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我的女儿出生了!
怀孕期间检查的时候医生说了一句话:“孩子像爸爸。”,就是这句话让我们误以为怀的是男孩,当时脑子里考虑的只有三件事:不能在大手大脚的花钱了;要给儿子准备买房;还有彩礼钱;
直到医生从产房出来将孩子送到我怀里的时候说:女孩,6斤7两。
突然感觉肩上轻松了许多许多,脸上自然也露出了笑容,心想着要给她一个美好的童年和更好的生活,可是想到这我却焦虑了起来。
有句话说的很对,只有男人了解男人。

我们都是从年轻时候走过来的,在青春懵懂的时候,心里想着什么我们是一清二楚。想到这里心里下了一个决定:我不能让男孩子的“一块糖”就拐跑我的女儿。
男孩和女孩的生养方式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男孩子你可以放养,只要他不惹事儿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可是女孩不行,这个社会虽然一直在倡导男女平等,可是女孩在社会上总是需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可能有朋友会说这是老传统老观念,当父母的不应该过多的干涉孩子的人生,可是只有为人父母你才会知道,有些想法是不受自己控制的。
在我女儿2月份出生的时候我思考了这些问题,心里也产生了一丝焦虑,但不至于让我过多的干涉女儿的人生。可是最近看了新公布的婚姻登记条例之后,我觉得生女儿的朋友们,不单单只有焦虑还有不安。

根据 2025 年 4 月 9 日公布的消息,自 2025 年 5 月 10 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婚姻登记条例》,申请结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本人的居民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
这一条例的公布意味着从 2025 年 5 月 10 日起,结婚登记不再需要户口簿,只需身份证即可。
官方的解释是旨在 “优化流程、便民利民”,这一点的确顺应了数字化发展的趋势,可是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这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女孩为了结婚偷户口本的案例,在青春叛逆期或者被爱情冲昏头的年龄,女孩偷了家里的户口本和一个男孩结了婚登了记。
在这样的案例当中,户口本像个隐形的 "婚姻许可证",父母通过保管户口本间接掌握子女婚姻的 "否决权",当然,从此刻开始,这样的事情不会在发生了。
而新婚姻登记条例的背景是什么呢?

如果是顺应数字化趋势简化登记流程,不需要户口本的确有必要。可在大众看来,这一举措的真正背景不是登记流程“太”复杂,而是人口负增长。
2024 年全国结婚登记数跌破 600 万对,离婚率突破 50%,30 岁以下夫妻离婚占比超 40%。而2025 年新生儿预计不足 800 万,人口负增长进入加速期。
而简化婚姻登记流程能否解决这一问题还是个未知数。要知道,人口负增长的问题向上推理是生育问题,然后是经济问题,再然后才是婚姻。解决了婚姻登记问题,一个新生家庭却无法解决经济问题,没有经济支撑就无法提高生育意愿。
因此,传统的婚姻登记制度的“复杂性”并不是年轻人不结婚不生育的理由。
当然,这一举措对婚姻登记并非没有促进作用。
根据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每年因户口本问题导致的婚姻登记受阻案例超过 20 万起,其中 70% 涉及异地婚恋。
取消户口本登记的要求,本质上是为了解决异地登记的问题,这一问题解决是有结婚意愿人群的问题,但对于人口负增长,无生育意愿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因此,这一政策只是解决了70%异地婚恋因户口本问题导致登记受阻的问题,但对于年轻人结婚意愿并无促进作用,而这一政策公布的同时却产生了一些副作用。
比如“闪婚闪离”的风险增加,有女儿的家庭焦虑问题突出等。
不少家长在得知新婚姻登记条例后,都在说:"以前户口本在手,还能让女儿冷静几天。现在倒好,今天恋爱明天领证,根本拦不住!"
这是很多家长们最常说的话,也凸显了他们的焦虑和不安。不少人对这一政策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此举会加剧家庭关系的矛盾。父母的需求不是为了掌控孩子的婚姻,而是为了让女儿能够稍微理智一点在做决定,毕竟年轻人的青春期和爱情冲昏了头的事情,都是非理智情况下做出的决定。
那么在这一大背景下,有女儿的家庭该如何应对呢?
也许每个有女儿的家庭都要成长为一个“侦探”,知道如何核查对方的婚史,知道婚前协议如何制定等等。
对于这件事情,或许我们该换个视角看问题:户口本不是子女婚姻的一道门槛,婚姻的本质从来不是户口本上的几个红章,而是为人父母对女儿婚姻生活幸福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