鄀,是一个历史悠久并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部族。西周时期,鄀国活动于丹水流域,与早期楚人比邻而居。随着楚人的崛起,鄀国日益衰落,逐渐成为楚国的附庸,最后为秦所迫,内迁于楚国腹地,成为楚国及其文化的一部分。
鄀国族源鄀国,也称若国、婼国。是夏代时期的侯国,其祖为昌意。
昌意为黄帝之子,《史记》载;“昌意,降居若水”,这里的“若水”为“汝水”,现河南汝州市一带,昌意的后代与原在此地的古若部融合,形成新的古鄀国。
五帝时期,母系氏族社会的影响还在,昌意作为黄帝之子,是不会随黄帝“姬”姓的,大概率随母姓,即为“若”姓。
若部能与黄帝部落联姻,想来也是一个实力较强的部落。
《世本》曰:“若水,允姓国。”
(颛顼)时期,昌意族的若国北迁后,颛顼将昌意故地若(河南汝州市)封给允族,允族与鄀国留下的人们又一次混合。
又《汉书 · 地理志 》载:“有子鄀姓, 虞帝投之幽州, 为阴戎之祖 ......”,《姓纂》载:“允格封於诺,有子诺姓,舜投之幽州,是为阴戎之祖。”
大概在五帝到夏朝早期,帝舜将若(鄀)国一分为二,一部分迁去北方幽州,成为阴戎的祖先,剩下的部分势力变小,成为为小国,臣服于夏。
鄀国自此变为“允”姓。
商朝时期,允姓鄀国与商王武丁的关系密切,比如商朝出土的青铜器上有铭文,“亚若癸”、“ 亚若父己”等。
“若”就是若国的国名,“亚”为商朝内具有较高权力和地位的职爵(因商朝爵位与职位不分),“癸”与“己”是商王室中的命名方法,商朝王室一般用“天支”命名,如太甲,沃丁,武丁,纣王(帝辛),对臣服于商的方国也是按自己的方法办。
综合来看,五帝时期,若族的迁移更像是部族的“分迁”,因生产力不足,部族人口一旦增多,土地承载力不足,就必然要分出部分族出去。而且五帝时期并无专业“军队”,没有多少强制力去惩罚其它部族。
西周时的鄀国西周初期,周武王将鄀国南迁,大概是现河南南阳淅川县,与丹水一带的早期楚国相邻。
周共王时期的“士山盘”记有名士山的人代周王巡视了茽国、鄀国、楚国等国,监察这些国家的动向及贡赋状况。期间,鄀国的国君还向士山这位使臣赠送了金、贝等礼物。
而且周昭王时期的“中甗”铭文中,与“邓”地相近。所以鄀国应在与方、邓地相近,位于汉水中上游以北的某地。
大约在西周中期,楚国兴起,熊渠开始以武力征服江汉小国。鄀国因地界近楚,可能最先遭到了楚国的攻伐。
清华简《楚居》篇,楚国部落首领熊绎到丹阳建国,因拿不出祭品,就去鄀国偷了一头小牛,此事称为“楚人偷牛”。
此事可视为象征意义,因按照《史记》说法熊绎去过周都镐京,受周成王召见,分封南蛮之地,建立楚国。因此“熊绎”可能是楚人早期首领沿用的称号,不指某一个具体的人。
大概是因为楚人的压力,鄀国在西周中期一分为二,一部分鄀人北迁到商密一带,称为上鄀国(这里的商密地区可能与商朝内迁的密国有关,商密地区应当近河南与陕西)。留下河南淅川的为下鄀国。因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上鄀公簋”与“下鄀公鼎”,说明有二个鄀国。
下鄀国在西周时期被楚国所并,《楚居》载“若敖徒居鄀”,鄀国被楚国占领,鄀国成了若敖 的居地。
楚人首领称为“敖”,而在“敖”之前冠以地名,也是楚人常用来称呼在某地逝去之君长的方法。《左传》昭公元年记:“葬王于郏,谓之郏敖。”
“若敖”一族就是楚国在若地逝去的首领的庶族,而且“若敖”一族在春秋楚国极为重要,春秋前中期,楚国的“若敖氏之乱”直到楚庄王上位,才勉强解决。
“若敖”一族出现,则证明楚国是迁都过鄀国的。西周后期,楚王蚡冒又迁过焚地,原来的鄀国大抵仍由鄀人自己管理,自此附庸于楚。
公元前740到前706年,楚武王伐鄀,俘虏鄀人观丁父。这里的鄀当为上鄀国,因下鄀国为楚国的属国,早就被楚国融和的差不多了。楚君见观丁父有才华,说降观丁父,并任楚军统帅。
公元前698年—690年,观丁父率楚军,跟随楚君熊通攻灭了州、蓼(河南唐河县)等小国,制服了随、唐,大启群蛮,立下大功。
《左传•哀公十七年》引子谷言载:“(初)观丁父,鄀俘也,武王以为军率。是以克州、寥,服随、唐,大启群蛮。”
公元前635年秦、晋伐鄀,鄀国向秦国投降,去楚而盟秦。清华简 《系年 》也云 “二邦伐都 ,徙之中城。”秦晋二国攻击上鄀国,并迁了相当部分鄀国回“中城”。
公元前622年,“秦人入鄀”,史书称“秦人”而不称“秦国”,大概是秦国用了不正当的手段,吞并了“中城”里的鄀部。
公元前622年,楚人夺回鄀都商密后,楚穆王彻底撤除商密之允姓鄀国设为楚之丹水县,即上鄀。迁鄀人至楚内地(湖北钟祥市),丹水县为楚国北疆,由楚人管理及坚守。
允姓鄀国彻底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