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陵邑制度——汉朝解决土地兼并、抑制地主豪强的一大手段

六六六谈过去 2024-03-13 02:39:51

公元前202年,刘邦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刘邦在关中定都后,又遇到一大难题。因经战火摧残,关中地区受到大肆破坏,“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与关中不同,山东(崤山以东)一带虽经历战争,但受损没能关中大,且“汉初中央直属地区的户数约97万,口数约456万。而王国所辖户数约181万,口数约850万”。

刘邦直辖的区域不仅人少,还比较穷。“主弱枝强”的情况下,刘邦便想迁移些“人”进关中,充实关中实力,但刘邦仍记得秦朝就是强行“迁民派役”,惹得匹夫一怒,秦朝直接完了。

刘邦正发愁间,手下谋士娄敬献上高策——匹夫惹不起,咱可以惹有钱人。

“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能兴。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民,东有六国之强族,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

刘邦眼前一亮。

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族及豪桀于关中,与利田、宅,凡十余万口。”

刘邦这次移民不仅仅局限于齐楚二国的贵族,还包括了燕、赵、韩、魏的后裔、豪杰名家等,此次移民不仅可以充实关中,还最大可能抑制了地方势力,起到稳定汉朝政权的目的。

随后,刘邦又借助修建长陵建立长陵邑“奉天子陵邑”为契机,将后来迁入关中的民众安置到长陵邑,这就是西汉的“徒陵制度”。迁来的人多了,就形成以长安为首的众多“卫星城”,这些人口众多的“陵”已具备县级人口规模,就需要“县”来治理,所以又称“陵邑”。

西汉的“徒陵制度”自汉高祖起,到汉元帝止,七代帝王约一百五十年时间。每代皇帝均会迁大批豪强来建皇帝陵,这就相当于每隔几十年汉朝便对地方财富进行重新分配,抑制豪绅的同时,也解决平民失地的风险。

所以陵邑制度是西汉农民起义少的核心原因,可就是如此好的“政策”却被汉元帝废除了。

西汉诸帝陵“徒陵”概况

西汉二百一十年的时间,有十三位皇帝,分别是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少帝刘恭、汉少帝刘弘、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废帝刘贺、汉宣帝刘询、汉元帝刘奭、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衎、汉孺子刘婴。

除了汉废帝刘贺和汉孺子刘婴之外,其余十一位帝皇都有属于自己的陵墓。这十一位皇帝,进行过大规模“徒陵制度”的帝王陵墓有六座,分别是,汉高祖刘邦的长陵,汉惠帝刘盈的安陵、汉景帝刘启的阳陵、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汉宣帝刘询的社陵。

自刘邦推行徒陵政策尝到好处后,便将这一举措用国策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貲、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枝。”

西汉自汉元帝前的各个皇帝也忠实行使徒陵措施,当然西汉皇帝并不像秦朝那般粗暴,在执行“徒陵”上还是有政策优待。

比如汉高祖,“徙齐、楚大族昭氏、屈氏、景氏、怀氏、田氏五姓关中,与利田宅。”汉高祖以武力为威慑,但仍给六国贵族以出路,到关中就分田宅。

文献载,被迁徙到帝陵的关东六国后裔,很快失去了其旧有的势力,“弃其田里,违其宗党,夺其所便,拂其所习,羁旅寄食于关中土著之间”,迁徙民众“不十年而生事已落,气焰沮丧……摧折凋残而日以衰” ,可见豪族被强行迁徙后的生活并不都是顺心如意,他们只能带走所有的动产,而作为财力主体的房产和土地却无法被带走,重新收归郡县或诸侯所有。

汉惠帝的安陵则比较特殊,因为具体决定徒安陵的是吕后。

吕后比较宠这个儿子,所以迁陵的人不是贵族,而是艺人——“徙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以为陵邑。”

汉文帝的霸陵史书未记载霸陵邑迁徙对象是否是豪强,这可能与文帝是功臣集团所立有关。

景帝的阳陵,景帝五年 (前152年 )筑陵更名,是年夏 ,“募民徙阳陵,赐钱二十万”。景帝打赢七国之乱,实质取得对关东管辖权的汉景帝。但景帝实行的是“募”,即花钱招募,而“徒”是强制性的。

汉武帝的茂陵则更强势。

建元二年(前 139年 )筑陵置邑,三年 ,“赐徙茂陵者产钱二十万 ,田二顷”。元朔二年 (前127年 )夏 ,“又徙郡国吏民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者于茂陵”。太始元年 (前96年 ),“徙郡国吏民豪杰于茂陵”。

汉武帝总共迁了三次,而且是强制性的,其徒陵也是有标准的,“郡国吏民豪杰及訾三百万”,地方有权的与有钱的。

汉昭帝的平陵,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

平陵徒陵是汉宣帝办的,其标准下降到“訾百万”,大概是巨富被汉武帝霍霍的不多了。

宣帝的杜陵,宣帝元康元年 (前65年 )“以杜东原山上为初陵,更名杜县为杜陵。徙丞相 、将军、列侯 、吏二千石 、訾百万者杜陵。”

汉宣帝徒陵的标准是“丞相 、将军、列侯 、吏二千石 、訾百万者”,这里指的是二千石官员的后代,外加“訾百万”全徒杜陵。

以上是西汉全部的徒陵记录。

那么为什么到汉元帝时,徒陵就停止了?

汉元帝为什么停止徒陵?

简单地说就是“尾大不掉”了,汉宣帝元康元年 (前65年)的徒陵标准是“丞相 、将军、列侯 、吏二千石 、訾百万者杜陵”,其中丞相、将军与列侯这三类全不是地方所拥有的,他们全都在朝廷,或者说是汉中的本地人。

比如杜周与杜延年父子,因父子俩的官秩要求在汉武帝时期先迁徙到茂陵邑,后又在汉宣帝时期迁徙到杜陵邑,“初,杜周武帝时徙茂陵,至延年徙杜陵云”。

韦贤与韦延年父子,韦贤是汉昭帝朝的丞相,昭帝时期迁徙到平陵,而韦延年是汉宣帝朝的丞相,因而韦氏家族在宣帝时期又进行了一次陵邑迁徙。“玄成为相七年,守正持重不及父贤,而文采过之。建昭三年薨,谥曰共侯。初,贤以昭帝时徙平陵,玄成别徙杜陵,病且死,因使者自白曰:‘不胜父子恩,愿乞骸骨,归葬父墓。’上许焉。

张孺与张敞父子,张孺在汉武帝时期官至太守而迁徙到茂陵邑,张敞在汉宣帝时期官至京兆尹而迁徙到杜陵邑,“张敞字子高,本河东平阳人也。祖父孺为上谷太守,徙茂陵。敞父福事孝武帝,官至光禄大夫”

还有张汤家族,张汤在父亲死后继承了父亲的职权成为长安官吏,后得周阳侯田胜推荐“调茂陵尉,治方中”,深受武帝重用。张汤死后,其子张安世也深受皇恩,在武帝、昭帝、宣帝三朝都担任过高官,因此张汤家族三次徙陵,“张汤本居杜陵,安世武、昭、宣三世辄随陵,凡三徙,复还杜陵”。

所以汉宣帝(霍光主持)的这次“徒陵”实质上并没启到抑制豪强的作用,相反因随陵可能提高豪族政治地位与实质地位,甚至损害皇帝的利益。

如图,西汉的帝陵一般在渭河北岸,只有少数几个陵邑在南岸,而且是很远的南岸。

为什么如此,这就涉及帝王家的私人后院——上林苑。

上林苑

上林苑很大,功能很全,而且很富,又只属于皇帝的私人金库。

“汉仪注太仆牧师诸苑三十六所,分布北边、西边。以郎为苑监,官奴婢三万人,养马三十万匹。”

里面在籍的奴仆有三万人,马匹三十万,另外还有大量的手工业,纺织业,种植业等等,皇帝的大部分财富均来源于上林苑。

汉武帝时期,甚至给了上林苑铸币的权力——“于是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

也因为上林苑如此富,汉武帝大幅扩大上林苑范围的同时,并设置单独的水衡都尉一职来替皇帝掌管上林苑,以及其他关中苑囿。

当时汉朝管钱的官职有三个,分别是大司农,少府,与水衡都尉。

大司农,掌管国库,管理国家财政收支。少府管皇帝的小金库,因上林苑太富,所以从少府中分出水衡都尉管上林苑,在汉元帝时,三者的钱分别是“都内钱四十万万,水衡钱二十五万万,少府钱十八万万。”

都内钱40亿,就是国库的钱,皇帝私人的钱有43亿,其中上林苑产出25亿。

上林苑如此肥肉,惹得众多人眼红,且上林苑最肥的地方是渭水南岸,这也是帝陵多在北岸的原因,如若设在南岸,也是在远离南岸的地点。

西汉的徒陵制度在汉元帝时,因迁来的人口太多,再加上繁衍生息,人口暴涨,北岸已经拥挤不堪,大家都想去南岸,而且只要皇帝徒陵,这些盘根错节的即得利益就会想方设法的安排在南岸,如果不是南岸,大概率就会推行不下去。

汉成帝上台时,曾建昌陵,即靠近霸陵的地方,距离南岸过远,再加上此地的人口本来就很多——“夏,徒郡国豪杰赀五百万以上五千户于昌陵。赐丞相、御史、将军、列侯、公主、中二千石冢地、第宅。”

然后经过一系列斗争,汉成帝的徒陵仍然没有成功,其本人还暴毙于未央宫中,安葬于延陵。

说到底,汉朝试图将全国的土地矛盾转移到关中,试图以皇帝的权威与经济实力掌控一切,结果被徒陵者不知不觉渗透进朝廷之中,实力越来越大,其利益关系遍布全国。当皇帝再想一次徒陵时,发现这属纯割自己的肉去壮大对方;但如若强行割对方的肉,却发现对方已强大到不是任意摆布的地步。

0 阅读:6

六六六谈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