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曾经承诺,1995年将海参崴还给中国?为何至今俄国都没有归还

品茗谈文史 2024-07-12 19:11:37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在历史上,海参崴,也就是今天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曾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而中国历来坚持领土主权不容侵犯,所以苏联也答应于1995年向我国归还海参崴。

可是,时至今日,海参崴依然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个盛产海参的地方

说起海参崴的这个名字,也是挺有意思的。古时候,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依靠打渔为生,所以他们希望在这个海湾中能打捞更多的海参,而“崴”又有港湾的意思,所以才叫“海参崴”。

其实早在很久很久以前,海参崴就曾接受我国王朝的管辖。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是渤海率宾府的辖地。在元朝,这里被称为“永明城”。

可到了明朝,海参崴又改名字了,当时被叫作“海参喃”,是“东海卫”的一部分,由归奴儿干都司管辖。此外,明朝统治者还在此修建长城,以便抵御敌人的进犯。

后来在清朝统治时期,才叫“海参崴”,之后就开始由吉林将军管辖。

讲到这里,海参崴是我国固有的领土这一事实也就不需要任何地辩驳了。那么,我国好好的领土,怎么就最后跑到了俄国的手里呢?

受尽屈辱,被迫割让领土

提起这个,就得聊一聊我们那无能的清政府了!自恃是“天朝上国”的清政府骄傲自大,根本不把发展起来的西方国家看在眼里。在西方国家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最后以战败告终。然而这次战争,却让西方国家吃到了很大的甜头。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可不是白说的。为了在我国身上得到更多利益,西方列强又随之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中国与俄国签订了两个条约。

《瑷珲条约》中规定,海参崴是由中俄两国共同管理的。

后来在签订的《北京条约》中,清政府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的地区,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其中就有海参崴。

这也就说明,海参崴从此以后就只单独接受俄国的管辖了。

其实,清政府也算自作自受。一开始,因为海参崴的地理位置太偏僻了,根本没有几个人在这里居住。所以,清政府就开始逐渐放松对海参崴的管辖,这也让俄国有了可乘之机。

所以俄国就说:“你不要,我要。”

就这样,海参崴就脱离了祖国的怀抱。失去部分领土的中国人很是痛心,可是打也打不过骂也骂不过,只能任凭俄国处置。再加上此后一直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中国一直也没有将海参崴拿回来。

中国政府的不断尝试和努力

自从海参崴被划入俄国后,就又被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翻译过来就是,“征服东方”,这足以彰显俄国的狼子野心。

而且,聪明的俄国人很快就发现了此地的重要性,他们在这里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来建设这个港湾。

就在俄国“如火如荼”的建设时,我国一直在考虑让俄国归还海参崴的问题。毕竟,“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海参崴还是我国的固有领土!

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就想以谈判的手段和俄国协商,但是最后失败了。

二战后,国民政府想要拿回海参崴。但是在当时,战争后的世界一片萧条,都在提倡和平发展,我们也没办法强制收回。

此外,在抗战胜利后,中苏还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在这个条约中,苏联承诺在50年后将把海参崴归还给中国。

既然苏联都答应了,为什么又反悔呢?

苏联为什么没有兑现承诺呢?

其实,苏联也不是反悔。只是海参崴的归属问题涉及到了很多领域,例如当时国际格局的变动、中苏关系以及俄国在远东地区的考量,这些都会影响苏联对海参崴的判断。这可不像小时候过家家一样,还给你就是你的了。

因为当时,我国与苏联在一些事情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双方就有些不愉快。那么此时,如果我国提出要苏联归还海参崴,苏联当然也不会同意。

而且,在50年之后,苏联都已经解体了,虽然现在的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领土,但是苏联做出的承诺,为什么要俄罗斯去买单?

如今的俄罗斯,在总统的带领下,已经成为了新的世界强国之一。那么他们首先考虑的肯定是自己国家的利益。

而海参崴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它是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同时它也是连接亚洲和欧洲的一个重要枢纽,对俄罗斯来说,有着很强的政治意义。

此外,海参崴三面环水,而且作为一个港口,受海洋气候的影响,全年都不结冰。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使得海参崴成为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贸易港,帮助俄罗斯赚了不少钱!

所以,俄罗斯又怎么会把这个“香饽饽”归还给中国呢?

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发展,也许,海参崴将来会成为连接中俄的一个关键点,在促进中俄交流这一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

结语

在历史上,海参崴确实是我国的固有领土,但是苏联曾经的承诺也一直没有做到。时至今日,海参崴的归属问题已经发展成一个历史问题,这需要我们和俄罗斯一起协商解决。

而且作为一个具有5000多年文明的大国,我们都是以包容开放的心态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历史已经过去,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从中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开创属于我们未来的辉煌!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0

品茗谈文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