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13周年的日子。国庆节当天,身为特赦代表的杜聿明,受邀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国庆典礼。
期间,一位解放军司令员主动找到他打招呼,并问他:杜先生,还记得我吗?
杜聿明仔仔细细打量眼前人,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只好摇摇头说:“抱歉,我实在想不起来了。请问阁下是......”
解放军司令员爽朗一笑,拍拍他肩膀:“我就是你16年前被你手下枪毙的吴瑞林啊。”
吴瑞林。听到这个名字,杜聿明先是愣了一下,而后满脸惊诧:“你不是已经死了吗?”
杜聿明为何要这样说?两人在16年前,究竟有怎样的恩怨纠纷?
点个赞,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件事。
“枪毙”吴瑞林1946年,解放战争正式打响。作为蒋介石手下的一员干将,杜聿明率领几十万大军,直扑东北野战军而去。
1946年10月,国民党十万大军在辽南地区,围住了总人数仅有一万余人的“吴瘸子”所部。这个吴瘸子,正是在天安门上跟杜聿明打招呼的吴瑞林。
当时,吴瑞林明白战场形势不对,如果继续待在原地,不仅守不住城市,还会被对面包饺子。到时候,这一万多战士就会白白牺牲。为此,他坚持下令,要求部队立即撤退,仅留下少量队伍待在原地诱惑敌人。
但独立师政委林一山却并不认可这一观点。林一山认为,上级没有下达撤退命令,战士们就得坚守阵地,死也不能把根据地让给敌人。
吴瑞林并不认可这一方案,他将前线情况一五一十汇报给林一山,请求立即转移。
但即便看出部队有被包围的危险,林一山仍然迟迟下不了决心。艰难抉择后,仍然下达了“坚守阵地”的命令。
看到电报,吴瑞林气得直骂娘,要求向更上一级汇报,请求撤离。
林一山和上级联系,却发现电话线已经被炸毁,他们与组织失去了联系,无法得到准确命令。这种情况下,吴瑞林发了狠,对着林一山直接表态:必须撤离,还得早撤快撤,不能让一万多战士们全军覆没。放心,撤退责任我来担,将来有什么后果,我都可以承受!
见吴瑞林已经将话说到这份上,林一山也不好再阻拦,很快就配合他一块下达撤退命令。
大部队刚刚撤走,杜聿明的十万大军就打了过来。在此之前,他已经听说了吴瘸子的鼎鼎大名。这次出征,杜聿明信心满满,觉得一定可以抓到这个人。就算抓不到,也能击毙。
果不其然,部队的进攻相当顺利,吴瘸子所在指挥部火力、人员都严重不足,明显难以抵挡。杜聿明不知道自己打的只是殿后人员,还以为吴瘸子的主力被他拿捏住了。
与此同时,一封林一山发给吴瑞林的电报,也被国军破译。上面的内容,是两人前期争执内容。林一山要求吴瑞林坚决守城,不准撤退。
杜聿明当然不知道,这两人其实已经达成一致要撤退,还以为这份电报才是部队最终决议。所以,他向部队下达了悬赏命令:“活捉吴瑞林,奖励黄金三百两。砍下吴瑞林人头的人,奖励黄金二百两。打死吴瑞林,奖励黄金一百两。”
如此高的金额,让国民党前线部队各个抢破了头,都想拿吴瑞林去领赏。
很快,殿后部队成功完成掩护大部队撤离任务,自身也撤出了包围圈。原本吴瑞林镇守的根据地,成了杜聿明的地盘。
打下此地后,杜聿明就一直在等着关于吴瑞林的消息。但左等右等,就是不见有人汇报。最终,他一厢情愿的认为,吴瑞林肯定是被战场上的子弹火炮打中,活不见人死不见尸了。于是,高高兴兴发布通告,表示自己已经吃下吴瑞林部主力,并击毙“匪首”吴瘸子。
1962年国庆典礼上,一名解放军司令员主动找到杜聿明:“我就是16年前被你‘击毙’的吴瑞林”。
在解放战争中,杜聿明对吴瑞林可谓抱着必杀之心。
这个出生于1915年,靠着在砖厂做工度日的平民百姓,加入共产党后,就表现出了相当高超的军事素养。
在革命最艰难的那段时间,吴瑞林辗转于四川多个地区,先后组建起十几个党支部,有力保证了红色浪潮在四川的发展。
1932年,蒋介石开始围剿中央苏区。红四军为避免正面交战,不得不撤入四川。当时,在四川负责接待的人员中,就有吴瑞林。解放巴中时,他更是冲在最前,充当红军部队的向导。
同一年,吴瑞林正式加入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那个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吴瑞林凭借一腔信念,先后与敌人战斗几十次,打退了四川军阀20多次进攻。其中一次,吴瑞林被敌人飞机炸伤,昏迷20多天才醒来。徐向前专程去看望他,并亲自交给他一只缴获的玉镯当路费,让他先回家好好养身体,养好了身子再革命。
但吴瑞林并没有耽误太多时间,仅仅休息了两天三夜后,就拖着受伤的身体,到处动员当地民众参加红军。最终,他不仅找到了红军大部队,还拉来了上千个年轻人。
如此优秀的表现,让她成了红四方面军大力培养的人才。而吴瑞林本身也没有辜负党的信任,在后来的抗日战争中,他始终冲锋在前。不管敌人用子弹火炮,还是毒气弹,他都从来没有退缩过。即便后来因为受伤瘸了一条腿,仍然冲在最前面。
因为这个独特的身体特征,敌人恶狠狠的给他起了个绰号,就叫“吴瘸子”。
那时候,吴瘸子的大名响彻大江南北,一听说他来了,敌人个个闻风丧胆。就连部队打着“吴瘸子带的兵”上战场,都会给敌人造成强烈心理压力。
抗日战争结束后,已经积累了赫赫战功的吴瑞林没有骄傲自满,转头又投入到解放战场上去。
这一次,他的敌人,从日本人变成了国民党,需要过招的对手,也换成了久负盛名的国民党将领杜聿明。
杜聿明当然也听说过吴瘸子的大名,所在在找到吴瑞林部队根据地后,才会不管不顾扑上来。后面给出那么高的悬赏价格,也足以体现他对吴瑞林的忌惮之心。当吴瑞林从战场上销声匿迹后,他迫不及待的宣布,“匪首”吴瘸子已经被击毙,试图以此鼓舞人心。
杜聿明
只可惜,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吴瑞林早已经来了个金蝉脱壳。不仅没有死,反而还在后来打出了更显赫的成绩。
城门相认1962年,解放军司令员主动找到杜聿明:“还认识我吗?我就是16年前被你部队击毙的吴瑞林”。
杜聿明没有机会看完整场解放战争,在淮海战役失败后,他就被我军俘虏,自此住进了功德林。
而作为我军悍将的吴瘸子吴瑞林,则跟着部队一路从东北打进关内,又一路南下,打遍大半个中国。
建国后没多久,抗美援朝战争又爆发了。此时,已经升任为42军军长的吴瑞林,率领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去三八线上打纸老虎。战斗中,他指挥42军与敌人激战13个昼夜,攻歼灭2700多名敌人,顺利完成阻击任务。
消息传到中央后,连毛主席都笑着说:“碰上我们的吴瘸子,联合国军就真的要变成瘸子喽。”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吴瑞林应征回国,有幸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
时间一晃就来到1962年。这一年,已经在功德林接受完改造的杜聿明,早就成了文史专员,在提供历史资料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优秀代表,他被邀请到天安门城楼上参加国庆庆典。
已经转到海军去的吴瑞林,在看到杜聿明后,不由得想起当年战场上的凶险,心中颇有几分感慨之意。主动上前向杜聿明打招呼:“你好,杜先生,还认得我吗?”
杜聿明仔仔细细看着吴瑞林,脑海不断翻腾,却怎么也没想起来这人是谁。于是只好十分抱歉的说:“抱歉,我实在想不起来了,请问阁下是......”
对此,吴瑞林没有生气,只是哈哈一笑:“我就是16年前,被你部队‘击毙’的吴瘸子啊。”
一听“吴瘸子”这三个字,杜聿明顿时回过神来,看着面前这人震惊万分:“你怎么还活着?”
随后,他将自己当年收到电报,以及打扫战场是并没有找到吴瑞林尸体的事情说了出来。
听完后,吴瑞林也有些心有余悸:“没想到你们那么快就破译了电报,幸好我们撤的快呦。”他将当初自己和林一山之间的争执,以及最后做出的决定一说,立马就解开了困扰杜聿明的谜团。
杜聿明看着面前这位谈笑风生,精神极佳的解放军司令员,一时感慨万千:“真没想到啊,你居然真的跑出去了。是我技不如人。”
随后,双方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此后多年,杜聿明始终坚守在自己岗位上,为国家整理历史文献做出了巨大的功绩。许多国民党内部的绝密情况,都由他娓娓道来,成了青史上,留与后人评说的内容。
1981年,杜聿明走完这峥嵘的一生,安稳离世。
吴瑞林同样在岗位上奋斗了一生。他积极贯彻中央决策,大力发展海军事业,并积极推动两岸统一,时刻防备国民党军反扑,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中,为保卫福建沿海做出了极大贡献。
1995年,这个为祖国奉献了一生的老革命家,走完了自己激情热血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