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啥啥不行,拉屎第一名"!男生总有那么多屎要拉,为啥啊?

不一样视角 2025-04-04 01:37:1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华消化杂志》2023年第43卷第5期,《中国健康人群肠道排便习惯调查》

2.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2年第42卷第3期,《性别差异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研究》

哎哟喂,上厕所也要论出个输赢,男人的屁股比女人的高级?凭啥他们动不动就说自己拉个屎都得半小时啊!

一天到晚往茅厕里一蹲,耗时比我们女同胞长出八条街,还美其名曰"蹲厕所冥想",你冥想个鬼!分明是蹲得腿发麻,手机都要玩出花儿来了!

男女解剖结构,肚子里的那些不同

男女在消化系统方面存在先天差异。男性的结肠平均长度比女性长5-10厘米,肠道容积也略大,能储存更多粪便。

男性盆腔更窄,肠道弯曲程度更大,粪便通过需要更多推动力,导致排便时间延长。

肌肉与脂肪分布也是关键。男性腹肌力量通常更强,但女性腹部和盆底脂肪分布更均匀,使排便更协调顺畅。

有些男性虽然腹肌发达,但排便过于用力,反而容易引发痔疮。

饮食习惯,吃进去的那些东西

男性平均每日摄入热量比女性高出25%-30%,粗纤维摄入量也高出20%以上。

简单道理,进去多,出来也多。男性代谢率更高,吃得多,产生的废物自然也多。

尤其那些嗜好大鱼大肉的男性,过量蛋白质不仅增加肠道产气,还产生更多代谢废物。

《黄帝内经》中有"食入于阴,长气于阳"的说法。

男性阳气偏盛,消化功能通常更强,但也更易产生内热,导致大便干结或量多。

肠道菌群里的小秘密

肚子里那几万亿细菌是排便大业的幕后功臣。

研究表明,男性肠道中拜菲德氏菌和瘤胃球菌数量较多,这两种菌能更有效分解纤维,产生更多气体和短链脂肪酸,增加粪便体积。

古人说"男气大"确实有科学依据。男性肠道产气能力比女性强,放屁频率平均高出30%-40%。

肠道气体增多刺激肠壁,排便次数和量自然增加。

荷尔蒙作怪,生理节奏不同步

女性排便习惯会随月经周期波动,因为黄体酮影响肠道蠕动。男性激素水平波动较小,肠道蠕动更稳定且强劲。

研究表明,睾酮水平与肠道运动能力呈正相关,促进肠道平滑肌收缩,使排便更彻底但费时更长。

中医认为,男性气机偏于刚强,下行之力较猛;女性气血偏于柔和缓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阳主动而升,阴主静而降"的论述解释了男性排便更为用力且时间更长的原因。

压力、工作与那些"如厕时间"

现代男性常视厕所为避风港。调查显示,74.3%的男性会在厕所内使用手机或阅读,而女性仅为51.7%。

厕所成为现代男性最后的"私人领地",这种心理需求延长了入厕时间。

排便会刺激迷走神经,产生愉悦感。

研究发现,男性排便后的愉悦感持续时间更长,使一些男性"恋恋不舍",不愿离开厕所。

中医视角:脾胃之别

《黄帝内经·素问》提到:"阳主动,阴主静;阳化气,阴成形"。

男性阳气偏盛,消化功能强但易生内热;女性阴血偏盛,气机运行相对缓和。

李时珍解释:"男子多气少血,女子多血少气"。这种体质差异导致男性气机运行更猛烈,脾胃消化之力强,废物也多。

男性的"阳明腑气"普遍较强,排便量大且频繁是阳气充足的表现。

解决麻烦的实用建议

如果你是"排便大师"或家中有这样的人,试试这些方法:

饮食调整:增加水溶性膳食纤维(燕麦、香蕉),减少动物蛋白质,每日饮水2000-2500毫升,软化粪便。

姿势调整:蹲厕比坐厕更符合人体结构。

使用坐厕时,垫高脚部使膝盖略高于髋部,形成类似蹲姿的角度。

中医调理:晨起一杯温水刺激胃结肠反射;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揉按足三里穴(膝盖下四横指,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戒掉厕所手机瘾:长时间如厕增加痔疮风险。

设置闹钟限制厕所时间,如10分钟提醒。

寻找其他减压方式:如冥想、短暂步行等,替代长时间如厕。

尾声

拉屎这事,看似私密,实则关乎健康。

过度吹嘘排便量大、时间长,不是值得炫耀的事,反而可能是身体警告或不良习惯的反映。

"男人蹲厕所像上班,女人上厕所像上坟"的调侃背后,是性别差异导致的生理现象,也反映了现代生活对自然功能的扭曲。

所谓"干啥啥不行,拉屎第一名",与其视为自豪,不如当作改变的起点。若拉屎如此"擅长",何不把这份专注力转移到生活其他领域,说不定会有更多惊喜等着你!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14
不一样视角

不一样视角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