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时年70岁的戈塔巴雅·拉贾帕克萨申请放弃美国国籍,参选斯里兰卡总统。
同年11月16日,戈塔巴雅成功当选,成为斯里兰卡第8任总统。
执一国之牛耳,戈塔巴雅正式走向台前,为拉贾帕克萨家族在斯里兰卡的统治,再一次添砖加瓦。
多年以来,“政治豪门”拉贾帕克萨家族一直统治着斯里兰卡。
戈塔巴雅的父亲,曾任斯里兰卡国会副议长、农业土地部部长,是斯里兰卡自由党的重要创始人。
戈塔巴雅的几个兄弟——马欣达、查马尔、巴西尔,也一直活跃于斯里兰卡政坛。
马欣达曾是斯里兰卡第6任总统,查马尔曾是港口及民航部长,巴西尔曾是经济发展部长。
在戈塔巴雅上台之后,马欣达成为总理,巴西尔成为财政部长。
戈塔巴雅或许没有想到,自己接过最高权柄不到3年,斯里兰卡就已宣告破产。
天灾,人祸,将斯里兰卡长久以来的经济困局完全引爆,一发不可收拾。
斯里兰卡位于印度南边,是长得像个雪梨一样的小岛,国土面积6.5万平方公里,大抵等于10个上海,但人口仅为2200万,较之上海的2500万常住人口要少。
由于矿产匮乏,加上长期内战,斯里兰卡的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国民经济很是单一,向来以种植园经济为主,主要种植茶叶、橡胶、稻米、香蕉。
这其中,较为国人熟知的该是“锡兰红茶”,因为斯里兰卡以前也叫“锡兰”。
贫穷,是斯里兰卡一直以来面临的巨大困扰。
对外贸易逆差,赚不到钱。
国民经济收不上税,政府财政赤字,斯里兰卡只能举债搞建设,譬如他们的第一条铁路,就是从中国借钱修建。
1965年,在独立之后的第17年,还没改名为“斯里兰卡”的锡兰,第一次向国际基金组织借钱。
至2016年,斯里兰卡前前后后,已经向国际基金组织借了15次钱。
外债,渐渐成为了斯里兰卡过日子的重要依仗。
为了应付越来越多的外债,斯里兰卡不断印钞,又搞得自家货币愈发贬值。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数据分析,斯里兰卡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负债情况始终不容乐观,随时都有可能会崩。
偿债率越高,说明了欠的钱越多、赚的钱越少、还债能力越差。
一般认为,一个国家偿债率的安全线,应该控制在20%,发展中国家在25%,超过30%即为危险线。
而斯里兰卡近十余年的偿债率,几乎都是以40%为底线,至高时甚至超过90%,这是长久以来积压在斯里兰卡身上的重担。
可以说,压死这头瘦骆驼的,或许就差那么最后一根稻草。
而自戈塔巴雅上台之后,这样的稻草一下子就来了三根。
第一根稻草,来自戈塔巴雅的减税政策。
2019年竞选总统时,戈塔巴雅曾放出豪言,只要能够当选,他将致力于推行一系列的减税政策,通过提高免税起征点,使得超过33%的纳税人不用再交税,同时下调企业所得税与增值税。
税少了,不用交钱了,民众自然开心、自然力挺,戈塔巴雅顺利以52%的得票率当选。
民众是笑了,戈塔巴雅是开心了,几已见底的国库却是欲哭无泪,这不扯淡嘛!
正因戈塔巴雅的这一决定,让国际评级机构从中嗅出了危险的味道,便将斯里兰卡的主权信用评级下调,从“稳定”调成了“消极”。
这样的评级改变,宛如风向标,明确向诸多财团、投资者们释放出了信号——该闪了啊,斯里兰卡估计要崩。
于是,ZARA、H&M等诸多国际快销品牌迅速撤出,衣服订单、茶叶订单纷纷丢给了越南、印度等国。
茶叶、纺织品等,在斯里兰卡的出口商品中占比极高,他们这么一撤,斯里兰卡当年的外汇收入大幅下降,2020年的预算赤字较之2019年涨了一倍,从1万亿卢比飙至2万亿。
戈塔巴雅这么一折腾,各大债主们铁定是坐不住的,也纷纷向他提出了忠告,国际基金组织劝其提高税收、减少支出。
然而,戈塔巴雅依然坚持减税,并称这是一项长达五年的投资。
在戈塔巴雅的骚操作下,斯里兰卡的税收收入仅占GDP的8.4%,这是斯里兰卡从1948年独立以来所未曾有过的。
2020年,斯里兰卡的国际收支为负23亿美元。
2021年,斯里兰卡的经济进一步崩溃,国际收支为负40亿美元。
为了应对危机,戈塔巴雅秀出了彻底崩溃前夕的常规操作——印钞,大肆印钞。
2022年4月6日,斯里兰卡的印钞操作达到了巅峰,单日印钞超过1190亿卢比。
但面临着510亿美元的外债,面临着其中在2022年就将到期的70亿美元,斯里兰卡终究无力回天。
2022年4月12日,斯里兰卡宣布停止偿付一切政府债券,躺平了,不挣扎了。
第二根稻草,来自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
在斯里兰卡,旅游业能够占到GDP的13%左右,与茶叶、纺织品出口一样,属于国家重要外汇来源。
2018年,斯里兰卡接待了230万人次的游客,那些以旅游业为生的人们还有饭吃。
2019年,斯里兰卡首都遭遇恐怖袭击,死了200多人,虽然严重冲击了当地的旅游业,但当年仍有将近192万的游客。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就几乎使得斯里兰卡的旅游业彻底停摆。
除了前三个月与最后一个月,斯里兰卡的旅游业超过大半年没有开张,全年总共也才接待了50万游客,这使得那些完全靠着旅游业吃饭的人,几乎失去了生活来源。
茶叶、纺织品出口凉了,旅游业凉了,支撑着斯里兰卡外汇来源的两条大腿,几乎是同一时间被打断。
当然,如果只是断了两条腿,那拄着拐杖兴许也能前行。
但戈塔巴雅在2021年4月出台的一项法令,则是将这副拐杖彻底弄断,使得斯里兰卡完全垮掉。
第三根稻草,来自戈塔巴雅所提出的“有机农业”。
由于两项支撑着外汇来源的重要产业已断,被外汇危机压得喘不过气的戈塔巴雅,除了大肆印钞之外,也在采取各项举措减少外汇开支。
2020年3月,斯里兰卡出台了一系列的进口禁令,暂停了汽车、手机、电视、洗衣机等机电产品的进口。
2020年4月,斯里兰卡再次出台禁令,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是限制了大米、面粉、糖等一系列生活必需品的进口。
也就是说,很多口粮就只能靠着自给自足了。
2021年4月,戈塔巴雅提出“有机农业”,全面禁用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工农资。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很大一个原因,还是为了节约外汇开支,因为在禁掉这些农资之后,斯里兰卡大抵能省下每年4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
但同时,戈塔巴雅也不忘了向民众们画着大饼:“2021年,斯里兰卡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有机农业国家。”
这一举动,无异于饮鸩止渴。
面对禁令,农业专家们无不是脊背发凉,30多人联名给戈塔巴雅写信,表达了他们内心的深度担忧:“有机农业必须经过实验、培训农民之后,才能进一步落实。”
然而,一切已成定局。
由于禁用化肥、农药,斯里兰卡的稻谷、茶叶大幅减产,这让一个本就举步维艰的国家,更是雪上加霜。
对于农民们来说,一方面是有机种植的成本更高,一方面是农作物的产量拦腰降了,这谁干啊?这特么还种个屁!
许多农民纷纷涌上街头,表示了自己的抗议:“故意搞我们,故意让我们种不起地,你们是不是想把这些土地拿去卖掉,好让耕地变成商业用地?”
2021年底,戈塔巴雅不得不取消掉这条禁令,但与此同时,也取消了化肥的进口补贴。
这等若说,即便可以使用化肥,许多农民们也买不起。
折腾了一个来回,农民们怒火更甚,种个屁种,不种了!
在此期间,斯里兰卡也是坑了中国一把。
自化肥禁令出台之后,他们曾与青岛订购了一批9.9万吨的有机肥,但还没有等货送到,由于又要取消禁令,他们便不想再要这批有机肥了。
于是,斯里兰卡随便找个借口,称青岛的这批有机肥含有有害物,拒绝运肥船入境。
但同时,斯里兰卡又马不停蹄地,向立陶宛进购了一批氯化钾肥。
事实上,青岛的这批有机肥在第三方国际机构检测没有任何问题,但斯里兰卡硬是坚持,称有机肥里含有“欧文氏菌”。
青岛公司不得不启动国际仲裁程序,而斯里兰卡的高等法院则是声称:“青岛的这批有机肥,不付钱。”
为此,中驻斯大使馆亲自下场,说是要将斯里兰卡银行拉进黑名单里。
最终,斯里兰卡同意付款,但也只按原价的70%付,并让青岛重新提供一批新的有机肥。
贫穷,财政赤字,外汇储备枯竭,显然已让斯里兰卡急红了眼。
因为到了2021年底的时候,斯里兰卡的外汇储备,只剩下了31亿美元。
总而言之,这一场“有机农业”的闹剧,不仅没有达到节省外汇的目的,还使得斯里兰卡陷入了粮食危机。
面对如此困境,斯里兰卡的一位前省长这样说道:“我们经历过经济危机、安全危机,但从来没有遇到过粮食危机,这是第一次!”
戈塔巴雅的一波天秀,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时间进入到2022年,为了安抚各大债主,斯里兰卡在1月份拿出了5亿美元,偿还了当月到期的国际主权债券。
此时的戈塔巴雅,似乎是在尽力传达自己的想法:“各位债主老爷不用慌,斯里兰卡是有能力还债的!”
2022年2月底,俄乌战争爆发,戈塔巴雅终于绷不住了,斯里兰卡彻底崩了。
今年的印度洋地区气候异常,造成了大旱,直接导致斯里兰卡原本勉强维持自给的水稻、蔬菜严重减产,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进行食品进口。
同时,由于斯里兰卡40%以上的电力供应需要依靠水电,大旱使得发电量骤降,本就濒临崩溃的农业、工业进一步瘫痪。
2022年3月,斯里兰卡的外汇储备仅剩19亿美元,而今年他们有超过70多亿美元的外债要还,包括4月18日要还的7800万美元、7月25日要还的10亿美元等多笔款项。
没办法了,只能摆烂了。
3月20日,斯里兰卡宣布,学校里的纸张、墨水用完,无限期推迟考试。
3月31日,斯里兰卡宣布,发电厂的油不够用了,关闭全国所有的路灯。
6月17日,斯里兰卡宣布,由于粮食短缺,除医疗等重要服务岗位的工作人员外,所有人都要居家办公,要挤出时间在家种地。
6月22日,斯里兰卡宣布,国家经济已经完全崩溃。
6月28日,斯里兰卡宣布,因燃油保有量只够最后7天,停止一切私家车的燃油供应。
7月5日,斯里兰卡宣布,国家破产。
7月9日,斯里兰卡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国会议长阿贝瓦德纳临时接管政权。
7月13日,戈塔巴雅跑路至马尔代夫。
破产了,崩溃了,斯里兰卡510亿美元的外债,也只能那么往后推迟了。
至于什么时候才还,还能不能还得上,目前都是未知之数。
加不了油,买不到药,用不上电,用不上燃气,食品价格越来越贵,社会越来越动荡......所有的问题都在一瞬间袭来,落到了斯里兰卡的人民头上。
每天捡树枝烧火做饭,对于国家破产无能为力的他们,在无助、愤怒、绝望中等待坐吃山空。
面对斯里兰卡的崩溃,世界各国不乏有慷慨解囊的。
4月至5月间,中国不仅向斯里兰卡提供了5亿美元的贷款,还提供了5亿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这也是斯里兰卡爆发危机以来,所收到的最大一笔无偿援助。
此外,中国还作出承诺,将向斯里兰卡提供粮食援助共1万吨大米。
印度提供了10亿美元贷款,美国无偿提供了3200万美元援助,日本捐了300万美元......
然而,人终究是要靠自己的。
如何解决危机、走出困境,真是到了斯里兰卡人好好思考的时候了。
作为这一次国际经济形势中首个“暴雷”的国家,斯里兰卡的危机既是天灾,亦是人祸,其背后或许也还有着诸多复杂的外因。
但归根结底,终究还是因其国民经济单一脆弱、为转变经济结构而进行的高强度投资所致。
以农业、旅游业为支柱,农业靠天吃饭,旅游业多变不稳,斯里兰卡本身的造血能力极为不足,这就使得他们势必要高度依赖于外资、外需。
多年以来,为了改变这一经济结构,斯里兰卡以极高强度,甚至是举债发展基础设施、制造业,虽然初步形成了纺织成衣等中低端产能,然而这样的低端制造利润偏低,且原材料、设备等都高度依赖于进口,自然使得他们无法赚取足够的外汇以达平衡。
至于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大型基建项目,本身也存在着“投多回慢”的特点,使得斯里兰卡陷入一个极为脆弱的发展周期。
这一些,确实也是发展中客观存在的尴尬困境。
就如武侠小说中修习内功心法之人,潜心静气运功至紧要处,正是最为脆弱时。
心魔、外因等诸多因素,只要随便来一个,就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轻则走火入魔,重则经脉尽断。
更何况,压垮斯里兰卡的,并不止是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