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受伤的女人…

力哥说 2021-02-23 11:08:29

01

力哥今天给大家安利一部最近刚看的电影。

名叫《AUDREY》,是部纪录片。

翻成中文,应该叫《奥黛丽·赫本传》。

本来我想说,这人就不用介绍了吧?我重点聊聊纪录片展示的银幕外不为人所知的细节。

但这几年我给公司全员上内训课,东拉西扯时,发现很多90后小朋友对上个时代的人事知之甚少,先普及下ABC吧。

因为拍电影耗资巨大,实际上是艺术+技术+资本运作的结合产物,只有经济最强大,技术最先进,文化最包容的国家,才能在该领域取得最高成就。

所以1895年电影诞生后,最开始中心在欧洲,一战后,转移到美国,直到今天。

从电影制作模式看,上世纪60年代前后有个质的变化。

此前,好莱坞电影采取“制片人中心制”。

因为美国是最右的西方国家,电影很快变成纯工业产物,艺术必须完全服务于商业(赚钱),到20世纪20年代,通过持续收购兼并,只剩8个电影大厂,到30年代,好莱坞电影已称霸全球。

因为一切向钱看,制片人对钱负责,最重要,导演也要听制片人。

进入50年代,战后欧洲电影蓬勃发展(法国新浪潮、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展现出强大的人文力量和创新精神,好莱坞这种“大厂巨片”模式受到冲击,投入越大,亏损越大,后来转变为导演中心制,让导演对电影质量全权负责。

制片人中心制时代,还有个通俗说法,叫“巨星时代”。

明星有巨大流量,电影公司打造出巨星后,就不断为这些巨星度身定做大片。

30-40年代,是好莱坞巨星时代巅峰期,凯瑟琳·赫本、英格丽·褒曼、葛丽泰·嘉宝都是最耀眼的女星。

凯瑟琳·赫本

但要说好莱坞巨星时代最后的辉煌和见证,几乎毫无争议,就是奥黛丽·赫本。

1953年,24岁的赫本,凭借处女作《罗马假日》,拿下奥斯卡最佳女主角。

这是一部艺术成就并不高的轻喜剧,却风靡全球,无数人为之倾倒。

后来她又凭借《龙凤配》、《蒂凡尼的早餐》等多部电影,多次提名小金人。

美国电影学会评选20世纪美国最伟大女演员中,奥黛丽·赫本排第三。

但在我心中,颜值巅峰期的赫本,拥有石破惊天、不可方物的惊人之美,堪称“清水出芙蓉”,好莱坞巨片时代,无人能出其右。

和历届虎扑女神冠军(贾静雯、佟丽娅、高圆圆)比,也毫不逊色。

相信很多直男,看法和我一样~

以上,是赫本的影史地位。

下面,说点不为人知的。

02

赫本实际上是名门之后。

父亲是贵族,外交官,母亲是一个男爵和总督的女儿,两人相识于荷属东印度(印尼)。

1929大萧条到来后,赫本父亲认为印尼未来会赤化,担心自己财产性命不保,就举家迁回比利时。

这一年,赫本出生。

之前文章《这两只股票,多少买一点,保平安》里说过,上世纪10-40年代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遭受巨大冲击的大乱世,精英阶层都在给人类找出路,美国国内法西斯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都很多。

赫本父母作为没落贵族,铁站边法西斯,反犹,赞美纳粹。

但赫本父亲没啥家庭责任感,在她只有6岁时,就抛弃家庭,跑英国组建法西斯政党,搞政治投机。

虽然两年后,她也被接去英国一个寄宿学校上学,但父亲从没看过她。

周末和假期,其他同学都有父母接走,赫本只能一个人度过……

德国入侵波兰后,父亲觉得英德必有大战,担心伦敦被炸烂,就把子女送回荷兰老家,觉得德国人至少不会对荷兰人怎么样(荷兰人实际上是德国人近亲)。

没想到,德国人来了后,实行白色恐怖,人民毫无权力,宛如坐牢。

那年,赫本才11岁。

直到16岁战争结束,别说上学,身边亲友接连被枪杀或送入集中营,马路上开枪,她只能躲床底下。

后来连最能藏的土豆也吃光了,实在没东西吃,荷兰不盛产郁金香嘛,赫本只能每天吃郁金香球茎……

在长身体关键期,赫本长期营养不良,和墨茶一样。

因身体太虚,赫本曾两次流产。

看她泳装照更明显——胸部很小,目测A罩杯。

一直到老,赫本都非常消瘦,看起来并不健康,最后也是死于结肠癌。

战争期间,她一直给游击队送情报,也会给地下党战士表演芭蕾舞,给他们带去快乐。

她非常喜欢芭蕾,把成为一名专业芭蕾舞演员,作为职业理想。

二战结束后,她被送去伦敦学芭蕾。

学了几个月后,老师说,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加上没打好基础,她今后再努力追赶,也不可能成为顶级芭蕾舞演员……

对17岁的赫本来说,又是个毁灭性打击。

在《求求你们,放过坤坤吧》一文中,我说过,很多最关键的品格、能力、性格,是天生的。

后天通过教育,也能培养一些,但主要限于成年前。

孩童和青少年时代人生经历和由此建起的基本三观,对人一生有近乎决定性的影响。

另外一个人长相、身高、身体素质、先天疾病、智力……都天生的,也对命运产生重大影响。

一个人要摆脱原生家庭影响,非常难。

03

从小缺乏家庭温暖,甚至还有对饥饿的痛苦记忆,导致赫本此后一生,都高度缺乏安全感,也一直在拼命追求这种家庭的爱。

当然,赫本的长相、气质、才华,纯属老天爷赏饭吃。

也要肯定,因为不堪的儿时记忆,让赫本特能吃苦,每一个恰饭机会,都特别认真。

为了恰饭,19岁的赫本被迫中断学业,到处窜场子,合唱团、音乐剧、电影龙套、COSPLAY……和早年郭德纲一样,吃百家饭。

窜着窜着,《罗马假日》女主海选机会,被她抓住了。

24岁就拿到小金人,站上名望巅峰的赫本,并没有迷失自我,她一直在追求的,还是家庭的温暖和爱。

成名后,她想办法找到失散25年的父亲,但父亲对她还是很冷漠,这让她非常伤心。

原生家庭得不到爱的女孩,特别希望在别处尽快找到替代品。

很快,她在工作中结识了第一任丈夫,一位导演。

从1954年到1964年(《窈窕淑女》),是赫本职业生涯黄金期,也是她第一段婚姻的甜蜜期。

但她性格非常倔强(也正是这种不服输强自我的性格才造就了事业成功),老公也是,一开始还好,等事业上女强男弱差距越来越大以后,婚姻就变色了。

结束第一段婚姻后,她把责任归为自己年少无知,还是渴望新的美好家庭生活。

这时的赫本,已厌倦为生存不得不接戏打拼,她从小颠沛流离,又年轻成名,长期被聚光灯照射,被无数影迷簇拥……这并不是她最想要的生活。

财务自由后,她选择急流勇退,告别好莱坞名利场,和一个罗马心理医生结婚,并定居罗马,过上普通家庭妇女,买菜做饭,相夫教子,岁月静好的安稳生活。

可惜,和张雨绮一样,赫本看男人眼光,真不行。

第二任老公属于典型的意大利帅锅,情感充沛,理性不足,对待爱情你懂的,各种出轨花边,根本停不下来……

为了孩子,赫本一再隐忍,但坚持11年后,还是以失败告终。

伊能静、张柏芝、张雨绮等很多原生家庭不怎么幸福的女明星,在情感道路上,也容易遭遇各种坎坷。

因为小时候越缺什么,长大了就越想得到什么,但你越想得到什么,就越容易急火攻心,走火入魔,反而得不到。

一样的道理,“何以解忧,唯有暴富”。

屌丝从小受够了穷,做梦也想一夜暴富,结果反而更容易被各种镰刀收割。

经历两段失败婚姻后,晚年赫本遇到第三位伴侣(没结婚),一位热衷慈善的男士。

此后,两人携手做了大量慈善工作。

和宋庆龄一样,作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赫本人生最后几年,几乎把全部精力用在慈善上。

到处走访第三世界国家,看望陷入饥饿和死亡威胁的孩子,并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到处接受采访,去国会发言,呼吁更多人关注慈善。

赫本晚年的慈善工作,并不是现在不少明星的慈善作秀。

她有钱有名,也希望岁月静好(后来搬到了瑞士小镇),投身慈善,纯粹出于内心需要。

在非洲,那些饿死孩子的尸体,泛着恶臭,她就站在边上哭泣……

甚至本人还要冒感染疟疾的风险,依然亲自在第一线。

这一切,还是和她童年惨痛的饥饿记忆有关。

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现实后,实在无法接受,在和平年代,怎么还有那么多孩子没饭吃?

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爱,就把自己的爱散播出去。

人生路,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圆。

纪录片1/3篇幅讲事业成就;1/3篇幅讲家庭变故;1/3篇幅讲晚年为慈善奔走。

说实话,如果没最后这1/3,撑不起纪录片的高度。

04

相比男性,女性更容易被感动,被情感牵着鼻子走。

说句不怕得罪人的真话:很多女孩,男人一哄就笑,情绪一炸就哭……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女人运气好,生活幸福美满,她在情感上获得的满足感,会高于男人。

尤其远高于像我这种高度理性的男人。

现在几乎没什么事,能让我在精神上感受到狂喜……

但现实世界如此残酷,能获得这种满满幸福感的女性,并不多。

更多女性,在感情问题上,更容易受严重创伤。

不像男性,更容易快速走出来,有些女性,可能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走出来。

有些,经历过几次创伤后,会形成强烈偏见,认为不是自己眼光差,而是天底下男人都不是好东西!

对男人这种动物,怀有深深的怨恨和不信任感……

怎么才能摆脱这种痛苦呢?

一个从小缺爱的人,怎么可能放下对真爱的执着追求呢?

一个从小缺钱的人,怎么可能放下对发财的深切渴望呢?

从上文分析看,这是个悖论。

年纪越大,我越意识到,女性和男性不仅在心理上,在大脑结构上,也有很大差异。

很多问题,男女永远不可能相互理解,只能相互包容,相互妥协,相互忍耐。

纪录片的最后,赫本说了这么一句话——

也许我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是无论经受过多少苦难,都会对我之后的生活有帮助。当我想爱的时候,我会无条件的爱。

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能遮掩一切过犯。

0 阅读:58
力哥说

力哥说

力哥说理财,简单又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