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吃这个面最养人!三伏天这样吃气血通全身暖 3样便宜菜养出健康胃
玻璃碗里舀半勺香油,手指捏起葱花往里一撒。阳光正好斜照在料理台上,砂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的热气裹着小麦香撞进鼻腔。这是张家阿婆用了四十年的养胃方子,我吃过三次就忘不了那个熨帖劲儿。
食材准备得讲究菜场里挑中青辣椒要摸叶梗,挑硬挺的带白霜的。火腿选肥瘦三七开的梅林牌罐装火腿最香,偷懒买超市现成的切片火腿也行。重点在洋葱得挑紫皮紧实的,这种炒出来的葱香能勾住酱汁。
鸡蛋要看晃起来没水声的,老家带来的土鸡蛋一个个擦得发亮。这时节的土鸡蛋黄颜色正,疏通气血最是好。半下午剥开个现煮的土鸡蛋,橘红的蛋黄淌着油,光看着就觉得浑身舒坦。
灶火旺起来铁锅在燃气灶上烧到发白,倒油别心疼,热油断生才不腻。鸡蛋得用筷子快搅成桂花碎,油温把控住六成热。这时候炒出来的鸡蛋碎裹汁最有嚼劲,正好能消化老人小孩的脾胃。
炸完鸡蛋的油别倒,洋葱圈下锅要贴着锅底转圈滑。紫皮洋葱的硫化物这个时候全给逼出来,厨房里的味道能香得邻居探头问。加两片老姜进去,说是寒湿天里最养阳气的吃法。

调酱有门道老辈人拌面讲究酱要稠得挂筷。黄豆酱要买六月鲜的,豆瓣酱挑郫县产的手工酱。倒调料真不能将就,蚝油得挤三下瓶底才够味。水淀粉别用生粉勾芡,抓把剩饭熬的米汤最养人。
青红辣椒切菱形片时辣味刚好不上头,扔进锅里要听见刺啦响。这时候火腿片滑进去油光发亮,鸡蛋碎吸满酱汁变得鼓胀。砂锅里煨着的面条正好煮到八分熟,边沿微微透明最好挂汁。
上桌趁热拌装面用粗陶碗不烫手,浇头得要铺满碗口才够劲。第一口先嗦面条,酱汁带着火腿咸香从嗓子眼滑进胃袋。再咬到脆生生的洋葱粒,混着土鸡蛋的嫩滑满口生香。花椒油这时候才开始在舌尖打转,倒春寒的湿气都从毛孔往外冒。
案板上剩的洋葱根别扔,泡蜂蜜水第二天早晨喝最败火。盛过酱汁的碗添半碗开水晃晃,就着锅巴喝下去连洗碗水都有滋有味。
北方人耍着筷子拌面,南方人端碗喝面汤。这吃法不挑地域不认生,灶王爷闻了都惦记。三伏天头天试过这碗面,后脖颈冒汗的畅快感能顶一天。要说有什么不足,就是得提醒自个儿别吃太快,胃暖得太急容易打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