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公平杜绝公立掐尖,2024年起福州“牛小”富余学位应公开分配

冬易聊房产 2024-01-02 12:46:01

之前我在分析2023年福建中高考新动向与挽回人口出生率的文章里提到,自打2020年开始执行民办初中100%摇号招生以来,现在私立校们早已无法“掐尖”,反倒是一些头部公立拼命想办法掐走优质生源。

事实上公立掐尖问题由来已久,只不过当年考私立是主要热潮,大家的注意力都放在私立校身上,自然不会注意到公立其实也这么干。现在私立校公平招生,那些公立校的掐尖行为就变得格外凸显。

看到这里,会有一些读者会感到不解:公立校是划片入学不用考试,为什么说它们也在掐尖?其实道理很简单,我在去年11月23日文章中就已提到,往年鼓楼区的学校之所以中考成绩更好,是建立在随迁子女招得少的基础上。鼓楼那些所谓“名校”、“牛小”的学位都被有着“权钱势”的家庭垄断,大部分随迁子女踢给其他四区,如此“掐尖”换来的分差优势,一跃成为炒房客们搞诈骗的说辞,让学区房成为楼市最大的骗局。

好在近年来国家看到了学区房炒作带来的巨大危害,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推进教育公平化。这方面福州执行得很坚决,短短三年我们就能看到明显成效。

回顾往年中考,不仅私立强校们碾压公立校,公立与公立之间也有很大差距。比如华伦中学、时代中学曾经“一三附”录取率超过五成甚至高达六七成,“老八所率”更是高达八九成;而头部公立的延安中学、屏东中学也有百分之十几的学生考上“一三附”。这样一来,其余公办初中就彻底沦为背景板,像城门中学、永南中学等村校更是被贬为“菜中”,考上“一三附”的人数常年“挂蛋”甚是凄凉。

2023年是民办初中100%摇号的生源第一年中考,再辅以定向生的进一步扩大,使得以往的不公平现象大为改观,不仅私立校的优势大为缩水,公立校的录取率也趋于平均化,哪怕“村中”、“菜中”都有很多人考上“一三附”。

看到这里,我希望每个出身普通家庭乃至贫寒家庭的孩子都要明白,国家从既得利益集团嘴里抠下肉来反哺你们,给予你们相对公平的竞争机遇,只要你们肯努力、肯上进,就能把命运握在自己手里。坚持教育公平化广泛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也让福州的高考平均分领先省内其他城市。

当然,这样一来炒房团伙就难免气急败坏。于是各种疯狂的抹黑、叫骂接踵而来,诸如村校的学生就算进了一中也跟不上,菜中的学生课堂纪律差等等。但它们再疯再气又能如何?人家的孩子能考上好高中,将来有很大概率上个本一,笑看掏几百万买学区房的人读中专去。无人接盘的学区房,价格泡沫彻底破裂,炒房客们看似家资巨万就此灰飞烟灭。

有鉴于此,今天发出2024年的第一篇文章,站在天理公道的角度上,我希望除了已经既定的继续扩大定向生比例,增加降分等政策之外,今年教育公平化的脚步还要进一步迈进,尤其是对集体户和随迁子女的学位分配也要趋于公平。

试问,同样是用福州纳税人的钱供养的公办学校,凭什么对学生搞差别待遇?凭什么某些学校享有特权,只给有钱、有权、有势人家的子女就读?各种“条子生”、“关系户”满天飞,这何尝不是一座城市的耻辱?

所以,以教育集团化为契机,今年福州应进一步扩大集体户和随迁子女的入学选择面。比如鼓二小教育集团除鼓二小本部外还有教场校区(教场小),钱塘小教育集团还有湖前校区(湖前小)、怡山校区(怡山小)。

那么,凭什么教场小、湖前小、怡山小要接纳众多随迁子女,而鼓二小、钱塘小就不用承担这个责任呢?凭什么晋安、仓山、台江的普通小学要接纳大部分随迁子女,而二附小、乌山小、群众小、师大附小、麦顶小、金山小等等却不用承担这一重要社会责任?这种不合理必须予以改变。

从今年开始,小学生入学人数会逐年减少,以前不接纳随迁子女的那些名校会有不少学位空出来,要把这些资源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均衡地分配给集体户和随迁子女,该摇号的摇号,绝不要被各种“后门”窃占。相比于教师轮岗等稍显复杂的举措,这项工作更容易做,而且并不会动到现有片内生的奶酪(反正没人接盘学区房也就没有新的片内生)。希望这些美好愿景在大家共同呼吁下今后能够实现,保障教育公平就是在保护未来。

1 阅读:326

评论列表

在何方

在何方

2024-01-02 16:45

呵呵

冬易聊房产

冬易聊房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