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年洪学智妻子寻女无果,到老乡家歇脚老乡惊呼:你要找得就是我

丁一丁北 2024-12-19 22:56:44

51年洪学智妻子寻女无果,到老乡家歇脚老乡惊呼:你要找得就是我

一个炎热的夏日午后,张文提着包袱,满怀希望地来到思西村寻找失散多年的女儿。12年前的那个夜晚,为了完成组织交代的任务,她不得不将襁褓中的女儿留在了老乡家中。这些年来,她和丈夫洪学智多次打听女儿下落,却始终未果。这一天,她因口渴,随意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谁知命运弄人,当她拿出一张泛黄的纸条询问时,眼前的老妇人竟颤抖着说出了让她震惊的话。更令她心跳加速的是,院子里正在洗衣服的姑娘,为何让她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这到底是巧合,还是上天的安排?

一、战火纷飞中的生离

1939年春,日军在华北地区展开新一轮军事行动。阳曲县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日军重点占领的目标。这里不仅是晋察冀与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之间的重要通道,更是八路军和新四军转移的必经之路。

3月下旬,日军调集了两个大队的兵力,在阳曲县城周边设立了多个炮楼据点,企图切断我军南北交通线。尤其在高村一带,日军设立了三座钢筋混凝土炮楼,每座炮楼配备重机枪和探照灯,日夜监视过往行人。

就在这个危急时刻,一支由60多名红军干部组成的队伍需要穿越阳曲县,前往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执行任务。这支队伍中不仅有多名女干部,还携带着几名未满周岁的婴儿。

阳曲县委接到上级命令后,立即组织人员勘察地形。经过多次侦查发现,城内街道已被日军设卡盘查,而外围乡村道路则布满了日军巡逻队。唯一可行的路线是从东峪庄出发,绕道高村北侧的山林。这条路线虽然路程较远,但可以避开日军主要据点。

为确保万无一失,护送队制定了详细的转移计划。所有人员必须轻装上阵,仅携带必需品。但最令人揪心的是几名婴儿,他们随时可能因饥饿或不适啼哭,这将给整个队伍带来致命危险。

经过反复商议,队伍决定在东峪庄进行最后一次休整。这里距离日军炮楼较远,且当地群众基础好,便于安置这些婴儿。当晚,几位女干部不得不作出艰难的决定:将孩子暂时托付给当地百姓抚养。

为确保孩子日后能与父母相认,每个孩子的襁褓中都放入了特殊的信物。有的放了印有五角星的军帽,有的放了写有联络暗号的纸条,还有的在包裹底部塞满了粮食,以表达对收养人家的一点心意。

当天深夜,一支黑影悄然离开东峪庄,向北方山林挺进。他们必须在天亮前穿过高村,否则将面临日军的围追堵截。这些母亲们强忍着泪水,在月光下最后看了一眼熟睡的婴儿,然后毅然转身,消失在夜色中。

接下来的三天里,这支队伍在当地游击队的配合下,采取昼伏夜行的方式,成功避开了日军的岗哨。第四天凌晨,他们终于安全通过了高村地区,到达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至此,这次危险的护送任务圆满完成,但对这些母亲来说,寻找孩子的漫长等待才刚刚开始。

二、十二年艰苦寻女路

1939年那次分离后,张文和洪学智夫妇便开始了漫长的寻女之路。战争时期,他们所在的部队频繁转移,通讯条件极其有限,寻找工作只能在执行任务的间隙进行。每到一个新的驻地,他们都会抽空打听东峪庄的情况。

1941年春,洪学智派出一名通信员前往阳曲县,试图打探女儿的消息。但此时日军在阳曲县的据点已增至15处,县城几乎被铁丝网和堑壕围得水泄不通。通信员在当地游击队的帮助下,装扮成收粮商贩,历经三天才潜入东峪庄。然而,当年收留婴儿的几户人家已经搬迁,有的躲避日军进了山,有的投靠了外地的亲戚。

1943年夏,晋冀鲁豫军区发起了一场大规模反扫荡战役。洪学智趁机派出了三名侦察兵,分头打探东峪庄的情况。其中一名侦察兵在返回途中遭遇日军伏击,所携带的情报资料全部丢失。另外两名侦察兵虽然平安归来,但带回的消息并不乐观:东峪庄在日军的一次报复性烧村行动中,多间房屋被毁,村民死伤惨重,幸存者四散逃命。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张文立即请求组织批准她回阳曲县寻女。然而此时的阳曲县已经面目全非,很多村庄在战火中消失,新的村落又在废墟上建起。东峪庄的村民陆续返乡重建家园,但当年知情的乡亲们要么已经过世,要么对往事的记忆变得模糊不清。

1947年,内战爆发。张文和洪学智再次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尽管工作繁忙,他们仍不忘委托当地群众帮忙寻找。一位老支书提供了一条线索:当年似乎有一个带着婴儿的农家,在战乱中逃到了附近的思西村。但由于战事吃紧,这条线索未能及时核实。

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洪学智因工作调动来到北京,张文则主动请缨留在山西工作,就是为了能够就近打探女儿的下落。她多次往返于阳曲县各个村庄,访遍了当年可能收留过婴儿的人家。期间虽然出现过几次疑似的线索,但最终都证实是弄错了。

1950年春节前夕,张文收到一封来自思西村的信。信中说,村里确实有一户姓李的人家,在战时收养过一个女婴。这个消息让张文看到了希望。然而当她赶到思西村时,这户人家已经举家搬迁到太原城里,且没有留下具体地址。

1951年7月,张文再次踏上寻女之路。这一次,她特意带上了当年放在女儿襁褓中的那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一串数字,那是她和洪学智约定的暗号。虽然纸张已经发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这是证明女儿身份的重要信物。她决定要在思西村多待几天,挨家挨户地打听,直到找到那户李姓人家的确切去向。

三、一张泛黄的纸条牵起重逢

1951年7月15日,思西村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张文拖着疲惫的身躯,在村口的大槐树下歇息。连日来的奔波让她面容憔悴,但仍坚持走访每一户人家。当天下午两点,她来到村西头一户姓王的人家讨水喝。

这户人家的女主人王富贵正在院子里忙活。见到满身尘土的张文,她立即端来一碗凉开水。张文一边喝水,一边照例询问有关李姓人家的消息。王富贵突然放下手中的活计,仔细打量着张文。

"同志,你说的可是住在村东头的李德胜一家?"王富贵问道。张文连连点头,急忙从怀中掏出那张保存了十二年的纸条。纸条已经泛黄发脆,四角都有些卷边,上面写着"193905"几个数字。

王富贵看到纸条后,立即叫来了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的女儿小芳。"你快过来看看,这位同志带来的纸条,是不是和你二伯母收藏的那张一模一样?"小芳放下手中的衣物,仔细端详着纸条,随即跑进屋里翻找。

片刻后,小芳捧着一个布包裹出来。包裹里除了一张同样泛黄的纸条外,还有一块印着五角星的红布。这正是当年张文为女儿缝制的小肚兜。两张纸条上的数字完全一致,都是"193905"。

原来,1939年那个夜晚,李德胜的妻子收留了一名女婴。当时李家刚失去自己的孩子,便将这个来历不明的女婴视如己出。为了照顾这个孩子,李家不惜变卖了家中仅有的几亩薄田。1943年,日军烧村时,李德胜一家带着孩子辗转逃到了思西村。

为了躲避日军搜查,李家将女婴的来历和那张纸条都秘而不宣。直到1947年,李德胜去世前才将真相告诉了妻子,并叮嘱一定要替养女寻找亲生父母。不久,李德胜的妻子也病逝了,临终前将纸条和红布交给了邻居王富贵保管。

"李家的养女现在在太原第一纺织厂工作,"王富贵说,"每个月都会回来看看。她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养女,一直想找到亲生父母。这个周末她就要回来了。"

这个消息让张文激动不已。她立即派人给洪学智发去电报,请他速来思西村。三天后的清晨,洪学智风尘仆仆地赶到。就在当天下午,一辆自行车在村口停下,车上下来一个身着蓝色工装的年轻姑娘。

村里人纷纷围拢过来,见证这场失散十二年的母女重逢。当姑娘看到张文手中那张与自己一直珍藏的纸条一模一样时,眼泪夺眶而出。在场的乡亲们也都红了眼眶。这一刻,战火纷飞的往事,寻女路上的艰辛,都化作了思西村这个特殊的夏日午后最动人的画面。

四、养父母的艰辛抚育路

1939年的那个春夜,李德胜夫妇收到这个女婴时,全家正处在最困难的时期。李德胜的妻子刚刚失去自己的孩子,家中田地也因连年干旱歉收而所剩无几。然而,看着襁褓中的女婴,李德胜夫妇还是决定将她抱回家。

为了给女婴买奶粉,李德胜变卖了家中最后的一头老黄牛。他的妻子则靠给村里人缝补衣服换取一些口粮。那时日军经常下乡抢粮,他们就把女婴藏在地窖里,自己则装作普通佃农在地里干活。

1940年秋天,一场蝗灾席卷了整个阳曲县。李德胜不得不将仅剩的几亩薄田典当出去,换取了一些粮食。他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到十里之外的深山采野菜、挖树根,一直干到天黑才回家。他的妻子则在家照看女儿,同时纺线织布补贴家用。

1942年,日军在阳曲县加强了控制。李德胜为了避免女儿暴露身份,特意将她打扮成男孩的样子。每当日军来村里搜查时,他就带着女儿躲进村后的玉米地。那年冬天特别寒冷,李德胜砍光了院子里唯一的一棵老枣树,为的就是给女儿保暖。

1943年夏天的那场大火,彻底改变了李家的命运。日军为报复地下党在村里的活动,放火烧了整个东峪庄。李德胜夫妇带着女儿,仅来得及抢救出那张纸条和一件红肚兜。他们跟随着逃难的乡亲,辗转来到了思西村。

在思西村,李德胜靠着给人家打短工维持生计。他的妻子则跟着邻居学会了纺棉织布,常常熬到深夜。为了供女儿上学,李德胜甚至去附近的煤窑当了挖煤工。尽管生活艰难,但他们从未放弃给女儿创造更好的条件。

1946年,李德胜在煤窑干活时不幸患上了矽肺病。即使病重期间,他仍坚持给女儿讲述她的身世,告诉她襁褓中的纸条和红肚兜的重要性。他叮嘱妻子,一定要帮助女儿找到亲生父母。第二年春天,李德胜带着这个未完成的心愿离开人世。

李德胜去世后,他的妻子独自承担起抚养女儿的重任。她每天起早贪黑,在村里帮人砸核桃、晒粮食。后来她也因积劳成疾,在临终前将纸条和红肚兜交给了邻居王富贵保管,并请求她继续关照自己的养女。

1950年,在村里人的帮助下,李德胜的养女考入了太原第一纺织厂。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她都会回到思西村,看望照顾过自己的王富贵一家。虽然养父母已经离世,但他们用十二年的艰辛付出,为这个来历不明的女婴撑起了一片天空,直到她能够自立,直到她终于等来了与亲生父母重逢的那一天。

五、重逢后的新生活

1951年夏天的重逢后,张文和洪学智立即着手为女儿办理正式的身份文件。在太原市政府的协助下,他们为女儿取名洪晓云,并办理了完整的户籍登记。这些年来,晓云一直用养父李德胜的姓氏,如今终于恢复了自己的本名。

为了不影响晓云的工作,张文主动申请调到太原工作。她在太原市妇联任职,负责妇女工作,同时能够就近照顾女儿。每逢周末,她都会带着晓云去思西村,看望王富贵一家和其他帮助过晓云的乡亲。

1952年春节,洪学智特意从北京请了假,全家三口在太原过了第一个团圆年。除夕夜,他们一起去李德胜夫妇的坟前祭扫。洪学智带来了一块特制的墓碑,上面镌刻着"恩重如山"四个大字。从此以后,每年清明和春节,一家人都会来此祭奠。

1953年,晓云在纺织厂的工作表现突出,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她将奖金的一半寄给了在思西村的王富贵,用于修缮李德胜夫妇的老房子。这座老房子后来成了村里的托儿所,专门照顾那些家庭困难的儿童。

1954年夏天,张文和洪学智带着晓云回到了阳曲县东峪庄。战后重建的村子已经面目一新,但那段历史永远铭记在村民心中。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当年帮助过李德胜一家的乡亲们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往事。

1955年,晓云结婚时,思西村的乡亲们组成了一支迎亲队,专程来到太原参加婚礼。王富贵带来了李德胜夫妇留下的那个旧布包,里面还保存着晓云小时候穿过的衣物。这些布料虽然已经陈旧,却见证了养父母的艰辛付出。

1956年,晓云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全家人商量后,给孩子取名"李念",以此纪念养父母的养育之恩。张文和洪学智还在思西村设立了一个助学金,专门资助那些家境困难的学生,延续李德胜夫妇当年助人的精神。

1957年,太原市妇联开展"寻根助孤"活动,晓云主动担任志愿者。她将自己的经历编成小册子,发放给那些正在寻亲的家庭,帮助更多失散多年的亲人团聚。这项活动持续多年,成功帮助数十个家庭重获团圆。

1958年,思西村的老支书去世前将一本日记交给晓云。日记记载了1943年至1947年间李德胜一家在村里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本日记后来被收入太原市档案馆,成为那个特殊年代的历史见证。通过这本日记,后人得以了解战争年代普通百姓之间的互助情谊。

1959年,晓云将家中珍藏的两张纸条、红肚兜和那本老支书的日记复制了一份,捐赠给太原博物馆。这些实物被列入"抗战时期民间互助实物展"的重要展品,向更多人诉说着这段跨越十二年的寻亲故事。每当有参观者驻足询问,讲解员总会详细讲述这个家庭的三重亲情:血脉亲情、养育亲情和乡邻亲情。

0 阅读:0

丁一丁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