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二十多年龙虾生产经验,今年计划收购量达 6000 - 8000 吨,市场覆盖本土与国外,基础设施达欧盟标准……” 在安徽小龙虾产业中,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以亮眼的数据和斐然的成绩,展现出雄厚的企业实力,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
2025年2月19日,安徽省渔业协会、安徽省水产学会组织行业专家、媒体及企业代表赴巢湖大鑫食品公司调研,围绕小龙虾产业发展现状、挑战及未来规划展开深入探讨。与会者就市场预判、技术升级、品牌建设等议题提出多项建议,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调研活动吸引了众多行业关键人物参与。安徽省渔业协会会长陈静宏,安徽省水产学会理事长、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国家虾蟹体系岗位科学家陆剑锋,安徽省渔业协会副会长、水产养殖网总编蔡俊,安徽省渔业协会副秘书长于朝阳,合肥莱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凤彦,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甘世东,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法人代表苏虎,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家红等企业代表也积极参与其中。

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甘世东,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企业经历搬迁,规模逐步扩大,计划今年收购量达 6000 - 8000 吨,拥有二十多年龙虾生产经验,市场多元化,服务本土企业并涉足国外市场。然而,当前小龙虾产业面临诸多难题。产量方面,养殖量和野生量难以预估,雨水分布不均影响产量;贸易环境复杂,欧洲市场消费缩减,贸易政策多变,汇率波动频繁,影响企业利润。收购价格波动大,2021-2024年间安徽库虾收购价格起伏大,从21年每公斤10元多上升到22年每公斤15块多,23年下降到11元,24年巨降到每公斤7元左右,今年库虾收购价格预期涨幅大,企业经营压力剧增。
甘总提出企业未来发展方向,重点打造合肥小龙虾伴手礼,期望将其作为区域公用品牌的落地产品。目前正与多方合作,计划推出 15 天常温货架期的产品,兼顾口感、营养与运输成本,提升合肥龙虾品牌影响力。

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家红指出,2024年公司小龙虾收购量增长良好,今年目标8000吨,但原料价格预计上涨30%,采购资金压力大。小龙虾产业季节性强,市场波动剧烈,小厂抢货致使价格不稳。大厂固定成本高,竞争不占优。生产上,为保证质量稳定和全年生产,需维持工人熟练度。销售方面,国内外市场难题多,美国加征关税,欧洲需求疲软,国内小厂低价竞争,公司产品销售压力变大,企业经营面临诸多挑战。

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法人代表苏虎表示,随着大鑫新厂的建成投产,一方面我们企业自身要有保持强烈有力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也会遇到诸如相关资金到位和新厂道路修缮等诸多地方性支撑问题。

合肥莱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凤彦介绍,公司在渔业养殖设备和软件系统开发成果显著,即将推出涵盖生产销售记录管理功能的 “云雾系统”,预计今年六七月份上线,助力小龙虾产业数字化管理,还能为加工企业提供生产线智能化自动化升级服务。。

安徽省渔业协会副会长、水产养殖网总编蔡俊表示,愿利用媒体宣传优势,通过新媒体平台和 AI 软件为企业品牌宣传赋能,共同策划招商会、推介会等活动,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安徽省水产学会理事长、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国家虾蟹体系岗位科学家陆剑锋,长期从事水产食品研究,在小龙虾保鲜和杀菌技术方面经验丰富。团队尝试多种技术,如热力杀菌、辐照杀菌、高压杀菌等,并结合包装和保鲜技术,积累大量数据,可根据客户需求精准控制小龙虾货架期,目前技术上实现三个月保质期问题不大。陆教授强调,货架期过长会影响产品口感和品质,建议企业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货架期,如 15 天或更短时间,以保证产品开袋即食的还原度达到 95% 以上。针对之前企业在熟制品生产中出现的工艺不稳定问题,教授认为可能是操作环节或设备问题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建议企业优化生产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安徽省渔业协会副秘书长于朝阳提出,今年协会主要开展三项活动:“皖渔有约”活动,秉持着深入基层、贴近一线的理念,通过实地走访与深度调研,致力于挖掘渔业生产的真实面貌,为渔业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一手信息支撑,助力渔业产业精准施策、创新发展。
“315电商质量万里行”则将目光聚焦于渔业电商领域,以严格的质量监管为手段,以规范市场秩序为目标,全力保障消费者在渔业电商消费过程中的合法权益,为渔业电商的蓬勃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市场环境。
“我在中国的72小时——中外青年主题采访行”活动别具匠心,通过邀请中外青年参与,为他们搭建起一座深入了解安徽渔业发展的桥梁。在交流与互动中,不仅能够增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更能借助青年的独特视角和传播力量,全方位提升安徽渔业在国际舞台上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推动安徽渔业文化走向世界,实现多元文化的交融共生。

安徽省渔业协会会长陈静宏作总结发言,充分肯定了大鑫公司在小龙虾产业的发展成果,企业在生产规模、市场拓展、产品质量和安全控制等方面表现出色,基础设施达到欧盟标准。但也指出企业面临的挑战,如品牌建设与企业实力不匹配,预制菜市场波动影响企业产品销售,生产成本上升、食品安全风险、人才流失等问题制约企业发展。陈会长表示,协会将发挥桥梁作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技术上,组织专家团队助力智能化生产和设备引进,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市场方面,提供行业数据分析报告,协助企业制定标准,拓展市场和建设品牌;质量管理上,协助建立国际接轨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检测支持;人才培养方面,组织专业技能培训,促进企业间经验分享与合作,推动合肥小龙虾产业整体发展。
随着消费升级与政策红利释放,合肥小龙虾产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如何通过技术、品牌与市场协同发力,将成为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