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国,西周时期的姬姓小国,其故址大概在现河南驻马店确山县北的道城。
道国的这个“姬”姓并不是出自周朝的姬,而是直接来自黄帝,因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也就是说道国本身相当古老,可能在道国之前还存在一个古道国。
周灭商后,淮水一带的诸侯国顺势归顺了周朝,周朝也承认了这些诸侯国的地位,将它们纳入到周朝的进贡体系当中,道国也在其中。
道国在周朝诸侯国比较特殊,一是因为道国所处的位置正在中国中部纵横南北的交通要道上。道国北边是房国、柏国、胡国与许国,直达周王室的洛邑;南边可通过豫南三关(武胜关、平靖关、九里关),可直到随国(现湖北随州),等于进入楚国境内。且这条道就是今天南北大通道的京广线。
道国名为“道”大概也因为此。
商周时期需要大量的“铜”作“祭”,但当时的铜矿大多在现湖北大冶一带,这就需要商朝与周朝对南方进行压制,让他们进贡铜等特产。
道国正巧处在入湖北的要道上,而且还与周朝同姓,所以周朝给道国的“爵位”应该不是四夷那种子爵,应当是“侯爵”。
道国的”侯爵“,可不是后来的”公侯伯子男“之类的爵位,西周时期的“侯”指的是斥侯,由周朝派往边界部群,这类部群人数不多。至于“伯爵”的“伯”,在当时指的是“方伯”,周王室承认的一方“伯(霸)主”,周王不在时由这些伯主征讨地方。整个西周时期被周王室承认的伯主只有四个国家——齐,鲁,卫与晋。
另外,在确山县发掘了一件青铜器——嚣伯匜。
这件嚣伯匜不是道国物件,也非器国物件,后来猜测“嚣伯”当非国君之名 ,而是西周末期至春秋早期周王室的卿士,嚣伯因公事来到道国故地,并带来自己的器物,将它留了下来。
以上还是个人推测。
道国历史道国的历史在《左传》中只有二处,其一,鲁僖公五年(前655年):“楚斗谷于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皆弦姻也。”
其二,鲁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楚之灭蔡也,灵王迁许、胡、沈、道、房、申于荆焉。平王即位,既封陈、蔡,而皆复之。”
公元前706年楚武王入侵随国,让不远处的道国感受到威胁,道国为保全自己,做了两手准备,一手亲楚,另一手亲齐。
亲齐,即与淮河一带的小国如江、黄、柏、道、弦等便加入了以齐国为首的中原大联盟。
亲楚即与楚国交好,如鲁桓公九年(前703年)楚武王让道朔带领巴国的使者往聘于邓国,二人在邓 国南部遭到了郧人攻击,道朔被杀。这个道朔为道国人仕于楚者,这也说明早在春秋前期道国就与楚人有来往,并与楚国有较好的外交关系。
但在齐桓公带领诸侯联军伐楚不胜撤退后,楚国为惩罚敢于背叛自己的淮河流域的诸侯国,先后于公元前655和前648先后灭掉弦国和黄国。众小国迫于楚国淫威,再次臣服楚国。
公元前531年楚人灭蔡时,顺势将许、胡、沈、道、房、申等国人迁入楚地安置,这些小国的子同便成了楚国的属民。
二年后即前529年,公子弃疾杀向楚都,夺了楚王之位,是为楚平王。但楚平王树敌甚多,为平息诸侯国敌视,便将这些小国尽数复之,然后结好汉、淮诸侯国,息战五年。
公元前516年楚昭王继位,战争频发,楚国于公元前505年灭唐、前496灭年顿、前495年年灭胡 ,楚国几乎尽灭淮河上中游幸存下来的诸侯国,道国可能就在此时再次被灭。
道姓与路姓
按照一般规则,诸侯国在灭亡后,其国人会以国名为姓,这里就有一个异常的现象,道姓的历史人物极少,史书上以”国为姓“的道姓目前就二个,道国的道朔,还有战国时期有一个名道穴的,再就是少数民族的道氏人物。
当然,一些出世的道士与僧人会用”道“以法号,这个暂且不论。
唯一能解释这个现象的,只有改姓,比如改为路姓。但主动改姓(氏)的例子,一般有二种原因;其一,庶支搬离到其它地方,比如晋国六卿之一的荀氏,荀首食采于智邑(山西永济市),以邑为氏,别为智氏。
其二,为避仇敌保全宗族。春秋后期,”三家分晋“,智氏不是被灭就是外逃他们,唯有智果一支保存了下来,因智果预感到智氏危亡的来临,为了保全智氏,便到晋国太史那,改智氏为辅氏,另立宗庙。
道姓不多折原因,恐怕是第二种,避仇敌,全体改为路姓(氏),至于避的是什么,极可能就是楚国。
公元前506年,吴楚决战中,吴国攻入楚国都城,一些受楚国控制的小国趁机反击楚国,比如胡国,还有道国等,秦国出兵帮助楚国复国后,楚国一定会报复这些小国,所以胡国国君最后放弃治疗,说了句“存亡有命,事楚何为?多取费焉。”
道国没有留下言语,可能就此全族逃亡,并全体改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