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毛主席溘然长逝。
山河呜咽,举国悲痛。
老人家的身后事,也提上了日程。
但要如何去做?如何让人民群众永远都能看到他?这就成了一个难题。
保留遗体,其实并不符合毛主席的意愿。
毛主席是希望能够火葬的,早在1956年,为了节约土地资源、破除重敛厚葬的陋习,他是第一个在《倡议实行火葬》倡议书上签字的人。
可是一旦火化,后人就无法再瞻仰这位伟大领袖,这对于广大群众来说,无疑是一种深切的遗憾。
就毛主席遗体如何处理一事,华国锋等领导人迅速于中南海召开紧急会议。
经过集体讨论,政治局决定违背毛主席的意愿,一定要将他的遗体永久保留下来。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政治局常委的意见,也是广大老百姓的意见。
毛主席的遗体与他的思想一样,都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遗产,如果百年之后仍能瞻仰伟大领袖,这将是中华儿女的荣幸。
紧急会议之后,卫生部部长刘湘屏与医学博士徐静星夜奔驰,于凌晨4点多抵达中南海,与政治局共同商拟遗体处理方案。
徐静在检查遗体的时候,发现已开始有了腐化迹象,又紧急召集了相关专家开会,并让工作人员准备相关的药品与器械。
为争取时间,徐静一行人顾不上休息,在专家会议之后的几个小时里,对遗体内部进行了解剖,并注入防腐剂。
1976年9月11日,各项工作已毕,工作人员将遗体移入人民大会堂,并开启了所有的室内冷气设备,接受广大群众吊唁。
为给予遗体保存创造最好的条件,工作人员严格控制一切可能散发的热量。
比如,控制进入大会堂瞻仰群众的数量,让人们分批进入,防止室内温度过高。
比如,撤掉原先拟定的现场哀乐,因为乐器在吹奏的过程中,也可能会散发热量。
比如,将现场的灯光减少一半。
此外,徐静仍觉不够妥善,她要求将毛主席的遗体装入一个有机玻璃罩,并在罩内安装冷却系统,以减缓遗体的腐化速度。
追悼会结束,毛主席的遗体被迅速转移至代号“769”的工作室,进行药液浸泡处理。
与此同时,北京玻璃总厂与相关专家团队也在日以继夜地努力,赶制水晶棺,研究温度控制系统,终于使得毛主席的遗体得到完美保存。
遗体的保存问题已经解决,又该将其安置在何处呢?
为了纪念毛主席,许多人都提出过建议。
比如有人表示,应该找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为毛主席立一块洁白的石碑。
但这些建议很快遭到否定,因为毛主席的遗体是不可能下葬的,应该是要修建一座纪念堂,用以保存遗体,供人民群众瞻仰遗容。
1976年9月中旬,按照中央的指示,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陕西、辽宁、黑龙江等8个省市的许多建筑师、工人技师、美术工作者相聚北京。
这些人组成了“选址设计工作组”,研究毛主席遗体安置的选址与建筑设计方案。
设计组提出“水上日出”、“山顶红星”等方案,但多次选址、考察之后,都觉不甚理想。
什么叫“水上日出”呢?
设计组认为,毛主席南征北战,为了新中国辛劳一生,应该选一处风景幽美的地方,让他老人家安卧长眠。
这样的好地方,应该有着浩浩碧波,代表着毛主席波澜壮阔的一生。
这样的好地方,应该要能看到“水上日出”的绚丽景象。
当一轮红日渐渐跃出水面,就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东方红,太阳升”的歌词,这个方案与传唱了数十年的《东方红》情景交融。
于是,设计组成员们开始寻找合适的水域,中南海,昆明湖......
一水一水地考察下来,虽然有些地方很是合适,但设计组又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认为“水上日出”的方案不能完全表达出广大群众的心意。
什么叫“山顶红星”呢?
设计组认为,毛主席的伟大思想、伟大功绩是比崇山峻岳还要高的,应该选一处苍松翠柏的白云深处,让他老人家永卧于山花烂漫之间。
这样的好地方,应该要能看到漫天星辰。
当夜幕降临时,高高的天际上星光熠熠,毛主席就是那一颗永不陨落的红星,永远照耀着我们今后的无尽征程。
于是,设计组成员们开始寻找合适的山岳,香山、景山、玉泉山......
然而,经过了多次攀山考察之后,设计组仍是觉得这个“山顶红星”的方案不够理想。
就在选址方案、设计方案迟迟不定的时候,设计组的负责人顾明灵光一闪,向同志们提出了他的见解。
顾明觉得,之所以“水上日出”与“山顶红星”等方案不尽人意,是因为在设计上没能跳出“陵墓”概念,没能摆脱悲哀的调子。
基于这样的理解,顾明如此说道:“毛主席在《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中说: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烈士们牺牲之后,来到了月宫里,吴刚捧出桂花酒,嫦娥仙子舒袖起舞,这样的浪漫描写,体现出了无产阶级的大无畏生死观。”
因此顾明认为,在毛主席纪念堂的选址上,应该体现出人民群众对于革命烈士的无尽思念与崇敬,应该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毛主席永远与群众们在一起。
毛主席的伟大身躯,江河湖海容不下,三山五岳载不起,只有安卧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才是最为合适的。
在摒弃了“陵墓”的概念之后,纪念堂的选址与设计方案初步定下,即让毛主席与群众们永远在一起,也不使群众遭受攀山、涉水之苦。
1976年10月8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刊登决定,宣布“纪念堂建成之后,即将安放毛主席遗体的水晶棺移入堂内,让广大人民群众瞻仰遗容。”
既然已经定下了“与人民群众在一起”的基调,那么将毛主席纪念堂修建在天安门广场,就成为了绝大多数人都赞同的意见。
当然,也有人提出建在故宫午门,或是主张建在瀛台,但这些方案最终都被否了。
修建在故宫午门前面,就得将午门拆掉。
修建在瀛台也不好,因为瀛台在中南海里,在办公地点修建纪念堂显然不合适。
而天安门广场历史久远,自辽、金时代的古刹名寺所在,到元朝的丽正门,到明、清时代的广场,它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熊熊火炬,从这里燃起。
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铿锵之音,从这里发出。
自新中国成立之后,这里即成为了中国人民许多盛大集会之地,是人民群众进行政治活动的中心。
1976年11月6日,听取工作组的汇报后,中央作出决定:“毛主席纪念堂,建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
而具体的选址位置,又该如何确定呢?
当时共有3个方案。
其一,纪念堂紧靠纪念碑。
但显然,这样的设计不是很好,很容易将毛主席纪念堂与人民英雄纪念碑形成一个整体,从而失去了各自独立的政治含义。
其二,拆掉正阳门,于原址建立纪念堂。
这样的设计,使得纪念堂与天安门处于南北对称的位置,而人民英雄纪念碑恰似其中的“天平支点”,但如此一来,既要拆掉正阳门不说,纪念堂的南面还将承受巨大的交通干扰。
其三,纪念堂紧靠正阳门。
这个设计方案也很快被否掉,因为正阳门城楼高达42米,如果纪念堂紧贴着它,就有了“被压倒”的感觉。
在经过反复商讨之后,工作组决定保留正阳门,将纪念堂建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与正阳门的正中。
关于纪念堂的建筑形式,在当时也引起了许多争执。
设计小组的沈勃曾回忆道:“在当时,我们对毛主席极为怀念,也坚持认为,只有极其宏大的建筑才能体现出毛主席的伟大与崇高。”
在最初的规划上,大家给出的设计方案都是偏大。
可若建得太大,必然会与其他建筑不协调,使得广场失去了和谐美感,也会影响到群众们的瞻仰路线。
来自南京工学院的杨庭宝则提出了不一样的方案,他所提交的,是一份50米见方的建筑草图。
这个新颖思路,给了工作组很大的启示。
沈勃在结合众人意见的基础上,花了一整夜的时间,勾画出了纪念堂实施方案的草图。
最终建成的纪念堂,是一座长宽各105.5米的正方形建筑。
之所以建成正方形,是为了让人从广场的任何一个角度,都能将纪念堂看得比较完整。
纪念堂的高度,最终确定为33.6米。
如此高度,确保了人们在天安门城楼、金水桥畔看向纪念堂时,不会再从纪念堂的顶上看到正阳门城楼。
同时,纪念堂也能与总高37.94米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形成和谐美感,不会因过高而在视觉效果上“压住”纪念碑。
在朝向上,毛主席纪念堂选择正门朝北,这也打破了我国向来“坐北朝南”的习惯。
因此,当时也有人提出了疑问:“如果天安门广场进行群众集会,群众面向天安门而背向纪念堂,这会不会不太好呢?”
对于这个问题,工作组的赵鹏飞提出解决方案,他建议将纪念堂庭院的东西两侧向里收缩,使得两侧的广场面积扩大,一旦举行群众大会,纪念堂的四周就都会有群众环绕。
如此,既解决了背向问题,也更加凸显出“毛主席在群众当中”的建设初衷。
事实上,在纪念堂的各处细节,我们都能感受到设计者们对于伟大领袖、对于人民群众的热爱。
为了贯彻“方便群众瞻仰”的宗旨,工作组特意在入口至瞻仰厅之间,安排了一段较长的过厅和走道,目的是为了让刚刚进入室内的人,对于厅内光线有一个适应过程。
为了体现“毛主席永远活在人们心中”的思想,工作组在室内环境的安排上,也作了深入考究,竭力将室内设计成一间类似于日常生活的卧室。
不管是纪念堂外围的白色廊柱,又或是水晶棺基座的黑色花岗石,都体现出了庄严与肃穆。
所有的细节,都倾注着工作组对于毛主席的深切怀念与忠诚热爱。
1977年5月4日,仅仅用了6个月的时间,毛主席纪念堂正式竣工。
1977年8月18日,水晶棺运抵毛主席纪念堂,来自北京各个厂的64名年轻工人,喊着号子,协力将水晶棺抬进瞻仰大厅进行安装。
1977年8月20日凌晨,毛主席的遗体被安放到瞻仰大厅,水晶棺自动上升到可供瞻仰的位置。
1977年9月9日,在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时候,毛主席纪念堂举行落成典礼并对外开放。
在当天的毛主席纪念堂外,一位工作人员拍下了群众排队进入瞻仰大厅的场景:从纪念堂北门进入的群众,四人一排,队伍排到东南正阳门,又折返至人民英雄纪念碑,再绕着纪念碑折回正阳门,又再往北折返......长长的队伍,一直绵延至3公里开外看不到的地方。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样的队伍不仅绵延至今,也将会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