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子玉
刘邦集团是以一个区域性军事集团通过武力夺取了对于天下的主导权,在关东之地与朝廷粘性不强且诸侯林立的情况下,刘邦要想维持其对天下的主导权,就必须维持其军事优势,而要维持其军事优势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其根据地关中建都,发展军功政治。同时,建都关中还可以证明汉帝国的合法性,更好的兼顾北方边防,同时享受关中的经济红利,一举多得。
在垓下灭掉项羽并建立大汉帝国之后刘邦是准备将国都设在洛阳的,一是因为洛阳离其腹心丰沛故旧的老家和封地近,最重要的是,刘邦想像周朝时一样以洛阳为中心,控驭天下。
这一点,从他和娄敬的对话中就能看出来。娄敬见到刘邦之后第一句话就问:“陛下都洛阳,岂与周室比隆哉?”答曰:“然。”
可见,在刘邦的认知中,汉帝国此时已经创业成功,可以像周朝一样以洛阳为中心指挥整个天下的运转。
但实际上,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大汉帝国只是创业的开始,因为,灭掉西楚国之后,刘邦只是完成了霸业,将项羽对于天下诸侯的主导权转移到了自己手里,本质上,刘邦和项羽一样,只是盟主的角色,大家为了区别刘邦和诸王的关系,才联名将汉王的地位升级,拥护其为皇帝。
也就是说,此时刘邦集团的政治权限并没有打破区域性的特点,刘邦所拥有的只是对于天下诸侯的政治主导权,而非控制权。
既然只是单纯拥有对诸侯的政治主导权,那么刘邦想维持皇权的威势就必须维持其军事优势,而维持军事优势的最好办法就是定都于其大本营关中。
众所周知,刘邦打天下是以关中为根据地通过持久战才打败了项羽,拿到了对于天下的主导权,关中已经成为其政治、军事大本营。如果刘邦离开关中,那么关中的军事功能就会稀释,刘邦就会逐渐丧失对于诸侯的主导权,更不能灵活的指挥关中军事来控驭天下。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建都关中,将政治和军事融合,维持自身的军事优势,如此才能始终保证诸侯对皇权的臣服。
当然,西汉初年之所以实行郡国体制一是因为刘邦创业的特殊性,其和诸侯属于合作关系,所以就必须维持分封,最重要的是,天下还没有从战国时代列国并存的历史惯性中走出来,为了完成过渡,刘邦也有必要在关东实行分封。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六国贵族能够起来灭亡大秦,也同样可以如此对待大汉,这个时候,刘邦最好的办法就是建都关中,以关中的军事优势常态化威慑关东,维持稳定。
而此时的关东和关中也是有质的区别的:关东的六国贵族依然存在,而关中的旧势力却基本被项羽归零,关中已经完全植入了刘邦集团的基因。

刘邦集团已经与秦地深度融合 图源/剧照
这个时候,刘邦建都关中就可以常态化以武力优势威慑关东,即使发生特殊情况,刘邦还可以维持割据关中的格局,在机会合适的时候再出关打下关东,后来,刘邦屡屡出关平叛其实就是如此模式。
对于关中的军事优势,娄敬就对刘邦讲得非常清楚:“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关中的地利不仅可以极大降低防御成本,且动员潜力极大,建都关中,刘邦进可威慑诸侯,退可维持关中的独立性。
所以,我们就可以下这样的结论:长安首先是刘邦汉国的国都,其次才是汉帝国的国都,而其作为汉国国都的属性最初是大于作为帝国国都功能的。
这是由西汉初年的特殊情况所决定的。
当然,军事是需要以经济为支撑的,而关中的经济在当时本来就是处于领跑地位的:秦以关中的强大经济实力完成了蚕食、兼并六国的大业;刘邦以关中为根据地耗死了项羽。
关中的经济优势用娄敬的话来说就是:“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
张良对于关中的评价也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属于军事优势和经济优势的完美统一。
那么,刘邦定都关中就可以凭借关中的经济优势始终维持其军事优势,进而维持其对于诸侯的政治主导权。
也就是说,政治优势正是来自于经济和军事优势的合力,刘邦将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进行统一,其皇权只会更稳固,这就是其后来为什么能够顺利平定关东之乱的核心原因。
更重要的是,汉朝定都关中还可以兼顾守边功能。对于匈奴对大汉的威胁程度,娄敬的一句话讲得就非常明白:“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去长安近者七百里,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

汉初帝国面临着巨大的边防危机 图源/剧照
那么,西汉建都关中就可以兼顾守边的功能,而且,皇权还可以直接掌控边防精锐,一举两得。
最重要的是,刘邦建都关中还可以证明其合法性,这个合法性包括王权的和皇权的。对于王权,刘邦的汉王虽然来自项羽的分封,但其王于关中的合法性却是来自楚怀王和诸侯“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如此,刘邦建都关中首先是对其王权的稳定。
其次,秦始皇开创了大一统的帝国模式,刘邦此时虽然实质上相当于盟主的角色,但只要其定都关中就可以继承始皇的法统,继承大秦一统的体制,天然具备控驭天下的合法性。
如此,刘邦削藩也具备了法理,因为,要想继承大秦当年的郡县体制就必须得消灭关东诸侯。
总之,定都关中当时可以同时解决刘邦所面临的所有政治、军事和经济问题。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刘邦当时的身份比重还是更多侧重于汉王的身份,只是阶段性取得了霸权,所以其就不能离开关中的根据地。
西汉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控驭全天下的帝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直到汉武帝时期,这个目标才实现。
如此我们就可以对汉初的政治进行总结:高帝至汉武帝即位,汉朝属于以汉为盟主的联合帝国;武帝及武帝之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皇权控制全天下的帝国。
而这个过渡阶段,必须要定都关中才能完成。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