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是后天之本,是身体气血之源,由于位于身体中焦,还是气机升降的枢纽,一旦脾胃虚弱,就容易体虚体弱,中医里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和“胃虚则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皆不得营运之气,而百病生焉”等说法。
这里的“营运之气”就是身体吃进去的营养,是身体的元气之本,是濡养五脏六腑的根,一旦脾胃虚弱,“五脏六腑”“十二经”“十五络”“四肢”,都成了饿肚子,自然容易虚损,则内不能维持身心之活动,外不能抵抗病邪之侵袭,所以有“百病生”的说法。
脾胃虚不虚,看脸就知道,有三个特征:1.面黄肌瘦,皮肤黯淡无光
皮肤的根是气血,气血不好则脸无血色,而气血由脾胃腐熟水谷精微,运化而生。皮肤缺少气血,循环不好,垃圾处理不掉,自然缺少光彩。
2.脸爱出油,头发油得快
脸和头皮爱出油,是湿气重。脾统摄全身水液,是身体水湿的开关,一旦脾虚,水湿就到处泛滥,表现在脸和头发上就是油。因为湿气有重浊性,这类人群往往还经常感觉身体好重,动一动就乏力。
3.精神萎靡,看起来很丧
因为气血生化不好,不但脸色垮了,大脑和身体都因为缺少濡养,变得萎靡不振。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精神不好,做什么事情都感觉没劲。
除了这三个面部特征,还有三个脾虚的标志:一是“身体虚胖”,多是脾虚湿重,湿气在腰部泛滥,形成了“湿胖”;二是“怕热怕冷”,脾虚的人,身体表面的营运之气不足,容易被冷热等邪气入侵,即所谓“虚不固表”;三是“大便不成形”,这是因为脾胃虚弱,影响了消化,所以大便容易稀溏沾马桶。
再强调一下,为什么脾很重要。
在中医里,脾属土,而“土为万物之母”,脾胃居中焦而主运化,为五脏六腑之枢纽,气血生化之源泉,乃后天之本。脾胃健运,则可化生水谷精微,运达周身,精神乃健。脾胃虚弱,则脏腑不安,正气不存,邪气入侵,百病由生。
怎么健脾养胃呢?
在明朝御医陈实功的《外科正宗》里,有个性子平和,健脾养胃的食养方——八珍糕。
八珍糕:脾胃同补,养身补虚这个小方,是明清两朝几百年的御方。清朝医书《本草从新》认为八珍糕:“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弱,用以调补,甚为平妥。”
到了现代,中医学者还把八珍糕搬上了《百家讲坛》,认为它调理饮食不节引起的脾胃虚弱百发百中。
八珍糕的主要材料有8种:麦芽、山药、山楂、薏米、茯苓、芡实、白扁豆、莲子。这些材料都是药食同源的,性子平和,可以当零食吃,慢慢把脾胃养好。
其中,山楂和麦芽消食化积,减轻脾胃负担;茯苓、薏米、芡实除脾湿,补脾阳,促进气血顺利运化;白扁豆调理消化,缓解腹胀腹痛;山药专司补虚,可以健脾养胃,让脾胃健运;莲子养气补中,提升身体元气。
做法和吃法也告诉大家,有需要的可以自取:
八种材料取等份,放到盆里,加入适量大米粉和少量蜂蜜调味,再用温水把面和匀。为了方便定量,可以做成小丸子,蒸熟后每天吃3到5粒,孕妇不能吃。
特别提醒一下,中老年人脾胃虚弱,身体怕冷,精神不好,一定要及时调理,否则一旦坐吃山空,等到身体出问题,就很难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