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川军抗日战场上的铁血指挥官,也是将43个子女视为“战利品”的封建家长;他高呼“妇女解放”,却将14岁养女强纳为妾;他推行新政建设四川,却因横征暴敛被百姓讥讽为“杨大棒”。四川军阀杨森的一生,是民国乱世最撕裂的镜像——一个满口进步却满身旧习的复杂标本。
1908年,四川陆军速成学堂走出一批改变西南政局的学生,其中便有杨森与刘湘。这个出身广安农家的青年,早年确有一腔热血:1913年二次革命中,他被俘后面对滇军将领黄毓成的审问毫无惧色,竟让对方心生赏识,从此在滇军步步高升;护国战争中,他率部冲锋,成为蔡锷麾下猛将;抗战时期,他带领川军参加淞沪会战,在长沙会战中死守防线,其子杨汉烈甚至以骑兵连反攻日军,身负重伤仍不下火线。
但军功背后,藏着军阀的投机与暴戾。1924年他借吴佩孚之力杀回四川,自封“四川军务督办”,一面高喊“建设新四川”,修马路、建体育场、办教育馆,一面却纵容军队横征暴敛。更讽刺的是,他要求百姓剪指甲、禁穿长衫,违者当街鞭打,自己却娶了十二房姨太太,连部下都戏称:“杨军长的政令,只许州官放火!”
杨森最刺眼的标签,莫过于他的十二房妻妾。发妻张氏病逝后,他续娶的谭氏在广安老宅独守空房72年,而他自己却不断强占女性:1920年,他在阆中街头偶遇商贾之女田衡秋,派兵围困田宅逼婚,致其父郁愤而亡;三姨太的丫鬟陈顺容被他酒后奸污,收为第六妾后因“木讷”遭鞭打致疯;最骇人听闻的是对养女曾桂枝的霸占——14岁的养女被他醉酒玷污,被迫成为七姨太,后因与同学相恋,被杨森设计枪杀于郊外。
更荒唐的是,90岁的杨森在台湾以“招秘书”为名,强娶17岁少女张灵凤,一年后竟老来得女。这种扭曲的欲望,连国民党元老于右任都摇头:“子惠(杨森字)治军尚可,治家实为败笔。”
杨森对姨太太的控制堪称军阀式统治。他规定妻妾每日穿军装晨跑五圈,上午学古文英语,下午练钢琴刺绣,作息严苛如军营。用餐前全家须背诵他自创的祷告词:“爹爹妈妈,给我们饭吃,我们要听教训,学好人……”为防妻妾争宠,他制定“轮宿表”,每房住三夜,并设立“生育奖金”:怀孕奖五千银元,生子再奖两万。
这种畸形的“秩序”下,姨太太们命运各异:四姨太田衡秋替他掌管财务,却在台湾中风瘫痪后被弃如敝履;八姨太汪德芳成为中学校长,最终因政治迫害自杀;九姨太蔡文娜因自由恋爱被乱枪打死……所谓“军事化管理”,实则是将女性视为可支配的财产。
四、败退台湾的“末路枭雄”1949年,杨森试图向解放军投诚,却因反复无常遭拒,只得随蒋介石逃台。在台期间,他挂着“总统府顾问”虚职,表面研究体育,私下却用走私古董的钱继续敛财。1974年,他办九十寿宴时向记者炫耀:“我这个人就是喜欢和年轻人在一起,这样才长寿!”两年后,93岁的杨森病逝,至死未再踏上四川故土。
《四川军阀杨森》(马宣伟)《川军抗战史》(四川省档案馆编)《民国四川军阀实录》(重庆出版社)《近代中国军阀婚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