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从一品,总督与尚书哪一个地位更高?

此刻尽是空虚 2025-04-09 09:27:33

【总督与尚书的品级与地位关系】

依据清代官制体系,总督的品级被明确界定为“正二品加从一品衔”。这一设定意味着,尽管总督享有从一品官员所对应的待遇,然而,就本质而言,其与真正意义上的从一品官职仍存在细微差异。

在探讨总督加衔及品级这一历史议题时,需明确,清初阶段,各省总督的加衔情况呈现出非规范化特征。彼时,总督加衔存在多种情形,或加尚书衔,或加侍郎衔,亦有未加衔者。需注意的是,雍正朝之前,六部尚书品级沿承明代制度,均为正二品。即便总督获加尚书衔,其品级依旧维持在正二品层面。

雍正登基践祚之后,对官制进行了重新厘定。在此过程中,将六部尚书的品秩由先前的正二品擢升至从一品,侍郎的品秩亦相应提升至正二品。与此同时,明确颁定规制:若总督获授加尚书衔,依例同时兼任都察院右都御史衔;而对于那些未加尚书衔的总督,一概加授兵部右侍郎衔,并兼领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

直至嘉庆时期,总督的品秩在实际情形中尚未形成固定规制,其顶戴既有二品,亦有一品。鉴于总督肩负的职责与权力极为重大,自乾隆年间起,为总督加授兵部尚书与右都御史衔便渐成惯例,仅极少数总督不在此列。

鉴于总督身负重大职责与权力,在封建王朝的皇权体系中,皇帝对总督的重视程度,于某些层面而言,实甚于尚书。这一现象,在官员仕途晋升机制方面,有着颇为显著的呈现。

依循既定程式,各省总督若获调至京师,且为平级转任,通常会出任各部尚书之职。然而,值得留意的是,总督转任尚书时,极少会任职于吏部与礼部。从历史情况来看,总督多转任至户部、刑部及兵部。究其缘由,盖因总督所涉专业范畴与钱粮管理、刑名事务以及军政领域高度契合。

在古代职官体系中,总督调任尚书一职,常被称作“平调”,但实则蕴含着一定程度上看似平级、实则地位有所降低的意味。若皇帝意图对某位总督予以重用与擢升,惯常举措是将其提拔为协办大学士,甚至直接晋升为大学士。以雍正时期为例,云贵总督鄂尔泰奉调京师后,便即刻被授予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之职,此乃皇帝重用的典型例证。

从另一视角审视,若封建王朝时期的皇帝对某一总督颇为倚重,却无意将其调往京城任职,往往会采取一种特殊的加衔方式,为其“高配”相应头衔,具体而言,即授予协办大学士或大学士之衔。于清代的职官体系中,拥有此类“大学士总督”头衔者并非鲜见。

【尚书调任总督如何理解】

若将总督转任尚书视为平级调动,那么尚书改任总督则可归类为破格提拔。以直隶总督一职而言,在雍正帝即位之前,直隶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设置尚不稳定,时而设置总督,时而又设巡抚,尚未确立固定的制度。

清朝初期,直隶总督与直隶巡抚之职,多由在京各部院大臣兼任,尚书出任直隶相关职务的情形颇为常见。然而,此类兼任者的任期通常较为短暂。直至雍正二年,直隶总督一职方形成定制,其规制与各省总督趋于一致。

从官制体系分析,六部尚书转任总督并非遵循常规人事调动规程。在官制架构中,尚书的品级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总督半级。尽管此类人事变动的实例并不鲜见,然而其背后往往蕴含着特定因素,大体可归结为以下两种情形:

其一,当地方出现重大事件时,往往需要派遣具备深厚资历与崇高威望的总督予以统筹协调。例如在乾隆统治时期,刘统勋便是承担此类职责的典型人物。

乾隆十一年,彼时黄河水患肆虐,致使漕运梗阻,河道与漕运领域暴露出严峻问题。在此形势下,乾隆帝当机立断,紧急委任时任工部尚书的刘统勋接任漕运总督一职。究其原因,前任漕运总督因资历尚浅,在统筹协调各省关系方面力有不逮。

或有读者存疑,漕运总督并不位列八大总督之中,因而刘统勋任职漕运总督的事例似难以佐证相关观点。实则不然,乾隆十九年,彼时担任刑部尚书的刘统勋获朝廷任命,转任陕甘总督这一要职。

自清朝肇建以降,陕甘总督这一要职鲜少委于汉族官员。乾隆帝之所以任命刘统勋出任陕甘总督,实乃基于对国家整体局势的通盘考量。

在该年度,西北地区局势渐趋紧张,军事氛围浓厚。彼时,乾隆皇帝鉴于巴里坤、哈密等地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对当地军事部署的稳健性深感忧虑,遂萌生选派一位德才兼备、忠诚可靠之大臣前往巡视军务的想法。通观满朝文武,刑部尚书刘统勋以其卓越能力与忠诚品格,成为不二之选。为赋予刘统勋相应权力以更好履行职责,提升其调度统筹能力,乾隆皇帝特旨加封刘统勋为太子太傅,并兼领陕甘总督之职。

显而易见,调刘统勋出任陕甘总督实乃权宜之策,仅为应对一时之急。于彼时,临时擢升朝臣为总督之情形屡见不鲜,且人选多从六部尚书中择取。譬如,乾隆朝另一位声名卓著之臣尹继善,初调至京师执掌刑部尚书之职,旋即又外放任两江总督。

其二,于国家军事行动层面,存在以尚书兼任总督统兵之情形。在乾隆登基之前,朝廷每逢兴兵征伐,所委之军事统帅皆以“某将军”名号冠之。然而,自乾隆帝即位伊始,军事格局发生转变,统兵将领出征时多以总督身份行事,此乃军事指挥体系在这一历史时期的显著变革。

以声名远扬的福康安早期经历观之,彼时,他常凭借工部尚书、兵部尚书之衔,获临时委以陕甘总督或云贵总督之职,进而统领军队出征作战。

基于军事战略考量,以尚书职位临时委命总督之职的情形,其核心目的在于实现军事管控与地方官吏的节制。此与常规行政总督在职能定位上存在显著差异。此类总督在政治架构中地位尊崇,与钦差大臣同处一个层级体系。

若所任用将领为大学士或军机大臣,基于其尊崇地位考量,通常不会授予总督称谓,而是委以钦差大臣、参赞大臣之职。例如,大学士傅恒与阿桂在统兵期间,便是这般任命。

在探讨总督与尚书的关系时,需秉持辩证视角。从职权与地位层面剖析,通常而言,总督的地位相较于兵部、刑部、工部尚书略占上风;但较吏部尚书稍逊一筹;与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则大体相当。

0 阅读:3
此刻尽是空虚

此刻尽是空虚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