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广汽丰田展现出知耻后勇的姿态,凭借一款定价不足15万元且搭载Momenta 5.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紧凑型纯电动SUV——铂智3X,成功开辟市场新路径之时,其日系合资伙伴东风本田却似乎仍在摸索之中。早先推出的e:NS1、猎光e:NS2以及灵悉L等车型,在市场上未能激起太多波澜。或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现状的紧迫性,东风本田再次集结力量,于3月6日正式推出了其品牌首款高端纯电动中型SUV——S7,价格区间定为25.99至30.99万元。
在瞥见那个价格标签的刹那,我不禁自问,究竟是哪一类消费者会选择购置一辆东风本田S7呢?
又或者,我们尝试从另一个角度来提出这个问题。
东风本田S7何以定位于25.99至30.99万元的价格区间?其定价依据何在?首先,该车在设计与工艺上追求极致,融合了现代美学与实用功能,每一处细节都彰显出匠心独运。动力系统方面,S7搭载了高效节能的发动机,不仅提供了澎湃的动力输出,还兼顾了燃油经济性,满足了消费者对驾驶乐趣与环保节能的双重需求。此外,车辆内部配置豪华且科技感十足,从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到舒适便捷的乘坐体验,无一不体现出其高端定位。安全性能上,S7同样表现出色,采用了多项主动与被动安全技术,为驾乘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保护。综上所述,东风本田S7凭借其卓越的设计、高效的动力、豪华的配置以及卓越的安全性能,得以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其25.99至30.99万元的定价,正是对其综合价值的合理体现。
在当前汽车市场中,即便是备受欢迎的造车新贵小鹏汽车,也不得不采取策略性布局,通过发布如MONA M03这类主打平民市场与高性价比的车型,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同时,小鹏汽车还调整了昔日定价为24.99万元起的中大型纯电动车P7的销售策略,现今以18.68万元起的亲民价格推出P7+版本,此举旨在重新激活消费者的购买兴趣,从而有效扭转品牌销量下滑的不利局面。
相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进展上,合资汽车品牌本就步伐迟缓。它们尚未成功构建起自身的品牌优势,同时也缺乏深度介入价格战的能力。
东风本田的实例恰好印证了这一点,其推出的e:NS1、猎光e:NS2以及灵悉L等纯电动车型,自问世之初便消耗了品牌原有的影响力。在消费者心目中,这些车型使得东风本田的电动车形象被打上了“不过尔尔”的标签。
相较于e:NS1、猎光e:NS2以及灵悉L这类纯电动车型,东风本田S7在本质上展现出了纯正的血统,它是根植于自家专属的纯电架构平台之上精心打造而成。车辆拥有4750mm的车身长度,并巧妙地实现了2930mm的轴距设计,这一轴距表现足以媲美中大型车的空间规格。
极氪7X作为一款纯电动中型SUV,车身长度达到了4825mm,同时其轴距也设计为2925mm,确保了宽敞的内部空间。同样定位在纯电动中型SUV市场的阿维塔07,车身长度同样为4825mm,而在轴距方面则略胜一筹,达到了2940mm,提供了更为舒适的乘坐体验。
提及合资车领域的起亚,值得一提的是,该品牌早在2021年便成功研发出了针对全球市场的纯电动架构平台——E-GMP。在这一先进平台的支撑下,起亚当年推出的首款紧凑型纯电动SUV EV6,尽管车身长度仅为4695mm,却实现了惊人的2900mm长轴距设计。
纯电动平台架构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卓越的效率表现,这一特性赋予了纯电动汽车与燃油车截然不同的智能驾驶体验。正因如此,向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转型成为了当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因此,在智能驾驶体验的提升上,车企需双管齐下:一方面,致力于构建并彰显其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则需竭力将这些先进功能实现为标准配置。
东风本田S7在智能驾驶领域配备的是Honda SENSING 360+安全超感系统,该系统实质上归属于L2级别的智能驾驶辅助范畴。值得一提的是,东风本田S7还额外提供了针对高速路段的先进智能驾驶功能以及针对日常频繁使用场景的自动泊车功能。然而,这两项功能并未作为标准配置出现,而是需要消费者根据个人需求额外付费选装。
对于东风本田S7的自动泊车功能是否便捷高效,我尚无确切体验,然而就自动泊车技术而言,即便在传统燃油车领域,众多经济型车型也已配备了此功能。谈及高速公路上的高级智能驾驶辅助,即便是选择搭载Momenta高阶智驾系统的方案,对消费者而言无疑增添了更多诱惑力。毕竟,S7所配备的前方感知单目摄像头,其性能仅能算作基本满足需求。在当前电动汽车普遍追求系统冗余设计的趋势下,若能升级为双目摄像头,无疑将大大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与说服力。
然而,东风本田S7在舒适性及便捷性配置方面的堆砌颇为丰富,但若仔细审视,便会发现这些配置的布局缺乏一定的条理与规划。
售价为25.99万元的入门级车型,其前排与后排座椅仅具备加热功能。而要达到30.99万元的顶配版本,才能享受到前后排座椅的加热与通风双重舒适体验。并且,唯有顶配车型才尊享豪华质感出众的仿麂皮座椅,以及一系列高端配置:ADS全时自适应减震系统带来的平稳驾乘,感应式电动后备箱的便捷操作,16扬声器BOSE音响营造的环绕声场,流媒体内后视镜提供的清晰视野,还有创新性的电子外后视镜等,这些均彰显了顶配车型的卓越与不凡。
依我之见,纯电动架构平台所赋予的固有物理特性,并不足以支撑车辆的高溢价策略,至少在眼下的市场环境中难以实现,它更多扮演着完善体验的角色。至于智能驾驶技术,它是个持续演进的过程,一个充满活力的变量,需要时间的累积方能日益精进。因此,仅凭此技术便抬高售价并不明智,除非你能在量产之初便占据领先地位,而非仅凭口头宣传占据高地。
性能配置固然可通过增加投入资金来提升,然而往往事倍功半,除非能巧妙地将整车的售价调低,但这实属不易。既然如此,何不精简部分配置,诸如电子外后视镜,以此来拉低顶配车型的价位,或是让入门级车型变得更加亲民呢?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东风本田S7确实融入了众多优质元素,而这些优质元素的采用,无疑也相应地提升了其制造成本。
诸如前文提及的各类奢华、舒适及便捷性配置,加之装配了89.8度高能量密度的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车辆采用了前双叉臂与后五连杆的独立悬挂系统,并融入了博世出品的高性能转向机构,以及为营造静谧空间而设计的前后车窗夹层隔音玻璃等细节。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东风本田S7尽管配备了容量高达89.8度的大容量电池,提供了令人瞩目的续航能力——单电机版本可达650公里,双电机版本亦能达到620公里,然而,在充电效率方面却并未展现出明显优势。具体而言,该车型从电量30%充至80%所需的时间为36分钟。
另外,在当今的纯电架构平台中,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标准配置。然而,S7车型在前悬挂上采用了双叉臂独立悬架,这无疑在硬件层面上展现了其出色的配置。更值得一提的是,S7还实现了50:50的前后轴荷比,这一设计无疑将带来更为卓越的操控体验。但遗憾的是,ADS全时自适应减震系统仅在售价为30.99万元的顶配车型中才得以配备。相比之下,售价为24.59万元的凯迪拉克CT5则提供了MRC主动电磁感应悬挂,并且该车还搭载了mLSD机械式限滑差速器以及Brembo高性能制动系统等高端配置。
即便是置身于中型纯电动SUV领域的极氪7X与阿维塔07,均配备了先进的空气悬架系统,并且在价格方面展现出了相对的亲民优势。这样的市场布局,无形中凸显出东风本田S7的处境略显尴尬,既未达到前者的高端定位,又未充分展现其独特的性价比优势。
在车身安全配置层面,东风本田S7作为标准配置搭载了11个安全气囊,车身结构中高强度钢材的比例高达68%,而屈服强度达到1500兆帕的热成型钢材则占据了25%的份额,这一设计赋予了车身超过40000N·m/deg的扭转刚度。此外,东风本田S7所采用的三元锂电池技术同样令人瞩目,它配备了一个由1.2万吨材料制成的一体式压铸全铝外壳,不仅有效减轻了电池组的重量,还显著增强了外壳的坚固性。更为周到的是,该电池包还融入了15层严密的物理防护措施,具体包括4层顶部防护、5层底部防护以及6层侧面防护,并搭配了一套先进的分体隔离式电池冷却系统,该系统采用2进2出的冷却循环设计,确保电池组运行的安全与高效。
综合来看,东风本田S7确实展现出了其作为一款汽车的严谨态度,然而遗憾的是,它也同时缺乏鲜明的个性,难以在电动汽车领域留下深刻印象。尽管它在配置上颇为慷慨,装备齐全,但面对25.99-30.99万元的价格区间,其性价比并不突出。特别是以25.99万元的入门版本而言,虽然提供了宽敞的乘坐空间、稳定的操控性能以及可靠的安全保障,但在与同类车型的较量中,这些优点并不足以形成明显的竞争优势,且在舒适性与豪华配置上显得相对吝啬。至于30.99万元的旗舰车型,虽然在舒适与豪华体验上做到了极致,但这样的配置堆砌无疑也加剧了其价格上的负担。
当纯电架构平台普及至每家车企之时,其所赋予的天然物理优势便难以再成为高价销售的资本。若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已不再是独树一帜的亮点,那么,打造一款驾驶顺畅且实用性强的电动汽车便不失为一个明智之选。通过巧妙的设计构思削减成本,向消费者提供一款既经济实惠又全然不同于传统燃油车的驾驶体验,遗憾的是,东风本田似乎并未洞察到这一转变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