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对孩子失望,是亲子关系变好的开始

彬栋聊育儿 2024-06-07 11:28:15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能成为我们理想中的样子,不想对孩子失望,却天天都在失望,其实任何一段关系,都要经历生活中的家务、成绩、摩擦这些实实在在的打击。

更何况还有隔壁学霸的对比,真的很难保证不对孩子失望,但这不一定是坏事。

在经历了失望之后,又能变得更加紧密的亲子关系,才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未来孩子孝顺,家长轻松。

一、失望是常态

想一想你是啥时候开始对孩子失望的?

大多数家长都是在孩子入学之后,开始频繁体验失望这个情绪的,因为对孩子的要求,开始出现了“成绩”这个重要的维度。

想想6岁前,是不是孩子从幼儿园回来,能给我们背一首古诗,我们就能开心半天,还要录个视频发个朋友圈,配文:宝宝真聪明、真可爱!

当家长对孩子没有要求的时候,那就是母慈子孝,孩子任何的调皮捣蛋,都可以被解读为“机灵”,孩子的失败,也能得到父母的安慰。

可一旦有所期望,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

小溪是个可爱的小姑娘,7岁入学之后,她总是丢三落四,成绩也一直垫底,每天晚上做作业,都是小溪最害怕的时段。

因为那时候,妈妈会变成“猛兽”,要么就是批评数落她,要么就大哭大闹,但那些题目,她真的不会做啊!

为人父母,多少有点望子成龙,尤其是孩子入学之后,有了成绩做对比,家长的失望情绪就肆意泛滥了。

《百年孤独》中说: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不要对别人心存太多期待。

对孩子也是一样,太多的期望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对亲子关系没有啥好处。

心理学中有“理想化投射”现象,我们会不知不觉把“好孩子”的所有幻想,都投射到自家宝宝身上,但想要全部实现是不现实的。

接受失望,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先决条件。

不要让期望和幻想,将生活搞得焦头烂额。

二、孩子是自己

陶昕然说:“我绝对不可以用小时候,我妈妈对待我的方式,来对待我的女儿,绝不!”

你是不是也会有这种想法?不想让孩子经受自己童年的痛苦?

在《小舍得》中,米桃的爸妈就是为了让孩子有文化,不受他们受过的苦,所以要求孩子要感恩,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问题。

其实有时候我们对孩子的要求,都来源于自己内心中的那个“童年的自己”,为了治愈自己,才会有了当下的行为模式。

心理学家荣格说:“几乎所有的不如意,都源于你的内在小孩。”

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就要赶紧停止对孩子的期望,接纳对孩子的失望,把更多精力,拉回到自己身上来。

有空可以多做做冥想,多跟自己的内心对话,找到那个内在的小孩,安慰他,共情他。

还可以多读书,多参加体育运动,让大自然疗愈自己,帮自己成长,其实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

三、重建才有希望

当我们可以正视失望,就可以通过失望,看到儿时无助的自己,也可以看到如今忐忑的孩子。

于是就有了更高的心理能量,可以帮助孩子改善行为,换取不一样的结果。

其实失望不是尽头,而是希望的起点。

有了失望,就能明白如今的状态还有待调整;有了失望,就有了变好的动力。

小英从小就是学霸,妈妈对她期望很高,却不想初二成绩断崖式下滑,小英跟妈妈的关系也越来越僵硬,动不动母女就吵架。

后来,小英妈妈突然发现,自己对小英的失望,其实来源于自己小时候的高考失利,她不像小英也面对那样的痛苦。

所以,有一天,小英妈妈开诚布公地把自己的想法,跟小英聊开了,并且承诺此后不会对小英做任何高标准严要求,但也希望小英能正视自己的问题,抓住仅有的时间,为自己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性。

从那一天起,妈妈发现小英像换了一个人,每天积极主动学习,遇到困难也不退缩了,晨起背单词也不用催了,妈妈问她为啥会这样?

小英说:“要谢谢妈妈给她减压,其实改变也没那么难,她只是需要一些动力而已。”

作家克雷洛夫:“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

与其陷入失望的深渊,不如带着孩子行动起来,只有重建行为模式,才有可能真正抵达理想的彼岸。

写在最后

人生在世,谁又没失望过呢?

对领导失望,对老公失望,对孩子失望……

但失望不是发泄情绪的借口,失望也不应由别人来负责,一切缘起,皆因自己!

当我们可以接纳失望,希望就会随之而来。

我是@蓁蓁心理抚养,欢迎关注,了解更多家庭教育干货。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立删。

0 阅读:0

彬栋聊育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