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培养孩子大小便的习惯,主要是掌握孩子排便的规律

雨后的阳光彩虹 2023-12-01 18:54:11

首先排便:培养排便习惯。两个月左右的婴儿,排尿的次数较新生儿显著减少,就可以开始培养。把孩子抱起来把尿的姿势,和孩子小便的要求联系起来,天天重复这种方法,使孩子形成条件反射,就容易掌握排尿的规律,形成一把就排尿的习惯,不至经常尿在被褥和衣裤上。4、5个月的孩子,可以由大人扶着练习在便盆上大便,大人发出“嗯一嗯的声音,使其成为让孩子排便的信号。

7、8个月的孩子,在学会独坐的基础上,让他自己坐在便盆上排便,大人在他身旁照看。开始时,如果5分钟左右,仍然没有排便,就让孩子起来,等一会再坐盆,不要让孩子对坐盆发生反感。坐盆时,不要吃东西和玩玩具,集中精神排便。在一定的时间把尿或坐盆,孩子就容易适应定时排便。细心的家长,很容易看出孩子在排便前有所表示,发出声音或做出动作,如打颤、发呆、扭腿等。

在这种情况下,赶快让他坐盆,多次重复找出规律,可以养成孩子主动要求排便的习惯。掌握规律后,白天可以不用尿布,最迟在学会走路后,即不再用尿布。夜间,一般可以不叫尿,有尿床现象的孩子,在他睡得不安,或翻身时再叫尿,逐渐延长他控制排尿的习惯。夜间叫尿次数多了,会影响他的睡眠。同时,也易于形成夜间多次排尿的习惯。在早晨醒来时。要及时让他排尿。

培养排便习惯时,要把便盆放在固定的地方。会更容易建立与排便动作之间的条件反射。在一定的时间,如睡前、醒后,散步前后,集中精神玩得过久时,都要提醒孩子排尿。大便的次数,较排尿的次数少,正常情况下,一天只有1-2次,更便于定时训练。开始训练时,不可生硬地强迫坐盆,最好找出他排便时间的规律,再加以培养训练就容易成功。因为食物刺激,会加强胃肠道的蠕动。

而产生排便的感觉,往往在吃后不久就要排便,可以在早餐或晚餐后,抓住这个时机训练,很容易形成定时大便。应该注意的事情。不要让孩子随地便溺,这全靠大人的教育。一般正常的孩子,随着神经系统的健全,控制排尿的能力增强,会自己警觉醒来排尿,尿床习惯,可以逐渐消失。及时纠正孩玩弄生殖器的坏习惯,不穿太紧小的裤子,及早穿封档裤。

最后孩子定时排便的习惯,虽然开始养成,但因孩子贪玩,有时什么都会忘了,而尿在衣裤上,有时就把大便整回去。长此下去,也会破坏已养成的好习惯,或形成大便秘结。所以,要及时提醒。偶然有弄脏衣裤、被褥的时候,也不要责怪孩子,这只能从大人疏忽中找原因,从问题中找经验。初生后的孩子,即可在明亮的光线下,眯缝着眼睛,也能较长久地把视线停留在周围的物件和人上。

0 阅读:8

雨后的阳光彩虹

简介:风雨后的阳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