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3000年建城史,800年建都史。一座城市,因为有理数而厚重。北京中轴线历经700余年,时至今日依旧生机勃勃。从古老建筑到新建地标,从江山社稷到人间烟火,都见证了北京城的历史传奇。
北京崇文门城楼上
清朝末年,日本摄影师山本赞七郎,在北京生活多年,是京城最牛的摄影师。他除了为王公贵族拍照外,还拍摄了大量旧北京城的照片。这些历史影像相当珍贵,值得收藏!原片是黑白的,后期上色修复了清晰度。
这是1906年的北京崇文门景象。这是从城内拍摄的崇文门城楼,高大的城楼巍峨壮观,城门两侧修建有马道。当时,崇文门一带很热闹,车水马龙,商贩云集,市面相当繁荣。
崇文门是税关。明末清初的史玄在《旧京遗事》中记载:“京师九门,皆有课税,而统于崇文一司。”官府在崇文门附近指定了十八家商铺,由它们统一收酒、纳税、售酒,俗称“十八家酒店”,垄断了京城的酒类市场。
1906年,崇文门大街面貌。主干道上车水马龙。路旁好像是个集市,那些摆摊的大多数是小吃摊。还有一些黄包车师傅,正坐在车上等待载客,一派繁忙的景象。
晚清时期的北京东单牌楼,东单因为街口的牌楼而得名,照片中矗立着一座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木牌楼,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东单牌楼前,车水马龙。两侧是各种沿街店铺。
这就是1906年的北京钟楼了。钟楼高大壮观,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位于鼓楼北边,是老北京中轴线的北端点。钟楼的前面,有一座三联大门,与围墙相连。正中间的门内矗立有碑刻。
1906年的北京鼓楼。建筑样式为重檐三滴水木结构楼阁,高46.7米,四周建有围墙。钟楼和鼓楼作为元、明、清代北京城的报时中心,是古都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鼓楼前的道路两侧,商铺的广告旗子琳琅满目。
这就是当时的北京西华门了。西华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城楼面阔五间,三座券门。门外设有下马碑石。清朝末期,八国联军攻打京城时,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一行人,就是从西华门离开皇宫西逃的。
1906年的北京大清门景象。大清门是紫禁城的正南门,是国门的象征,能通过此门的人屈指可数。慈禧太后把持朝政半个世纪,却从未走过大清门。1954扩,建天安门广场时,大清门被拆除。现仅存有大清门石匾,保存在首都博物馆。
这是北京前门大街上的景象。前门大街,自古以来就是有名的商业街。你看,照片中街道两侧沿街店铺都在开门营业。街道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忙的景象。
这张照片拍摄于北京前门三头桥附近。箭楼前护城河上有一座石拱桥,桥面被汉白玉护栏分割成三条通道,所以又被称为“三头桥”。三头桥正中间的称为“御道”,只有皇帝才能通行。这座三孔石拱桥,是京城九门护城河桥中最大的一座。
这就是北京前门车站了。站前广场上,停放着各种各样的货物,还有一些马车在等待拉货。前门车站,即京奉铁路正阳门东站,始建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为当时国内最大的火车站。
1906年的北京城角楼。角楼建在突出城墙外缘的方形台座上,角楼高29米,四面有100多个箭窗。角楼高大峻拔,形式特殊,是明清城防和城楼建筑的独特例证。远处,城墙外的方形敌台一字排开,非常壮观。城墙下,有一驼队正在赶路。
这座圆形建筑就是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它是天坛的主体建筑,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照片中,有一名男子站在台阶上,对比之下,你就能感受到祈年殿有多么宏大了。
这是北京雍和宫内的建筑,宏伟气派。雍和宫一开始是清世宗胤祺作贝勒和亲王时期的府邸。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将王府改为行宫,称为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年),雍和宫又改为了喇嘛庙。
位于北京国子监二门内的一座牌楼,始建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建筑样式为三间四柱七楼庑殿顶式琉璃牌坊,题额上四个大字“圜桥教泽”,背面题额为"学海节观"。是北京唯一一座专门为教育而设立的牌坊。
这是位于北京孔庙内的大成殿。这里是过去官员和读书人祭祀孔子的地方。大成殿建造于元代,清代重修。整座建筑坐落于高大的砖石台基之上,大成殿前的广场上,古树参天,环境十分幽静。
这是1906年的北京贡院景象。北京贡院,建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照片中的贡院长满了杂草。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贡院遭到德军的破坏,砖瓦被他们拆走修缮使馆。以至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的会试不能在京师举行,而将考场设在了河南。
这是位于北京颐和园的万寿山景象。万寿山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阁为中心,形成了一组气势雄伟、巍峨壮观的建筑群。建筑从山脚下的“云晖玉宇”牌楼开始,沿着山势逐渐上升。青山和建筑倒映在水中,非常壮观。
万寿山前紧靠昆明湖的“云晖玉宇”牌楼。南面的匾额上写着"星拱瑶枢”。该牌楼为三间四柱七楼,绘金龙和玺彩画,等级极其高贵。从这个角度望去,远处的昆明湖烟波浩渺,一眼望不到尽头。
这是停靠在颐和园里的一艘皇上宝座船。船上建有楼阁,二层有观景平台,宝船雕梁画栋,处处透着皇家贵气。
这个造型优美的拱桥,就是著名的“玉带桥”了。桥身用汉白玉和青白石砌成。该桥位于颐和园昆明湖长堤上,建于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当时的拱桥,衬托着周围的环境,显得很古朴。拱桥在水中,美轮美奂。
远处这座小山,就是1906年的北京景山。景山位于北京城的中央,是穿越紫禁城纵贯全城中轴线的制高点。景山公园的五座亭子自东向西,分别是分别是:周赏亭、观妙亭、万春亭、辑芳亭、富览亭。它们建于乾隆年前,已经有了将近270年的历史。
这是坐落在万寿山西麓岸边、昆明湖西北部水中的石舫。船体用巨石雕成,全长36米。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
该石舫是乾隆皇帝所建,据说每年四月初八浴佛日,乾隆皇帝都会陪他的生母孝圣宪皇太后来这里放生。
这是北京万寿寺。该寺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445年的历史。万寿寺是一座皇家庙宇,寿庆典的重要场所。
这里集寺庙,行宫、园林为一体,规模宏大。寺内参天古木,红墙古刹,一派肃穆,有"京西小故宫"之誉。
1903年,北京玉泉山景象。玉泉山位于颐和园西侧,是京郊有名的风景游览地。“玉泉垂虹”引为“燕京八景”之一。玉泉山有四座宝塔,照片中看到的是玉峰塔。
北京的古塔很多,这是北京著名的黄寺石塔,它是一座藏式佛塔,由汉白玉砌成。黄寺塔,也叫清净化城塔,是乾隆皇帝为安放六世班禅的衣冠经咒而专门修建。
这是明十三陵的石牌楼,五间六柱十一楼,高14米彩绘超大石坊。上面的汉白玉石构件和精美的石雕工艺,更是堪称一绝。这座大石牌坊,是整个陵区最前端的建筑,相当于大门。
1906年,北京黑龙潭龙王庙景象。龙王庙又叫神龙祠,始建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龙王庙建筑群形制很高,所有建筑物均覆以高等级的黄琉璃瓦。这里是明清时期重要的祈雨场所。
这张照片拍摄于北京戒台寺,该寺位于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始建于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寺内殿宇依山而筑,戒台是该寺的中心建筑,修建于辽咸雍年间,人们称其为"天下第一坛"。
这是当时的北京大钟寺。大钟寺原名觉生寺,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寺庙规模宏大,是清代雍正皇帝下令建造。原是皇帝祈雨和信徒朝圣的场所。
1906年的北京居庸关。照片中,一队马帮正在关前休息。居庸关地形险要,是长城上的重要关城,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另外,居庸关附近风光秀丽,有"居庸叠翠"之称,更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1906年,北京天寗寺塔雄姿。这是一座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该塔始建于辽天庆九年(1119年)。它是目前北京城内和郊外的寺塔中完整矗立着的一个最古老的建筑物。
这张照片拍摄于北京五塔寺,该寺创建于明代永乐年(1403-1424年)。寺内高石台上有五座小型石塔,约建成于明成化九年(1473年),名为"金刚宝座塔"。
这就是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了。八达岭长城为居庸关的重要前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
这是位于八达岭南,三堡村北,五贵头山间的“弹琴峡”。为关沟七十二景之一,峡西的石壁上,留有"五贵头弹琴峡"六字。
写在最后:回看这些100多年前的北京老照片,让人感慨万千。北京见证了历史朝代的更替和发展,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历史在于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地位。如今的北京,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在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推动下,北京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北京的明天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