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魔乱舞——八王之乱,司马氏同室操戈,把西晋王朝推向毁灭

雁玉历史 2024-11-04 04:22:33

公元290年,晋武帝去世,留下了一个烂摊子。外戚杨骏拥立智力有缺陷的太子司马衷为皇帝,即晋惠帝,并立武帝的皇后杨氏为皇太后,惠帝的妻子贾妃也被封为皇后。

晋武帝司马炎临终前曾命汝南王司马亮前来托孤,但司马亮害怕畏惧,怕被下套,动作缓慢,迟迟未到,等到杨骏为武帝举行葬礼时才抵达洛阳城外。

杨骏不愿与他人分享权力,便命禁卫军关闭城门,要求司马亮立即返回许昌,不准参加葬礼。胆小的司马亮不敢争辩,只好离去,杨骏因此获得了独揽朝政的地位。

杨骏为人刻薄,老臣们都不买账。杨骏意识到自己不受欢迎,便计划给文武百官升官以收买人心,并自封为太傅大都督,掌握军政大权。然而,这一举动却适得其反,激起了大臣们的愤怒,认为此举在老皇帝刚去世时升官无异于大逆不道。对此,杨骏非常恼火,此后便不再通知大臣们参与政事,独断专行。

杨骏掌握了大权,迅速安排他的亲信担任重要职位:

他的外甥段广被任命为散骑常侍,掌握机密事务;

他的亲信张劭担任中护军,负责指挥禁卫军;

刘豫被任命为左军将军,而曾经赫赫有名的文鸯则在晚年依附于杨骏,被任命为东夷校尉,掌管正规部队。

朝中无论大事小情,杨骏都自行决定,奏章由他先阅览,然后才交给惠帝和太后,导致朝中大臣们怨声载道。

此时,惠帝的妻子贾后对杨骏和他的母亲杨太后的专权非常不满,一直在寻找机会铲除杨氏势力。

杨骏的亲信李肇因办事不力被斥责后,于是临阵倒戈,跑到贾后那里诉苦。

于是,贾后与李肇密谋如何除掉杨骏。李肇建议联系驻扎在许昌的汝南王司马亮发动叛乱,但汝南王司马亮因胆怯不敢答应。

正巧楚王司马玮在汝南王司马亮处做客,得知此事后表示大力支持,并承诺尽快出兵。

次年春天,楚王司马玮悄然带兵抵达洛阳,并秘密通知了贾后。当天晚上,贾后便起草了一道诏书,宣称杨骏谋反,并前往晋惠帝处请求签字盖章。

晋惠帝立即同意派兵讨伐杨骏。于是,贾后派李肇携诏书前往楚王司马玮的军营,命令他进攻杨骏。

此时,杨骏的外甥段广尚在宫中,忽然发现周围满是楚王司马玮的旗帜,意识到情况不妙,急忙赶去见晋惠帝司马衷,说道:“杨骏受先帝托孤之重,忠心耿耿地辅佐朝政,而且他没有儿子,怎么可能谋反呢?请陛下明察!”

以晋惠帝的智力无法处理这些信息的逻辑,未能理解段广的辩解。段广说得口干舌燥,但对晋惠帝毫无效果,无奈之下,他迅速跑回杨骏府上报信。

杨骏得知楚王司马玮的叛乱消息后,召集亲信商议对策。有建议提出通过焚烧城门制造混乱,从而借机前往禁卫军营地准备反击。然而,杨骏以重建城门成本高为由,拒绝了这一策略。

亲信们听到他如此不切实际的理由,感到震惊和失望,纷纷树倒猢狲散,各自离去。

不久,楚王司马玮的军队轻松攻破杨府,将府中的一百多名家丁和仆人全部杀掉,却未能找到杨骏。

最终,在搜查马厩时,士兵们在草料堆中发现一个瑟瑟发抖的人。虽然无人应声,但士兵们用戟刺入草料堆中,听到几声惨叫,拖出尸体一看,正是白天仍趾高气扬的太傅杨骏。

杨骏的亲信们,包括三杨中的其他两位、段广、张劭、刘豫、文鸯等人,以及他们的家属,共数千人,皆被楚王的士兵当场处决。

贾后为了铲除杨太后,指使亲信伪造了一些书信,内容是“救太傅者有赏”,并假冒杨太后的名义署名。

书信被绑在箭上射向各处,同时贾后的人混入人群中,高喊“太后造反啦!大家快去杀太后!”

楚军正在激战,没细想太后怎么可能造反,就冲进后宫,捆绑了杨太后,将她关进曾经囚禁过贾后的金墉城(杨太后也曾在这里救过贾后)。

不给食物和水,杨太后最终被活活饿死,年仅三十四岁。

第二天早朝,贾后和楚王司马玮在满是鲜血的宫殿中宣布新的任命:汝南王司马亮为太宰,卫瓘为太保,楚王司马玮为卫将军,并调任边疆的张华为太子少傅。

晋惠帝起床后发现朝中大臣几乎换了一半。

至此,活跃于朝廷多年的杨氏外戚集团彻底覆灭,权力转移到贾后和楚王司马玮手中,由汝南王司马亮主导朝政。

汝南王亮属于惠帝的祖父辈,刚一上台,为了提升自己的威望,他模仿了杨骏的做法,开始大肆封赏,将一千零八十一位将军一并封赏。大臣们看到这种情形,心想刚送走一个杨骏,又来了个新的,于是怨声四起。面对这些不满,汝南王亮也变得专横。

在新封的这些人中,许多只是滥竽充数,其中包括贾后的亲属如贾模、郭彰、贾谧等年轻人。他们对汝南王司马亮的专权感到不满,这也使得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和贾后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

汝南王司马亮并没有意识到贾氏一党的不满,他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对抗手握重兵的楚王司马玮上,与太保卫瓘商议如何削弱楚王司马玮的兵权,并试图将他遣返回原籍。

楚王司马玮自然不愿意接受,便去找李肇诉苦。李肇立刻为他和贾后牵线搭桥,贾后与楚王玮因共同利益重新结盟。

贾后赶紧拟了一道诏书,指控汝南王司马亮谋反,并交给楚王司马玮。楚王司马玮如获至宝,看到后十分兴奋,认为可以铲除反杀司马亮和卫瓘集团,当晚便带领大军赶往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府邸,将他们抓捕。

李肇亲手抓住了汝南王司马亮,然而他的士兵们因为同情汝南王司马亮无辜被捕,还为他扇扇子赶蚊子。

李肇一怒之下,宣布谁杀汝南王司马亮就赏布一千匹。

士兵们立刻一拥而上,将汝南王司马亮凌迟处死。

卫瓘手下有位都督名叫荣晦,与卫瓘关系非常不好,利用时机进行个人报复,带头灭了卫瓘的三族。

楚王司马玮的手下建议他,认为贾氏一族目前势力不强,但有贾后支持,未来不可轻视,建议将他们一并除掉。楚王司马玮心中犹豫不决,想等到天亮再作决定,这一犹豫最终导致了他的灭亡。

天亮后,朝中大臣得知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被杀,群情激奋。大臣张华便前往见贾后,说道:“楚王如此残暴嗜杀,如何能让朝廷安宁?建议依法处置楚王。”

张华的这番话正中贾后下怀,她早就想要丢弃这个旗子,于是立即命令手下捕捉楚王司马玮。

贾后的手下乘牛车追上楚王司马玮的部队,谎称有要事相商,将楚王司马玮强行带上牛车,楚王司马玮的部下尚未反应过来,牛车已飞速离去。

牛车抵达皇宫后,贾后马上下旨指控楚王司马玮谋反,命令立即处决。

尽管楚王司马玮大声喊冤,但无济于事。年轻的楚王司马玮为他幼稚的政治行为付出了生命代价。

贾后和大臣们顺势将杀害卫瓘的荣晦作为替罪羊,一同灭族。随后为汝南王司马亮和卫瓘平反昭雪。

自此,晋朝的大权完全落入贾后手中。

公元291年,贾后成功地除掉了汝南王司马亮和楚王司马玮的势力,从而掌握了晋朝的实权。然而,贾后对治国之道并不熟悉,因此她将政权交给了贾氏家族中的年轻一代来管理。

在这些年轻人中,贾充的外孙贾谧尤为突出,他年仅二十岁,却在各方面表现得格外出色。他提拔了张华担任侍中兼中书监,负责具体的朝政事务。

贾谧在京城中结交了一批新贵,这群人被称为“二十四友”,他们过着奢华的生活,整日沉迷于享乐。其中较为著名的人物包括石崇、潘岳(即以美貌著称的潘安)、陆机、陆云、牵秀和刘琨等,他们组成了贾后的智囊团,为其出谋划策。

从第二年开始,中国经历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事件。

公元293年,河南和陕西遭遇严重洪涝,平地水深达三尺。

294年,安徽也遭遇洪水,同时寿春发生地震,导致山崩地裂。

295年,从湖北到南京再到山东,大片区域被大水覆盖。

296年,关中地区出现粮食短缺,并伴随传染病的传播。

297年,陕西经历严重干旱,传染病继续肆虐。

298年,南京至河北、湖北一带再次遭遇大水侵袭。

301年,全国十九个州中,有十二个州遭遇干旱,六个州发生蝗灾。

302年,河北至徐州一带又遭洪水之害。

309年,全国大旱,长江、汉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水位极低,浅得可以徒步涉水而过。

面对如此多的灾难,百姓难以为生,纷纷携家带口四处逃难。

一些因战乱避难至中原的少数民族部落甚至在当地起义。特别是山西、陕西一带的匈奴开始进攻雍州、梁州(今陕西南部到甘肃东部)。朝廷急忙任命赵王伦为征西将军,以镇压匈奴的进攻。

赵王司马伦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完全不懂得军事,只会沉迷于私人享乐,他还是个双性恋。

赵王司马伦任命自己的亲密战友孙秀,统领部队对抗匈奴,结果在匈奴和羌族的联合攻击下,屡次战败。

贾后紧急召回赵王司马伦,并委任梁王司马肜为征西将军,前往应对后方的危机。

在甘肃地区,氐族和羌族看到朝廷如此无能,也决定起兵反叛,威胁关中(今渭河平原)。

梁王司马肜同样缺乏军事才能,他擅长的是权谋。由于与手下大将周处(中学语文课本中提到的除三害的大英雄)不和,便让周处单独出战,结果周处中了埋伏,战死沙场。

后来,张华推荐了他在幽州任职时的大将孟观出马,才逐渐平息了胡人的叛乱。

赵王司马伦回到洛阳后,立即用重金贿赂贾氏家族成员,请他们在贾后面前为自己美言。

司马伦亲自讨好贾后,不仅没有被降职,反而被升为车骑将军。他继续加大贿赂力度,几乎京城官员人人都有礼物,再加上他能言善辩,迅速赢得百官和贾后的好感,成为贾后的亲信之一(按辈分,赵王伦应是贾后的祖父辈)。

多年来,连续的自然灾害使得国家经济陷入困境,而贾后等人仍然沉溺于奢靡的生活方式,对百姓的苛捐杂税变本加厉,导致许多百姓在逃荒途中饿死。

从长安到洛阳的道路两旁,尸体随处可见。

即便如此,晋惠帝司马衷依然以其荒唐言行让官员们哭笑不得。

某日,有官员禀报许多百姓因饥荒而死,晋惠帝司马衷问道:“他们为何会饿死呢?”

官员回答:“因为旱灾导致粮食颗粒无收,缺少粮食,百姓无法维生。”

晋惠帝司马衷惊讶地回应:“那他们为何不多煮些肉粥来吃呢?” 此言一出,官员无言以对。

赵王司马伦意识到皇帝的愚钝远超预期,便开始谋划推翻贾后与晋惠帝的统治。

到公元299年,时机终于成熟。

贾后一直对不是她亲生的太子司马遹心存忌惮,总想着要废掉他。而这位聪明的太子不知道是真的不务正业,还是为了活命,隐藏自己,整天无所事事。

为了打发时间,司马遹在宫中建了一条街道,让宫女和太监扮作百姓摆摊叫卖,自己则装扮成屠夫卖猪肉,甚至练就了用手掂量肉块就能估出重量的本领。

贾后抓住机会,写了一封逼迫惠帝退位的书信,趁太子下班后找来宫女灌醉他,然后让他在醉酒状态下抄写了一遍这封信。

终于,贾后找到了想要的“证据”。第二天,她在朝堂上把太子抄写的书信展示给满朝文武看。

在众官员一头雾水的时候,贾后迅速采取行动,派兵将太子关押在金墉城,并且将太子的母亲谢淑媛以及太子的妻子和儿子都处斩。

第二年,贾后对太子司马遹仍感不满,认为即使将他软禁也无法解决问题,于是指示亲信孙虑准备毒药,前往金墉城毒害太子。

司马遹知道大难临头,拒绝食用孙虑送来的点心,转身离开。孙虑急于完成任务,心生不耐,便用捣药的石杵猛击太子的后脑,最终致其死亡。

朝廷内外对贾后的所作所为十分不满。

赵王司马伦借此机会迅速发动兵变,夜袭皇宫,并派遣梁王司马肜保护皇帝,同时命翊军校尉齐王司马冏率领百名士兵捉拿贾后。

此时,贾谧正与贾后商议事务,忽见外面动静异常,开门查看时,被齐王司马冏一刀劈为两段。贾后见齐王司马冏闯入,急问:“你们要做什么?”

齐王司马冏答道:“奉皇上旨意逮捕你。”

贾后大声抗辩:“皇帝的诏书都是我起草的,你们从哪儿来的?”

齐王司马冏毫不理会,用绳索束缚贾后,堵住她的口,让她无法再辩解。

赵王司马伦首先将贾后关押在她曾经用来关押别人的金墉城。后来,他觉得贾后对他的统治构成威胁,于是决定在贾后当年饿死杨太后的房间里,逼迫她喝下金屑酒自尽。

公元300年,贾后结束了她的一生。

这次政变中,又有许多人被杀害。贾氏家族的亲友被全部灭族,司空张华因与贾后关系密切而被处死。

自此,晋朝的贾氏外戚集团被彻底消灭,外戚专权的时代结束,晋朝进入了宗室专政的时期。

赵王司马伦自任宰相兼大都督,并任命孙秀为中书令,各种政令都由孙秀发布。由于皇帝失去了妻子和儿子,赵王伦为惠帝找了一个二十岁的美女羊氏做皇后,称为羊后。同时,他立淮南王司马允为皇太弟。

然而,淮南王司马允不愿意受赵王司马伦的控制,他暗地里联合贾谧二十四友的余党石崇、潘岳等人,策划反叛。

孙秀是赵王司马伦的心腹兼老相好,也是个双性恋者,孙秀对石崇的小妾绿珠心生觊觎,想要强行夺取。然而,石崇拒绝了孙秀的要求。由于这一冲突,孙秀怂恿赵王司马伦将石崇拘捕。

石崇意识到自己陷入了困境,便与好友潘岳一同前往淮南王司马允处寻求帮助。

淮南王司马允决定采取行动,他集结了七百名步兵,在洛阳城内放火,并高喊“赵王造反了!”以此为借口进攻皇宫。

赵王司马伦对此措手不及,只能带领亲信防守宫门。宫外的乱箭使得禁军伤亡惨重,形势岌岌可危。

危急之际,赵王司马伦的亲信伏胤从后门打着白旗请求与淮南王司马允见面。

淮南王司马允误以为赵王要投降,便放松警惕,亲自前去交涉。然而,伏胤出其不意地拔出匕首刺杀了淮南王司马允,并骑着淮南王的马迅速逃离现场。

赵王司马伦看到自己的计划得逞,士气大振,迅速消灭了淮南王司马允的军队。随后,他命人逮捕石崇和潘岳,并处以死刑,同时派兵追捕其他贾后余党。然而,由于消息走漏,未被抓住的人纷纷逃亡四方,过上了流浪的生活。

赵王司马伦担任宰相六个月后,仍觉得不过瘾,于是指使孙秀假装发动兵变,将晋惠帝和羊后软禁于金墉城。

接着,孙秀与众大臣一起劝说赵王司马伦登基称帝。经过一番推辞,赵王司马伦终于即位,并将晋惠帝尊为太上皇(尽管赵王司马伦实际上是晋惠帝的祖父辈,这也成为一大笑谈)。

司马伦提拔了自己的亲信,任命孙秀为骠骑将军,并封赏余党及其拥护者为高官。

由于官员过多,貂尾供不应求,只好用狗尾巴代替(这就是“狗尾续貂”成语的由来),导致洛阳城里一段时间内夜晚都听不到狗的叫声。

赵王司马伦成为西晋的第三位皇帝,这让周围的宗室们十分嫉妒,新一轮的权力争斗即将开始。

在公元301年,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晋朝的皇位。他对曾经给予他重大帮助的齐王司马冏心怀忌惮,因此将齐王司马冏派往许昌去镇守旧都。

齐王司马冏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反而被迫离开京城,心里非常不满,于是计划联合成都王颖和河间王司马颙共同反抗赵王司马伦。

成都王司马颖当时在邺城,收到消息后立即开始募兵。由于老百姓生活困苦,纷纷参军以解决温饱问题,不久成都王司马颖便聚集了二十万大军。

河间王司马颙起初考虑支持赵王司马伦,将齐王司马冏的使者扣押并送往洛阳。然而,当他听说成都王颖已集结了二十万大军时,感到恐惧,立即派遣部队将囚车接回,并赶紧道歉,随后决定出兵进攻赵王伦。

三王联军一同向洛阳进发,途中常山王也率领一批小诸侯的部队加入。

数十万大军在朝歌至颍上之间驻扎,营地连绵百里。

赵王司马伦惊慌失措,勉强集结了六万两千人的部队迎战,自己则在洛阳日夜祈祷,任命一群道士为大将军,并将道士画的符咒带到军中,声称按照神仙的指示,某月某日定会获胜。

赵王司马伦的军队表现出色,在道士选定的日子里,他们趁联军立足未稳之际发动突袭,击败了联军,消灭了两万多人。然而,这种好运并未持续太久。

当天晚上,联军立即展开反击,并在洛阳城下展开决战。联军数十万兵力从东北和东方对赵王司马伦的军队进行包围,从午夜激战到天亮,最终将赵王司马伦的军队全部歼灭。在这场战役中,双方共有十万人战死。

赵王司马伦陷入困境,自己已无力回天,即便是神仙也无法挽救他的败局,无奈之下,第二天赵王司马伦便宣布向联军投降。

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率领着数十万大军隆重迎接晋惠帝复位,而那些曾鼓励赵王司马伦登位的大臣们像墙头草,纷纷为晋惠帝的回归欢呼。

为了表现对皇帝的忠诚,混杂其中的梁王司马肜上表请求处死赵王司马伦。享受了一百天皇帝生活的赵王司马伦,最终被关入贾后曾被处死的金墉城,在同一房间里被迫喝下混有金屑的酒自杀。他的伴侣孙秀以及名将孟观等人也被株连灭族。

联军掌握政权后的首要任务便是封赏功臣:

齐王司马冏被封为大司马,位列首功

成都王司马颖被封为大将军

河间王司马颙为太尉

常山王司马乂被任为抚军大将军并改封为长沙王

东海王司马越则担任中书令兼侍中

梁王司马肜因急病去世,追封为太宰

晋惠帝司马衷身边的旧臣还未能完全熟悉新局势,就又被新的大臣们取代。

齐王司马冏在复辟后成为了英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变得骄傲自大。他把自己的府邸修建得比皇宫还要豪华,甚至懒得去朝廷办公,干脆在家中处理政务。其他官员下朝后还得去他家报到,渐渐地,大家都不再去见那位无能的皇帝了。

齐王司马冏的举动引发了其他亲王的不满。他们原本是为了共同利益走到一起,如今见齐王司马冏一家独大,自然心生妒忌。长沙王司马乂秘密联络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策划反叛。成都王司马颖借母亲病重为由,一边告辞一边逃回了自己的领地,河间王司马颙则回到长安,准备起兵。

到了公元302年12月,河间王司马颙粮草兵马都准备好了,立即派出自己的大将张方,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齐王司马冏。

齐王司马冏对河间王司马颙的反叛毫无准备,直到叛军逼近洛阳时才察觉。他知道城中的长沙王司马乂与河间王司马颙关系密切,担心长沙王司马乂会里应外合,于是决定先发制人,进攻长沙王司马乂。

长沙王司马乂正计划消灭齐王冏,两方部队在洛阳城中展开激烈混战。长沙王司马乂的士兵高喊齐王司马冏谋反,而齐王司马冏的士兵也反过来喊长沙王司马乂谋反,双方在城内四处纵火,整个城市被浓烟笼罩,甚至远在一百二十里外的河间王司马颙的营地都能看到滚滚烟雾。

在这烟火弥漫的环境中,双方激战正酣。

长沙王司马乂感到战局不利,于是命令部队去挟持皇帝和大臣,将他们赶到城楼上,逼迫皇帝宣布齐王司马冏谋反。

就在这时,齐王司马冏的部队抵达城楼下,看到长沙王司马乂的旗帜,毫不犹豫地开始射箭,箭雨之下,城楼上的大臣纷纷中箭倒下。其他大臣见状,确信齐王司马冏确有谋反之意,急忙催促晋惠帝下诏诛杀齐王司马冏。

获得皇帝诏令后,长沙王司马乂的部队士气大振,战斗力陡然增强。皇帝的禁卫军也加入战斗。经过连续三天三夜的激烈混战,齐王司马冏的部队最终惨败,齐王冏被长沙王司马乂活捉。

根据胜者为王的原则,长沙王司马乂被提升为太尉,而不幸的齐王司马冏则被处决。河间王司马颙劳师远征,却无功而返,结果为他人做了嫁衣,什么好处也没得到,气得七窍生烟。

就在河间王司马颙准备翻脸时,他接到了关于益州流民叛乱的报告,不得不赶回去平息叛乱。

在四川绵竹,聚集了十几万逃亡的百姓,他们大多来自甘肃天水的氐族,由于旱灾而流亡四川,被称为“流民”。

益州刺史赵廞担心这些不安定因素会对益州产生负面影响,打算将他们遣返回原籍。

在流民中,有一个名叫李特的人,他力大无比,并有两个兄弟李庠和李流。赵廞任命李特为部将,但后来李庠因犯罪被处死,李特和李流于是煽动流民反叛,杀死赵廞,占领了成都。

梁州刺史罗尚自告奋勇去担任益州刺史。他到达成都后,一方面拉拢和分化各股流民,另一方面秘密调集三万军队准备偷袭绵竹的流民。

李特得知消息后,反其道而行之,在流民大营外埋伏了一支队伍。晚上,当军队袭来时,他们立即进行反包围,将三万晋军打得只剩下五千人狼狈逃窜。

在河间王司马颙多次遭遇失败后,他决定从荆州和长安派遣大军,尝试围剿李特的部队。荆州作为重要的水路枢纽,驻扎的军队战斗力相当强,李特在突围时被官军杀死,其弟李流则拥立李特的儿子李雄继续带领流民作战,这才稍微改善了益州的局势。

与之前的执政官不同,长沙王司马乂并没有掌握实质性的兵权。

而心怀不轨的两位亲王——成都王司马颖和河间王司马颙,一个驻扎在邺城,另一个在长安,始终对洛阳的皇位虎视眈眈。不久之后,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联手发动叛乱,攻击京城的长沙王司马乂。

公元303年8月,河间王颙和成都王颖联合起兵反叛,向长沙王司马乂发起进攻。

河间王司马颙派遣大将张方率领七万精兵进攻洛阳西部的函谷关(今河南三门峡西),而成都王司马颖则亲自率领二十万大军进攻洛阳东北的朝歌。

面对这样的局势,长沙王司马乂不得不硬着头皮同时迎战两路敌军。他首先派出一万部队把守函谷关要道,但最终不敌张方的精兵,被迫撤回洛阳迎战成都王颖的二十万大军。

这次,长沙王司马乂面对的是由文人陆机和牵秀等人指挥的部队,他们是贾谧的“二十四友”之一。

长沙王司马乂的司马王瑚曾训练了一支骑兵部队,人数虽只有几千,但战斗力非凡。这支部队装备了一丈多长的长戟,在攻击时排成一行冲锋,敌方几乎无法反击,因而被称为“铁戟陷阵骑”。这种战术与古罗马的马其顿方阵有些相似。

另一方面,成都王司马颖的先锋陆机是个擅长文学的文人,不太懂得军事指挥。在他率领的十万步兵尚未排好阵势时,五千铁戟陷阵骑已经迅速发起冲锋,轻而易举地击溃了陆机的部队,致使尸体填满护城河。

陆机的部下随后发生了兵变,二十四友之一的牵秀向成都王司马颖进谗言,导致陆机被处死。长沙王司马乂取得胜利后,转而使用铁戟陷阵骑攻击张方,并命令晋惠帝亲自指挥。

张方的部下因看到皇帝的旗帜而不敢进攻,结果被杀死五千多人。然而,张方治军有方,他命令部下在夜色中筑营,并在天亮前完成阵地建设,装配大量机弩。等到铁戟陷阵骑再次冲锋时,张方指挥六万多名士兵突然发起弩箭齐射,将敌军尽数歼灭。

长沙王司马乂在战败后退回洛阳,面对二十余万叛军的围攻,和晋惠帝一起被困在城中。围城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正月,洛阳的粮食极度短缺。

尽管如此,长沙王司马乂与士兵们同甘共苦,共同忍受艰苦的条件,士气依旧高昂,屡次击退敌军进攻。他的将士们不惜以生命为代价保护他免受刺客袭击。

然而,城内的东海王司马越与禁军勾结,趁机绑架了长沙王司马乂,并打开城门,将他献给了张方作为筹码。

张方将长沙王司马乂用铁链锁住,并在他周围点燃炭火,历时半个时辰将他活活烤死。

围观的将士们因长沙王司马乂的忠勇和坚守而感到悲痛,不禁落泪。

而成都王司马颖和张方则在一旁冷眼旁观,似乎对这人间惨剧感到无比兴致。

在公元304年初,成都王司马颖在河间王司马颙的协助下攻占了首都洛阳,并将他的弟弟长沙王司马乂残忍地处死。

占领洛阳后,为了报答河间王司马颙的支持,成都王司马颖默许河间王司马颙的将领张方在城中进行掠夺。张方趁机劫掠了大量财物和上万名宫女。

在返回途中,由于粮食短缺,张方的军队竟屠杀了年老的女性以充饥,从洛阳一直吃到长安。

成都王司马颖的统治比以往任何一位亲王都更加残酷。他命令将领石超率领五万大军把守洛阳,然后自封为丞相兼皇太弟,亲自带领部下挨家挨户进行洗劫,并将曾支持长沙王司马乂的卫士和他不喜欢的官员全部处决。

成都王司马颖为了彰显自己的权威,曾废黜了惠帝的妻子羊后,朝中的大臣们没有一个敢反对他。后来,洛阳已经没有什么可掠夺的了,王颖便带领部队返回邺城,通过远程操控来管理国家事务。

不久,成都王司马颖任命的中书令东海王司马越联合众多大臣发动叛变,驱逐了洛阳的守将石超,并让羊后复位。随后,司马越集结了十万大军,并在公元304年7月,带着晋惠帝准备讨伐驻扎在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

当部队行至河南荡阴时,成都王司马颖得知东海王司马越率领十万大军来攻,心中感到恐惧,部下趁机劝他投降。这时,石超向成都王司马颖请求五万兵力,打算先进行一场试探性的战斗。

东海王越的探子得知成都王颖的军队士气不佳,心中大喜,于是部队放松警惕地驻扎下来。然而,石超率军突然袭击,攻破了东海王越的营地。东海王越见状不妙,立即率先逃往自己的封地东海(今江苏连云港),只留下皇帝孤身一人面临危险。

石超的军队万箭齐发,晋惠帝在御车上无法躲避,脸上中了三箭,跌入草丛中,惊恐不已,身上的玺绶散落一地。叛军见他身上印章繁多,认出是皇帝,便蜂拥而上,将他带回石超的营地。

成都王司马颖见皇帝满脸是血,急忙为晋惠帝包扎伤口。询问之下得知晋惠帝已经饿了一整天,军营中也无食可用,司马颖便在战场边的桃树上摘了两个桃子给惠帝充饥,然后撤回营地。

在这段历史中,河间王司马颙的部下张方再次卷入了纷争。河间王司马颙得知东海王司马越正在进攻成都王司马颖,于是派遣张方去袭击中央军的后方。

然而,还未等张方抵达,成都王司马颖已取得胜利。趁此机会,张方在无人阻挡的情况下进入洛阳,掌握了大权,并废黜了羊后,享受了一段权力的滋味。

与此同时,成都王司马颖将皇帝转移至邺城,名义上是迎接,实际上是挟持。

幽州的军阀王浚对成都王司马颖的行为感到不满,于是联络了宗室成员、并州刺史东嬴公司马腾,准备对成都王司马颖发起进攻。他们还邀请了乌桓部落的鲜卑骑兵助战,联合自身的部队,集结了共计十万兵力讨伐成都王司马颖。这一举动与明末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颇为相似,也为之后近三百年的动荡埋下了伏笔。

成都王司马颖意识到鲜卑骑兵的强悍,明白自己难以匹敌。他手下有位来自匈奴的将领名叫刘渊,曾担任匈奴五部的大都督。刘渊建议借助匈奴铁骑来对抗鲜卑骑兵,并指出骑兵在野战中占优,但在攻城方面表现不佳。因此,他建议坚守城池,待敌人粮草耗尽后自然撤退,劝告成都王司马颖切勿出城迎战。

然而,成都王司马颖因形势紧迫,口头答应了刘渊的提议,让他返回匈奴的左国城筹集援兵。

刘渊回到左国城后,当地的匈奴长老推举他为大单于,这耽搁了一些时日。

等到刘渊带领铁骑兵赶到时,成都王颖的局势已无可挽回。

原来刘渊刚离开,成都王颖便将承诺抛诸脑后,派遣大将石超迎战王浚的军队,结果遭遇惨败。

成都王司马颖闻讯后,急忙收拢剩余的部队,大约有一万五千人,准备撤往张方守卫的洛阳。当部队在城外集结时,远处鲜卑骑兵的烟尘滚滚而来,残军因惧怕鲜卑骑兵的威力,未战先逃,瞬间溃散无踪。

成都王司马颖意识到他的军队无力回天,只好带着几十名骑兵护送惠帝的牛车向洛阳撤退。由于撤退仓促,他们仅携带了三千文钱,只能一路乞讨,靠吃掺了盐和蒜的糠果腹。晚上住不起好旅馆,只能将就,惠帝晚上甚至没有被子,只能盖着包袱皮。

第二天早上,他们连饭都买不起,卫士向邻居要了一只蒸鸡,晋惠帝用手撕着吃,觉得这顿饭是他吃过最好的一餐。直到他们到达黄河边,才遇到张方的巡逻骑兵,张方将这群如同乞丐的皇帝一行人接回了洛阳。

与此同时,鲜卑骑兵一心只想着在邺城抢夺财物,未能专注追捕惠帝便提前返回。王浚在放鲜卑人回国时,发现他们掳走了八千多名妇女,坚决不允许他们带走这些妇女。于是,鲜卑人在易水边将这八千名妇女全部淹死。

河间王司马颙得知张方成功带回惠帝后,欣喜若狂,立即命令张方将晋惠帝和成都王司马颖送往长安,并将皇宫的物品和典籍一同带走。张方接到指令后,立刻开始准备搬迁。

晋惠帝不愿前往,藏身于后花园的竹林中,但最终被张方的士兵强行带上车。

在此过程中,张方的部队对皇宫和洛阳城进行大肆掠夺,贵重物品装入自己的口袋,无法分割的大件物品则被破坏抛弃。只有沉重的家具和书籍被装车带走,他们还趁机掳走了许多宫女充当军妓。大军在漫天大雪中,伴随着百姓的哭声,长驱直入长安。

抵达长安后,河间王司马颙重新册立羊后为皇后。他对成都王司马颖日益反感,干脆废除了他的皇太弟头衔,改立年仅十七岁的豫章王司马炽为皇太弟。

失去势力的成都王司马颖从河间王司马颙那里请求了一些兵力,返回洛阳防守。

公元304年12月,河间王司马颙成为宰相,掌握了晋朝的实权。

东海王司马越在老家重新崛起。

公元305年7月,以张方劫持晋惠帝为由,司马越联合兖州刺史苟晞等人起兵讨伐河间王司马颙。幽州都督王浚也派遣新招募的将领刘琨率领八百名精锐幽州骑兵前来支援。

在洛阳附近,成都王司马颖的将领石超迎战司马越的军队,双方激战半天未分胜负。这时,刘琨率领的幽州骑兵突然加入战斗。这些骑兵都是百里挑一的精兵,石超的部队无法抵挡,纷纷溃散。联军乘势追击石超的败军,石超趁乱逃脱。

然而,刘琨的幽州骑兵速度极快,清理完战场后,判断出石超的逃跑方向,迅速追击。不久便追上了石超,石超还未来得及反应便被斩杀。

第二天,刘琨再次进攻廪丘(今山东菏泽)。途中,他得知东海王司马越的军队和河间王司马颙的部队正在谯州(今河南开封)激战,便率领幽州突骑转向谯州,支援东海王司马越,并屡战屡胜。这时,王浚的鲜卑骑兵也跨过河北加入战斗,联军绕过闭门不出的成都王司马颖,直接驻扎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威胁长安,声势大振。

河间王司马颙惊慌失措,考虑到对方以张方挟持惠帝为借口进行攻击,决定以牺牲张方为条件寻求与东海王司马越和解。于是,他收买了张方的亲信,趁张方看信时将其杀害。

公元306年1月,河间王司马颙将张方的人头送给联军,未料对方拒绝和解。河间王司马颙的部队一听连最擅长作战的张方都被杀,立刻哗变。

联军以鲜卑骑兵为先锋,迅速攻入长安,河间王司马颙的部队纷纷溃散,不愿投降者被迫观张方的首级。短短数日,联军便攻下长安,河间王司马颙狼狈逃脱。

成都王司马颖听说河间王颙已经逃跑,他也开始无目的地逃亡。他先是向长安方向逃跑,但到了华阴时意识到这是一条死路,于是又转向南边,计划去新野。之后他又觉得这样不妥当,于是改变方向向北,想要投靠胡人。然而,在途中他被关卡逮住,被送回他曾经的根据地邺城,最终被迫自尽。

与此同时,鲜卑骑兵率先攻入长安,首领下令进行三天的大肆掠夺,导致两万多平民丧生。不论是官员还是逃难的百姓,都跑到终南山以摘橡子为生。直到东海王司马越抵达长安,抢掠才得以停止。随后,大臣们用牛车将晋惠帝接回洛阳(这辆牛车似乎是朝廷仅剩的交通工具)。

此时的京城已经满目疮痍,皇宫内杂草丛生,小朝廷只能在破旧的瓦屋中重建。

幸运的是,羊后并没有在这动荡中丧命,她重新被立为皇后。

河间王司马颙逃到太白山后一直不敢露面,直到听到路边百姓传言朝廷要赦免他,还要任命他为司徒。他以为真有这样的好事,便急忙现身,结果被早已埋伏好的士兵杀掉。

至此,历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宣告结束。

0 阅读:9

雁玉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