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李渊的出身、仕宦、掌权、称帝历程

伯虎 2021-03-23 14:41:42

晋隆安四年,后凉天玺二年(400年),凉州大姓子弟、自称陇西李氏后裔的敦煌郡效谷县令李暠被地方豪强推举为冠军大将军、沙州刺史、凉公、敦煌太守。李氏家族自此开始割据凉州西部、并扩张势力。李暠所建立的政权史称西凉。

李暠建西凉后,劝课农桑、,法宽简、寓兵于农,大力发展屯田,凉州西部因连年战乱而遭到严重破坏的经济,得以不断恢复和发展。晋义熙元年(405年),李暠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秦凉二州牧,改年号建初,并遣使者前往建康(今江苏南京)谒见晋安帝,以晋臣自居。当年十月,西凉将国都自敦煌迁往酒泉。

晋义熙十三年,西凉建初十三年(417年)正月,李暠病重,留遗诏传位于太子李歆。二月,李暠去世,李歆继位,追谥父亲为凉武昭王。李歆治国过于严厉,又喜欢修造宫殿,西凉国力消耗过度,对抗死敌北凉逐渐显露颓势。

宋永初元年,西凉嘉兴四年(420年)九月,和西凉纠缠争斗多年的北凉趁李歆治国刑罚繁重、人民困苦、西凉国力逐渐衰弱之时准备击灭西凉。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先散布假消息,谎称北凉将出征西秦,暗地里将军队偷偷调回,埋伏在和西凉交界的地方。北凉虚构防卫空虚的假象果然让西凉上当,李歆得知假消息后不顾其母及诸臣的劝诫,率西凉主力大军三万出征北凉。

就在西凉军进入北凉境内后不久,北凉就在怀城、蓼泉两地接连设伏,大破西凉军。李歆本人也在蓼泉阵亡,西凉军溃散四逃,北凉军则乘胜攻向西凉都城酒泉,一举破城。西凉残部在李歆弟李恂的带领下败退回敦煌,李恂自称冠军将军、凉州刺史,改元永建,勉力维持西凉残局。

宋永初二年,西凉永建二年(421年),北凉国主沮渠蒙逊再次发兵攻击敦煌,李恂闭城坚守不出,北凉军于是引河水灌城,敦煌城墙崩坍。李恂不能坚持下去,于是向北凉乞降,北凉不受,李恂无路可走,在绝望中自杀,敦煌也被北凉攻破,西凉至此灭亡。

李歆第三子李重耳,在敦煌破城之时趁乱逃出,之后辗转各地,最后投奔了新兴的北魏。在北魏李重耳受到太武帝拓跋焘重用,先后任北魏恒农太守、安南将军、豫州刺史等职。到李重耳之子李熙的时候,被任命为北魏武川镇金门镇将,从此李家就长居于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

李熙之子李天赐,任北魏邢州任县新市疃疃主。李天赐之子李虎,少有大志,精通弓马骑射,长大成人后依照家族的传统从军,加入了北魏大将、太保贺拔岳的麾下,以骑将的身份先后参与平定叛臣元颢之乱、镇压六镇流民起义等作战,屡建功勋,被北魏封爵晋寿县开国子、赐官宁朔将军、屯骑校尉,驻守陇西重镇。富贵还乡(李虎是李暠后裔,李暠自称陇西李氏后代,汉飞将军李广后人、李广即陇西成纪人)不久后,李虎再升迁为北魏东雍州刺史、左军大都督,受贺拔岳器重,管理贺拔岳所部内外诸军事。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被秦州刺史侯莫陈悦杀害。李虎闻讯后前往荆州劝贺拔岳之兄贺拔胜出面接收贺拔岳所部,没有达成目后李虎辗转返回来到洛阳。北魏孝武帝得知李虎前来后十分欣喜,授其为为卫将军,让他前往关中,与已经统帅贺拔岳旧部的宇文泰会合,协助自己经营关中。

此后,在错综复杂的局面下,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宇文泰任西魏大丞相、柱国、安定公,成为西魏实际统治者。李虎受宇文泰节制,为西魏多次出战,积勋赫赫,先后任西魏骁骑将军、仪同三司、左仆射、太尉,成为西魏的顶级勋贵武将。

西魏大统三年(537年),李虎被西魏文帝赐姓大野氏,册封为陇西郡公,和安定公宇文泰、广陵王元欣、赵郡公李弼、河内郡公独孤信、南阳郡公赵贵、常山郡公于谨、彭城郡公侯莫陈崇一起,以“辅佐之功”名义加授“柱国”,成为西魏最高军事长官之一。后世赫赫有名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八柱国”,大多来源于此,以及他们的下属。

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西魏柱国、陇西郡公李虎去世,第三子李昞承袭了柱国、陇西郡公的官职爵位(李虎的长子李延伯、次子李真都在之前的征战中阵亡在战场上。)

李昞在西魏先后担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侍中等职。并迎娶了河内公独孤信(八柱国之一)的第四女为嫡妻。而独孤信的长女嫁给了八柱国之首、西魏实际统治者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日后的北周明帝)、七女嫁给了十二大将军之一杨忠的嫡子杨坚(日后的隋文帝),因此,李氏家族和宇文氏家族、杨氏家族关系极为紧密,这也是李昞及李氏家族在之后的朝代更替中始终权势不坠、高居庙堂最重要的原因所在。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月,西魏实际统治者宇文泰病逝于北巡途中。十二月,宇文泰之侄宇文护威逼西魏恭帝禅位给宇文泰的嫡子宇文觉,北周立国。而陇西郡公李昞因为嫡妻独孤氏的缘故,成为北周外戚,此后出任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少保、都督同华等八州军事。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孝闵帝追念当年元勋们追随太祖(宇文泰被追尊为北周太祖)历经战阵、扶保国家的功劳,于是将当年的六柱国都追赠为国公(宇文泰除外、而元欣因为是西魏皇室也除外),已经去世多年的陇西郡公李虎被追赠为唐国公,谥号“襄”。

北周保定四年(564年),陇西郡公李昞以唐国公李虎嗣子的身份,晋封唐国公,父兄们拼死搏杀、功业赫赫,才让李昞得以获取回报,承袭了凝聚着家族莫大荣耀的唐国公爵位。

北周天和元年(566年)十一月二十四,唐国公李昞的嫡妻独孤氏在长安唐国公府邸为丈夫生下了他的第四个儿子,这也是李昞的嫡子。李昞大喜过望,为这个儿子取名“渊”,寄希望其长大成人后能够如深渊之水一般品性深厚、心思缜密,继续发扬并壮大陇西李氏一门的功勋和荣光。

北周建德元年(572年),第二代唐国公李昞在长安去世,李昞的长子李澄、三子李洪早于他之前就离世了,也没有留下子嗣,他的次子李湛虽然在世,但因为不肖或者庶出的原因也没能够承袭爵位。唐国公的爵位最后落在了李昞的第四子、时年八岁(实际刚满六岁)的李渊身上。这样,年幼的李渊继承唐国公爵位,成为第三代唐国公。

隋开皇元年(581年)北周大丞相、随国公杨坚代周自立,废黜了自己的外孙北周静帝,登基称帝,建立隋朝,杨坚即隋文帝。十六岁的唐国公李渊因为是隋文帝外甥的缘故(文帝独孤氏皇后是李渊姨母)而被文帝的格外亲近器重,弱冠之年就担任了千牛备身(皇帝禁卫侍从官),成年后历任谯州(安徽亳县)、岐州(陕西凤翔)、陇州(陕西陇县)刺史。大业元年 (605年),隋炀帝杨广继位后,李渊被表弟杨广召入朝为官,任隋殿内少监、卫尉少卿等职。

隋大业十三年(617年),第三代唐国公李渊就任太原留守、晋阳宫监时,见隋朝统治行将崩溃、天下大乱局面不可逆转,于是携家族三代所积蓄的实力,以五十二岁的年纪于晋阳起兵,号称“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之后李渊自晋阳迅速南下,攻克长安及关中各地,正式参与到争夺天下的行列中。

唐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在长安登基称帝,建立了唐朝。这也是后世光耀千秋的大唐帝国,李渊就是大唐的开国皇帝——唐高祖。

在此后的统一战争中,唐军一步步扫平四方,消灭各地割据势力,历时十年之久最终统一天下,陇西李氏也成为中原万里江山的新主宰者。

李渊登基后,追念祖先的功德和为李氏家族奠定煌煌基业的功劳,于武德元年(618年)六月追尊高祖李熙为大唐始祖、“宣简公”,追尊曾祖李天赐为“陇西懿王”,追尊祖父李虎为太祖景皇帝,将其位于三原(陕西三原)的墓地升级为永康陵,追尊父亲李昞为世祖元皇帝,扩建李昞位于咸阳郊外的墓地为兴宁陵。

根据陇西李氏的家族渊源和历史发展,可以得出结论:唐高祖李渊祖籍陇西成纪(汉时旧址在甘肃静宁,唐时旧址在甘肃秦安)、直系祖先出自凉州敦煌(今甘肃敦煌)、五世祖仕北魏后迁居代北武川(内蒙古武川)、祖父从军征战建功立业成为西魏顶级勋贵后定居长安(陕西西安)。至此三代都居住于长安,李渊本人也是在长安出生。李渊是不折不扣的关顶级陇贵族出身,家族势力庞大、人脉盘根错节,这也是他日后能够举兵夺取天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而李渊的后世为人评价,因为一场“玄武门之变”,以及他那个日后大放异彩的“天可汗”二儿子唐太宗李世民的缘故,导致在历代开国皇帝中评价不高,甚至还有“懦弱、昏庸、优柔寡断”的评语。但是这些都是后人因事成败而论,并不是历史上李渊真实的面目,这都是因为他的继承人把李渊建立大唐的功绩以精心设计过的计策加以掩盖和削弱了的原因。

李渊作为开国之君,在乱世中能够脱颖而出、讨平群雄,建立大帝国,即使有如同后世渲染的“秦王鼎力协助”之原因,那也不能代表李渊本人就毫无功绩可言。在修改过的《新唐书》、《旧唐书》中,李渊为人仁慈宽厚、兼具雄心、倜傥豁达、遇事无断制的品行特点依旧存留着不少的孑遗。可以说如果没有后来的那些父子反目、骨肉相残的事情,大唐按照正常进程走下去的话,李渊将会以一个治国老成持重、处理政务宽厚包容、对待子女慈祥和蔼的仁德长者面目出现,而不是后世所描绘的“昏聩、贪鄙、爱听枕边风”的糟老头子形象。

贞观九年(635年)五月,已经退位九年的大唐开国皇帝李渊病逝,儿子唐太宗李世民先给父亲上谥号太武皇帝,又改谥号神尧皇帝,奉庙号高祖。后世子孙累谥之下,李渊最终谥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八岁承袭唐国公,十六岁入仕千牛备身、五十二岁起兵争夺天下,亲手建立了大唐王朝。六十一岁时诸子纷争,酿成兄弟相残悲剧,因此被迫退位,在儿子的奉养和软禁中足不出户,成为大唐贞观盛世的衬托者,最终在七十岁时于默默无闻、稍显落寞中走完了一生。李渊人生的结局谈不上多么幸福快乐,但对比他的姨夫和表弟的遭遇,李渊已经足够幸运了,安度晚年,生活无忧。李渊失去皇位后的生活总算是以平和安定而告终,这也是对他仁厚宽广性格的最好回报。

4 阅读:661

评论列表

Jacky Cheung

Jacky Cheung

5
2021-06-30 08:42

没记错的话,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是同宗族的,两家的先祖是亲兄弟,只不过后来赵郡李氏这边发扬光大了,因为出了个武安君李牧,和他的孙子,汉朝初年一代名谋李左车。整个汉朝时期,赵郡李氏只是算一般的世家大族,和弘农杨氏,汝南袁氏两支大佬家族比不了,但到了魏晋时期,赵郡李氏发扬光大,后来成为了山东(太行山以东)的豪族了。

a-du 回复 12-07 07:32
秦国李信出自陇西李氏,其父为陇西李氏始祖,而李信的曾爷爷就是李牧的爷爷。

Jacky Cheung 回复 a-du 12-08 00:54
所以说是同宗族的嘛,后来分了家

大山寨主

大山寨主

3
2022-11-05 13:37

学习了[点赞][点赞][点赞]

无恤

无恤

2
2021-03-24 21:20

先祖威武

伯虎

伯虎

专注于历史事件、人物探究,追寻鲜活的历史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