"乃讨之,数之以罪。青州兵遽走诣太祖自诉。”

青州兵无视军纪,攻击自己人,被于禁领兵“杀”了一阵,才立好溃军。自此后,曹操就不敢用“青州兵”了,都让他们后方待着。

就青州兵本身而言,它自始至终都不能被曹操完全控制,但因曹操本人对青州兵相当宽容,所以青州兵勉强听曹操的,比如曹操死后,青州兵“鸣鼓擅去”,”会太祖崩,(臧)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

所以青州兵的战斗力真不强,且军纪极差。

虎卫

虎卫准确来说不是一支军队,而是一支卫队,由许褚宾客演变而来的卫队。

许褚是谯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曹操是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二人算是同乡,且许禇算是地方大姓,天下大乱时,许褚共聚宗族与宾客千家,防御“葛陂贼”数万人,许褚几乎是以一人之力,保下众人。

“汉末,聚少年及宗族数千家,共坚壁以御寇。时汝南葛陂贼万馀人攻褚壁,褚众少不敌,力战疲极。兵矢尽,乃令壁中男女,聚治石如杅斗者置四隅。褚飞石掷之,所值皆摧碎。贼不敢进。”

就这战斗力,投了曹操,择其精锐部下,编成卫队“虎士”,“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就是这支卫队,在曹操攻击马超时,出力甚多。

但“虎士”这支卫队数量不多,仅百人左右,“太祖将北渡,临济河,先渡兵,独与褚及虎士百馀人留南岸断后。”

虎士如果以性质来说,应该属于许褚的“私军”,许褚本人应当属于“加盟”性质的地主,但因为乡籍原因,许褚也可以算直属于曹操的“直营”军。

“加盟”军

曹操集团中属于“加盟”性质的军队,可以用《三国志》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标题概括。

如二李指的是李典与李通。

先说李典,李典这支“李家军”先从其从父李乾,李乾也如许褚一样聚宾客数千家,投了曹操。曹操视这支武装为加盟性质的力量,李乾死后,由李乾子李整领导,且曹操表李整为青州刺史,李整死后,这支家族力量就归李典领导。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於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诸将击兰、封。兰、封破,从平兖州诸县有功,稍迁青州刺史。整卒,典徙颍阴令,为中郎将,将整军。

还有李通,他起家时也有“众二千余家”。

李通字文达,江夏平春人也。以侠闻於江、汝之间。与其郡人陈恭共起兵於朗陵,众多归之。时有周直者,众二千馀家,

在曹操与袁绍对峙时,袁绍与刘表皆内通过李通。

太祖与袁绍相拒於官渡。绍遣使拜通征南将军,刘表亦阴招之,通皆拒焉。

臧霸本是青州土著,黄巾起时,就收众兵屯开阳,吕布曹操相攻时,臧霸是站在吕布这边的,吕布灭亡后,曹操为对付袁绍,还得启用臧霸抚顺青州,由此臧霸得以站据一方。

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遂收兵於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於开阳。

可以说臧霸与“青州兵”差不多,都是基于特定情况,曹操为团结一切力量对付袁绍而做的妥协。所以在曹操死后,臧霸与“青州兵”内心不安,才”会太祖崩,(臧)霸所部及青州兵,以为天下将乱,皆鸣鼓擅去“。

当然,在这些“加盟”性质的军队又分为二类,其一是没有自己地盘的“军阀’,典型的就是李典。

“典宗族部曲三千馀家,居乘氏,自请愿徙诣魏郡。……遂徙部曲宗族万三千馀口居邺。”

李典一众一万三千多人被曹操迁到了邺城,没有地盘的“军阀”就是拔牙的老虎,没有多少独立性。

臧霸就是典型的“军阀”了,即有相对独立于曹操的军队,且还有自己独立的地盘青州,这就是一支独立于曹操集团的力量。

这些“加盟”于曹操的军队,本身是相对独立的,比如曹操与袁绍对峙时,李通部下就有叛曹的声音。且“加盟”式军队的权力交接,都由其自身决定,曹操插不了手,典型的就是李典的“李家军”。

五子良将率领的军队来源

说回曹操集团“直营”军,曹操在中后期施行了“屯田”政策,即掌握了军队粮食的供应。掌握了后勤,即掌握了军队的命脉,由此一些没有独立地盘且数量较少的军事团体被曹操慢慢控制,变成“直营”军中的一员。

“直营”军大概又可分为二类,一类是由曹氏夏侯氏直接统领的精锐部队,这支军队就是“虎豹骑”;另一支可以认为是“五子良将”的私兵。

乐进

乐进很早就跟随曹操了,且曹操让乐进回乡募兵,“遣还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阵都尉。”这支军队就一直跟随乐进征战。

于禁

于禁为泰州人,最开始跟随的是泰州人鲍信,鲍信手下有一支“泰州军”。鲍信死后,于禁与其党跟随将军王郎,王郎又将于禁推荐给曹操。“黄巾起,鲍信招合徒众,禁附从焉。及太祖领兖州,禁与其党俱诣为都伯,属将军王朗。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于禁得以统领这支“泰州军”。

徐晃

徐晃带领的是称为“白波贼”的“并州兵”。

所谓“白波”之称来源于所盘据的西河郡自波谷,因地近匈奴,且不断受到这些少数民族贵族的入侵,为了抵抗,这里的人们都富于战斗力。

当时,被称为 “白波贼帅 ”或“白波帅 ”的 ,即这支并州劲旅的统帅主要是杨奉。杨奉依附的是西凉军事集团的代表人物李傕,后又反对李傕,将汉献帝“送往”曹操,又被曹操算计,被杀。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人也。为郡吏,从车骑将军杨奉讨贼有功,拜骑都尉。李傕、郭汜之乱长安也,晃说奉,令与天子还洛阳,奉从其计。天子渡河至安邑,封晃都亭侯。及到洛阳,韩暹、董承日争斗,晃说奉令归太祖;奉欲从之,后悔。太祖讨奉於梁,晃遂归太祖。

徐晃就是“并州兵”的代表,从徐晃能对杨奉说得起话看,徐晃并不是普通将军,可能是这支“并州兵”核心将领之一,投曹操后,这支“并州兵”也由徐晃带领。

张辽

张辽是雁门马邑人,雁门郡属于并州。最初,张辽受刺史丁原之命“将兵诣京都”,所统率的这支部队当然属于并州兵,其后又受大将军何进派遣 “诣河北募兵 ”,无疑也是在并州从事招募。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也。本聂壹之后,以避怨变姓。少为郡吏。汉末,并州刺史丁原以辽武力过人,召为从事,使将兵诣京都。何进遣诣河北募兵,得千馀人。还,进败,以兵属董卓。卓败,以兵属吕布,迁骑都尉。布为李傕所败,从布东奔徐州,领鲁相,时年二十八。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依史料来看,张辽的这支”并州兵“是相对独立于吕布,因为是自行招募的,所以投降曹操后,这支”并州兵“也由张辽统帅,其后战孙权的”八百人“大概就是这支”并州兵“。

张郃

张郃是河间鄚县人,河间属于冀州,张邰这支部队当然是在冀州招募的,冀州是边地,也是精兵之地。

张郃字俊乂,河间鄚人也。汉末应募讨黄巾,为军司马,属韩馥。馥败,以兵归袁绍。绍以郃为校尉,使拒公孙瓒。瓒破,郃功多,迁宁国中郎将。

张郃先是从韩馥,后从袁绍,在与公孙赞的作战中,张郃战绩卓著,所掌握的应该是一支冀州劲旅。

东汉三国时期,各将领的初始武装必定是以宗族与宾客为主,这是由经济依附而定的。当”团队“越做越大,所投靠的人越来越多,就要”区别“对待,减少管理成本。

曹操的做法很简单,一是将”集团“分为二类,一类直属于自己的”中军“,另一类是其它”加盟“武装力量。直属武装又依靠”屯田“政策,压缩各将领麾下独立小团体的独立性,又以血缘关系组成一支真正听命于自己的武装力量,这支力量就是”虎豹骑“,虎豹骑的将领必定是曹氏或者夏侯氏。

在出外远征中,其军主帅必定是虎豹骑的将领,再配上五子良将的军队,这就是曹操的远征大军的基本结构。

0 阅读:44
六六六谈过去

六六六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