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优秀将领陈玉成和手下的将士们已经被围困了一个多月,他们手中的粮食几乎都快不够吃了。
这时山上突然多了一只饿狗,陈玉成见状说道:“大家集中剩余的粮食,把这只饿狗喂饱了我们就能活命!”
陈玉成他们粮食都不够吃为何还要喂狗?这只狗又是如何救了他们?
被逼上山天王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可以说是给清王朝带来了很大压力,即便是之前被列强瓜分的时候,大清可能都没有那么大的压力。
要说太平天国最巅峰的时候,那指定是他们刚开始的时候。
刚开始的太平军不仅战斗力非常强悍,将领们也都是数一数二的能人,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翼王石达开,这个男人究竟有多恐怖?
我们都知道,最后是曾国藩带领湘军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就是这样一个大功臣,当初被石达开打得好几次想要自尽身亡。
要不是手下们发现得及时,估计曾国藩早就上天或者入地了。
太平军虽然出道即巅峰,但他们的局限性却是非常大的,转折点就在洪秀全将首都定在了天京。
看着自己的这一路辉煌战绩,洪秀全进入天京后瞬间开始了养老模式。
那时候洪秀全每天钻在天王府中基本不出来,后来便出现了一系列危机事件,比如“天京事变”。
这次事变导致许多王被杀,比如北王韦昌辉和东王杨秀清,然后翼王石达开带领数万精锐大军离开了天京。
此次事变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整体实力,受损最严重的就是军事方面。后来洪秀全亲自提拔了李秀成和陈玉成两位将领,这两人也由此成了太平军后期主要将领。
如果这些王们能够团结一心一致对外,就算灭不了清朝,太平天国最起码也不会走向消亡。
在大多数人看来,李秀成和陈玉成是不如翼王石达开的。不过要是没有这两人在,估计太平天国早就亡了。
事变后,太平军照样继续与清军作战。在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后,陈玉成奉命去攻打杭州。
但就在这时安庆那边送来了求救信,当时曾国荃见陈玉成正在别处征战,于是他就带领多路大军一起进攻安徽,其中陈玉成的老巢安庆就是主要进攻点之一。
自己的老巢被人打了,陈玉成只好放弃进攻杭州,然后转头去支援安庆。
这不是清军第一次攻打安庆了,所以这次曾国荃做好了充足准备,以避免出现上次那样的失误。
这次清军的战斗力和兵力远超陈玉成的想象,虽然有小规模胜利,但还是以失败居多。一次战斗中,陈玉成和大部队脱节了。
脱节后自然是要找到大部队重新聚集,不过就在他们转战过程中遇到了一支清军部队。
这支部队是由大清名将多隆阿领导的。这可是一员猛将啊,他在整个安庆战斗中曾多次击败陈玉成部队,致使陈玉成最后只能败退。
当时湘军中的第一名将叫鲍超,据说这个多隆阿比那个鲍超还要强上那么一点,两人在清军中更是有着“多龙鲍虎”的美名。
当时多隆阿带领着上千人,而陈玉成他们只有几百人,实力差距如此悬殊,陈玉成也是掉头就跑。
多隆阿派来的“卧底”陈玉成带领士兵逃到了一处小山上,虽然说是小山,但也得往上爬数百米才能到达山顶。
而且山上还有许多石头,太平军士兵往下投掷大石块,打得清军士兵嗷嗷叫。多隆阿见状也是停下了进攻,随后下令将整个山围了起来,企图把陈玉成憋死在山上。
在多隆阿看来,陈玉成他们应该没带多少粮食,过不了多久他们便会挨饿,这样就能不攻自破了。
多隆阿的这一想法被陈玉成看穿,于是他下令先别吃自身携带的粮食,而是先从山上找野菜或者野果子吃,如果能发现野鸡、野兔什么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刚开始士兵们并不理解为何要这么做,但看着陈玉成已经开始找野菜吃了,士兵们也纷纷开始跟着一起。
就这样,陈玉成和大家吃上了“山珍野味”。虽然有点艰苦,但不至于饿死。
吃了一段时间后,山上的东西基本都已经吃完了,野味已经很难找了,于是陈玉成下令开始吃之前带来的粮食。
当然了,每天只能吃一点点,不能一次性吃太多,毕竟谁也不知道,下面的多隆阿会围到什么时候。
虽然有点不太情愿,士兵们也只好照做。原本以为日子就会这么一直平静的过下去,突然有一天巡逻士兵发现了一条狗。
这条狗很瘦而且两眼发绿,显然它已经饥肠辘辘了。陈玉成得知此事后,便要求大家一人拿出点粮食将它喂饱。
这时就有许多士兵不理解了:“难道把它杀了吃狗肉不香吗?结果不仅不能杀,还得把它喂饱。”
仅剩的那点粮食将士们都舍不得吃,更别说喂给这只饿狗了。不过大家见陈玉成都把粮食拿出来喂给它了,他们觉得将军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
于是士兵们纷纷拿出了一点粮食,成功将这只狗喂饱了。不过接下来让大家感到疑惑的事又发生了:“陈玉成将这只狗给放走了。”
大家本以为这是要养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结果就这么给放走了,属实感到意外。
陈玉成放走这只狗的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这只狗是山下多隆阿派来的“卧底”。
大家仔细想一下,山下面已经被清军围了个水泄不通,怎么可能会有一只狗上来。就算真的有饿得不行的流浪狗,清军看见了岂会没有想法?
所以陈玉成一眼就看出了这是多隆阿故意派来的,目的就是来探探他们的底细。那狗狗不会说话怎么帮多隆阿探查陈玉成的底?
话说当这只狗吃饱喝足幸灾乐祸地回来后,多隆阿看到它吃得肚子鼓鼓的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于是他直接一刀将这只狗杀了。
清军士兵从狗狗的胃中发现了大量还没来得及消化的食物,由此不难看出这是真的吃饱了,而且吃的还是正儿八经的粮食。
多隆阿见状也是瞬间明白了一切,原来山上的太平军粮食还充足着呢。毕竟狗狗上去都能吃饱,更何况士兵们呢。
“英王”陈玉成多隆阿见状觉得没有继续围下去的必要了,于是他就下令撤军了。陈玉成得知清军走后赶紧带着军队下山离开了。
其实多隆阿撤退的多少有点草率,这种情况下他可以假装撤退,然后将山上的太平军吸引下来。
不过这么做太平军还会继续回到山上防守,除非他们被一网打尽,多隆阿所顾虑的应该就是这一点。
毕竟他不清楚山上的太平军其实粮食已经不多了,而且他也不知道守在上面的正是自己的死敌陈玉成。
如果多隆阿知道是陈玉成守着的,那他大概率就会明白狗狗为何能吃饱回来了。
这次陈玉成虽然侥幸逃过一劫,但最后安庆还是没能守住。他本人在带领大军后撤途中,由于属下出卖,陈玉成被生擒,被送到了清军那里。
说起陈玉成这名优秀的将领,他一路走来也是非常不容易。他十四岁那年就和亲戚朋友们加入了太平军。
由于年龄限制,陈玉成起初只是一个童子兵。后来在武昌战役中,陈玉成指挥数百人成功爬上了武昌城墙,最后武昌城攻破。
当时太平军打了武昌城好几个月都没能攻下,陈玉成也是在分析了各种失败原因后才这么做的,他本人也是由此一战成名,或许这就是自带的军事天赋吧。
自从“天京事变”结束后,陈玉成就和儿时的好朋友李秀成得到了重用。
成为独立的领军将领后,陈玉成基本是常年在外领兵作战,军功卓著。在洪秀全看来,当时的众将领中属陈玉成军功最大,所以对他越来越器重。
前面我们提到过,洪秀全自从进入天京后,基本很少再管理事务。
当时洪秀全说:“国家内部事务有了问题找我的族弟洪仁玕解决;要是外部的打仗问题,就去找英王陈玉成解决。”
“如果内外之事这两人都解决不了,那就来找我。”由此不难看出,当时陈玉成就是洪秀全的左膀右臂之一。
陈玉成这个将领不仅在打仗方面非常出色,平时治军也是治理得非常不错。
陈玉成的部队纪律非常严格,他严禁士兵们对老百姓烧杀抢掠。凡涉及此事者,一律格杀勿论。
当时一个英国人就曾见过陈玉成贴的告示,两名士兵由于抢了老百姓的衣服,陈玉成直接将这两人斩首示众。
反观当时的湘军,其实就是一群土匪。就拿曾国荃来说,他们每攻下一座城池,清军士兵们就开始疯抢,抢什么呢?金钱、宝贝、美女等。
陈玉成最后虽然被曾国藩的湘军打败了,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两支军队的纪律简直就是天差地别。
从这方面我们也能看出,即便清军能平定农民起义,那他们最后也是必败无疑,因为他们的根已经烂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