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移居美洲始于何时?
不考虑传说中殷商遗民逃亡美洲的传说,以目前已确证的史实及有关研究成果,在16、17世纪之交我国明代末期,已经有大批华人移居美洲了。
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是地球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到十七世纪初西班牙殖民地已经遍及欧亚非美各大洲,当时,西班牙菹民者先后侵占墨西哥和菲律宾,并开辟了菲、墨之间横渡太平洋的贸易航路,西班牙大帆船的太平洋航行成为财富的象征,迅速发展的丝绸贸易吸引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到菲律宾侨居经商或做工。
1、生活所迫跨洋过海
多年的史家研究证明:除了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外,中国人先于哥伦布最早到达美洲,至少在哥伦布之前,美洲和中国之间可能已经有了文化或其他某些方面断断续续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并不密切,应该更多是从亚洲大陆单向来到美洲,而没有互相之间的密切交往,因此在中国方面从来不知道太平洋以东还有一块大陆,1600年以后的明朝文字记录中才开始出现阿美利加洲的明确记载——利玛窦的《山海舆地全图》最早介绍了美洲的地理位置。
但是在这地图成型之前,已经有中国人去了美洲,踏上了美洲的土地。西班牙的马尼拉殖民地政府档案记录,1586年已经有三个闽南籍华商搭乘西班牙大帆船,跨过太平洋到达墨西哥西海岸的阿卡普尔科港。这是中国人最早到达美洲的官方明确记载,我相信在这之前一定有其他中国人先行一步到了美洲大陆。
利玛窦的《山海舆地全图》
中国人成规模地移民美洲,还是得从明朝晚期开始。
大约16世纪末和17世纪前半期, 即我国明清之际,已有一些中国商人、工匠、水手`仆役等沿着当时开辟的中国—菲律宾一墨西哥之间的太平洋贸易航路,到达墨西 哥和秘鲁侨居经商或做工。由于他们是经由马尼拉转去美洲的, 因而被称为“马尼拉华人”。
明朝政府一度放宽“海禁“政策-“月港开海”,菲律宾群岛的西班牙殖民当局对中国海商一开始也是鼓励政策,因此从1580年起,中国商人侨居菲岛经商的逐渐增多。1585一1590年间,西班牙殖民当局又遣使到福建、广东招募华工,数以千计的中国木匠、泥瓦匠、铁匠、织工等各行业手工工人及农民陆续到菲岛侨居做工。
“华人既多诣吕宋,往往久住不归,名为压冬。聚居涧内为生活,渐至数万,间有削发长子孙者。”《明史》
所谓“涧内”,即马尼拉港东北郊的“帕里安区”,华人叫做“八连”,又称“丝市”,为殖民当局指定的华侨聚居区和贸易市场。1602年“涧内“华商已达8千人,店铺约400间。虽然西班牙殖民者搞了一次针对华人的马尼拉大屠杀,马尼拉华人一度被屠杀殆尽。但是无奈明朝政府庸碌无为无法保护本国商人,西班牙人又控制了海洋商路,中国商人不得不继续和他们做生意。所以到17世纪中叶,又增至2万人和1200间店铺,另有华人工匠和理发师各 200人。吕宋岛其他港口城镇也有一些“小帕里安区“。菲岛华侨人数从1586年的1万人增至1636年的3万人,至1749年达4万人。《明史》记载说 "闽人以其地近而富饶,商贩至者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
当时菲律宾殖民地直属西班牙美洲殖民政府的墨西哥“副王”管辖,派驻马尼拉一名总督和一位殖民军司令官,大约不到一千名西班牙人控制了整个菲律宾群岛。由于商业和其他职业上的关系,菲岛华侨与来自墨西哥的西班牙人长期接触,交往日增。有的在商务上搭伙,有的到西班牙殖民官吏、富商的家里作仆役,有的接受西班牙教士的传道劝说而改信天主教。当时马尼拉城所有的服务业都是华人经营,菲律宾殖民地是西班牙帝国的下金蛋的鸡,连经营最久的南美殖民地的收益都没有菲律宾高。
凡此种种关系,因此中国人搭乘“马尼拉大帆船” 赴墨西哥经商、务农、打工顺理成章。有些华商加入大帆船贸易而出现在阿卡普尔科的集市上。西班牙人也有时把自己雇佣的中国仆役和工匠带到墨西哥去。
马尼拉华人前往美洲最早的记录是在16世纪80年 代。当时的西班牙人曾记述1585年“对利润的渴求把中国商人带到了墨西哥。"(马尼拉的西班牙大主教给王室的报告)
1586年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者曾向王室政府提出禁止华人前往墨西哥和秘鲁的要求。这说明当时已有相当数量华人移入墨西哥和秘鲁。1629年起,马尼拉的西班牙商人(很多是犹太人)在墨西哥设立了一个常驻商务办事处,由8名代表组成,他们的助手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华人,帮助他们料理商务。现在墨西哥的历史档案中还有相关记录,只是这些华人大多数没有留下姓名,或者只有他们加入天主教后的西式教名。
而在中国方面,明朝政府完全不知道已经有自己的国人去了遥远的美洲大陆。因此,没有任何这些去往美洲的国民资料留下。
2、早期美洲华侨的生活状况
明朝后期的中国,长期的海禁已经完全废掉了中国的航海事业,中国的船只是没有相应技术和资料穿越太平洋去美洲的,环球航行更是要等到清朝晚期才去尝试。西班牙人、红毛荷兰人、葡萄牙人几乎垄断了各大洋的商路,因而明未清初的中国人都是搭乘西班牙人的大帆船去的美洲。
17世纪秘鲁史籍《利马日志》有关于华侨的记载,如1648年8月利马城华人杀死一名西班牙人。1656住在利马城塞尔卡多区的一名华人去世等。据现代史家根据西班牙史料估计,从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移入美洲的马尼拉华人大约有五、六千人。
为啥会有那么多华人跨过太平洋来美洲谋生?和前述菲岛西班牙殖民当局对华侨搞大屠杀有关,而且在17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西班牙人先后搞了5次屠杀,每次屠杀华侨达数万人,还一再驱逐华侨并规定移民限额不得超过6千人。
明清两朝官府对此不闻不问,因此不少华侨被迫回国或设法避往他处,有去台湾、越南会安等地的,其中就有一部分人搭乘马尼拉帆船转往美洲侨居谋生。
为什么菲律宾殖民当局要屠杀华人?因为菲律宾距离中国太近,华人去的太多,华人独特的传统文化抵制西班牙人的宗教文化,一旦受到迫害就揭竿而起,和西班牙人开战!这就直接威胁到了西班牙人对菲律宾的统治。如1575年为躲避中国官军围剿而流亡马尼拉的海盗林凤船队,猛烈攻击马尼拉的西班牙人据点,差一点就将西班牙的殖民政权扼杀在了摇篮之中。因此,菲律宾的西班牙人虽然赚钱全靠华人,但日夜提防着华人起事推翻他们。
而从16世纪后期起,西班牙人在美洲已由殖民征服阶段转入开发掠夺时期。在继续奴役土著印第安人的同时,急需补充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手,主要靠从非洲大量输入黑人奴隶,但是黑奴和印第安土著只能干粗活和农活。当时全世界范围都知道中国人都是能工巧匠,他们的精湛技艺吸引了西班牙殖民当局的注意。
因此,在16世纪末,西班牙王室下令允许华人工匠进入美洲,反正在遥远的美洲有什么事情发生,中国政府完全不了解也不会管。于是数以千计的中国工匠,包括织工、裁缝、木匠、泥瓦匠、铁匠、金银首饰匠以及理发师等,从马尼拉陆续转往美洲做工。据墨西哥城市政会历史档案的记载,1635年该城已有中国理发师经营的一些理发馆,而且占据了市中心最好的位置。他们手艺精湛、服务周到,西班牙人自己开的理发馆完全无法和中国人竞争。
西班牙人于是借口华人理发馆“带来了传染病”和不雇用西班牙人当学徒等理由,要求市政会采取强制性措施,将华人理发馆全部迁到市郊去,并限制数目不得超过12家。
墨西哥的克雷塔罗古城
许多中国工匠到了墨西哥、秘鲁之后,受雇于纺织工场或矿区,和印第安人、黑人、混血种 人一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17世纪,在墨西哥纺织中心克雷塔罗城的纺织工场中,就役使着为数几百的华工,他们的境遇“实质上和奴隶毫无区别”。
在墨西哥产银中心萨卡特卡斯矿区,同样有许多华工。根据史料记载,1646年在矿主弗朗西斯科·德埃斯科维多的两处矿井中就有华工和华人奴隶采银,遭受残酷奴役。有华工反抗后逃亡,西班牙殖民者四处搜索没有找到,认为多半是混入当地印第安人中去了。
此外,在16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者还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沿太平洋海岸一带役使华入工匠造船。西尔维奥·萨瓦拉在《殖民时期的美洲史》一书中写道:“马尼拉大帆船把很多东方奴隶运进美洲,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新西班牙(墨西哥)的各类工业和手工行业中劳动,或在西班牙殖民者家里从事家务劳动。”
如上所述:在墨西哥和秘鲁做工的中国工匠和仆役,一般都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歧视和虐待。中国人吃苦耐劳,但也不会坐以待毙,为了逃避苦难的境遇,不少华人从劳役场所逃亡,遁入墨西哥北部山区和秘鲁北方偏僻地区的印第安人村落中。
华人本来就和印第安人长得很像,又非常勤快能干,很快就融入了当地土著社会,和印第安人一齐干活生活,和谐相处。西班牙殖民者前来搜索时,根本找不到华人的影子,在他们面前都是黄皮肤的印第安人,只能作罢。
在墨西哥太平洋沿岸的马萨特兰、纳维达德和科利马等地,渐渐地也有华人的踪迹,多半是逃脱奴役境地的自由华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他们已在这一带定居下来,和印第安人混居形成了一些华人为主的社区。19世纪中叶以后,当大批华工从中国移入美洲时,马萨特兰港于1852年也装运了一船墨西哥华人到达旧金山,参加开采加利福尼亚发现的金矿。这批华人就是马尼拉帆船贸易时代旅墨华人和土著印第安人联姻的后裔。
在秘鲁,“直到1866年,秘鲁北部有些地方的华人仍沿用中国语言,按中国人的传统方式生活脊。"这些华入也是当年旅秘华人的后代。
19世纪的加尼福尼亚华工们
3、早期华侨的影响
前面提到由于当时中国丝绸、瓷器等商品经马尼拉中转畅销美洲市场,马尼拉华商有些人就自己携带这些中国货物,设法搭乘“马尼拉大帆船”航渡太平洋,到墨西哥阿卡普尔科港参加盛大的集市贸易,直接以丝、瓷易银,获利甚厚,由于营业兴旺,有些华商便留在美洲经商,在阿卡普尔科、墨西哥城、秘鲁的利马、古巴的哈瓦那等地,都有他们侨居的足迹。
这些中国富商和苦力工匠不同,具有一定的地位。据西班牙史书记载: “甚至在16世纪,墨 西哥城即有了美洲最早的唐人街。阿卡普尔科由于华商活跃于市,1697年又由华人组成该市自卫民团3个连队中的一个,因而被称为“唐人城”。
1700年左右,在利马繁华的商业区,华商和法国、意大利、德国、希腊、爱尔兰、英国、印度等国商人一样开设店铺营业。还有些华商甚至“带着珍奇的货物,不但到了西班牙,而且又前往更遥远的国度。”——史料说有华商甚至去了欧洲尝试做买卖。
而这一切,明清官府根本不知道,也不关心。
明清之际踏上美洲土地的华人,无疑是对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是那个时代中国人中走得最远的群体,虽然商人工匠不被传统中国文化重视,但他们还是把中国古代文明直接带进了美洲,促进了两地人民的交流,为美洲文明的发展带来了多样性的影响。这些苦力和商人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那些传统的儒生文士。
一些华商自己携带中国货物到美洲贸易,然后留在当地继续组织货源进行长期经营,更多的华人工匠和仆役在美洲从事各行各业的生产劳动。这不仅是经济商业活动,也促进那里土著印第安人与中国人之间的生产经验与技术的交流,而且直接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与风尚。
墨西哥、秘鲁、和中美洲一些地方,包括房屋建筑、家居设置、室内装饰、饮食起居、游艺玩耍以及节日娱乐等等,不同程度地都吸收了某些中国民间传统的风格与特色,有的印第安人自己的传统完全融合一体,已经搞不清是哪种文化传统最先出现了。
清朝光绪十一年(1885年),张荫桓被慈禧太后赏识,授三品卿衔,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被任命为特派出使美国、秘鲁、西班牙三国大臣,侨居华盛顿三年之久。他办理华工被害案获得赔偿,对美洲及欧洲社会进行了全面考察。回国后进呈反映出使记录的《三洲日记》,被任命为总理衙门大臣,兼户部侍郎,赏加尚书衔,从此一身兼负外交、财政两大重任,成为清廷重要大臣之一。
张荫桓
张荫桓的《三洲日记》记载说: “闻金山华商言,墨西哥都城房屋有类华式者,似华人之经商于墨,古亦有之。”他在墨西哥亲眼所见,华人把扎制风筝和灯笼的方法教给当地人,很快得到广泛流传。直到现在,墨西哥各地仿制的风筝造型始终保持着鸟、虫这些中国传统的形象。当地的许多珠宝首饰和牙雕精品是由侨居的华人工匠制作的。天主教神甫穿的用中国丝绸缝制的法衣,也几乎都出自中国裁缝之手。
鞭炮和礼花最初系由中国进口,很快成为节庆日最受当地人民欢迎的物品,后来由于需要量大,主要由华人工匠就地制造。西班牙人埃斯杜阿尔多·努涅斯曾描绘当时秘鲁城乡节日盛况说:“中国专家的到来使燃放礼花之举更加广泛并得到推动。”
西班牙史料记载:1656年在利马市一次民间节日的庆典上,当夜空中突然呈现“七头蛇"烟花的时候,激起利马市民一片欢呼......实际上应该就是龙形图案的烟花,西班牙人搞不清楚所以就说是“七头蛇”。
16世纪在墨西哥城华商创建的美洲第一条唐人街,和1635年以前华人开设的墨西哥城理发馆及其他商店,是目前所知最早出现于美洲的中国侨民聚居区及其所经营的店铺。这些先人所创造的东西,现在已经没有什么遗迹可寻了,但是华人走遍五洲四海的精神永存:地球上凡是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中国人!没有阳光的地方,中国人也会创造出生活的阳光!
参考书:《美洲华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