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婚姻中,婚礼是被视为一个新的开始,是对未来共同生活的庄重承诺,也是为了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
但在上海广州等地,开始出现了一种“新型婚姻模式”——只领结婚证,不办婚礼酒席宴请宾客。
在他们眼里,婚礼不仅花销大而且实在繁琐忙乱,还要与各式各样的亲戚打交道,不如一切从简,把钱花在更具有性价比的事情上,务实的把两个人的生活经营好,而不是在意一场婚礼仪式。在新式婚姻观念中,彩礼和嫁妆的背后充斥着物质交换和价值换算,这种把人物化的形式也被他们剔除出去,许多年轻人认为,婚姻的基础是感情和共识,不应该是彩礼嫁妆这种看似是支持祝福实则满是压力的东西。除此之外,再也不是“男主外,女主内”这种一成不变的传统家庭模式,夫妻双方开始共同分担责任,伴侣合作面对生活的挑战变动,不仅仅是对生活费用进行平衡,养老责任也是一样。灵活操作的模式避免对其中一方造成过重的负担,也避免强行融入不适配的旧模式。孩子的姓氏也不再是约定俗成随父姓,新式婚姻模式中已经开始践行孩子随母姓或者同时使用双方的姓氏,甚至“抓阄”决定,这是家庭决策权平等的体现。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在有些人看来比较“颠覆三观”的新型婚姻模式?在过去,传统社会是一个血缘共同体,即宗族、血缘关系、熟人社会下的团体,这种模式并非个体本位,核心是关系,个人的意义感和价值感依附在群体之中,婚礼便是在这种情景下诞生的。婚礼过程确实繁杂无趣,却一代代延续下来,因为它本质上是一种监督机制,所有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共同参与的监督机制。该机制一旦运行,意味着丈夫如果做出了违背婚姻的举动,女方的支持者便拥有着“绝对正义”参和进去,让男方付出相应的代价,反过来对于女方也一样。所以一旦进行婚礼,在所有血缘关系的见证下,后续再想背离就得考虑有“贼心”是否也有“贼胆”。婚礼是对性权力分配的约束,彩礼嫁妆是门面和话语权的体现,“男主外”是男性权力的彰显,孩子姓氏随父亲是为了传宗接代,这些都是传统婚姻的意义。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一个个人开始从熟人社会出走,社会流动性的加强是因为城市化、商业化和工业化的共同发力,人群散开到五湖四海去谋生求职,穿插进了陌生人的共同体,该共同体不像血缘那般有约束力,你可以自由加入也能自由离开,不具有强制性。没有一个氏族压着你干扰你的决策,此时你要为自己做打算做选择,并因为能一起承担重压的人会更少所以得全权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乡土中国》里写道,血缘与地缘的合一在现代社会被割裂了,人是流动的甚至迁徙的。脱离了单一的环境后,彼此有着不同的语言或生活习惯,没有硬性要求对彼此产生强烈的完全认同感,个体便形成了。
人变成了原子态的人,不再需要那么粘稠地附着在某个群体上面,越是发达的地区越是这种互不干扰的关系,理论上来讲你可以跟任何其他原子态的人进行连接,也可以不连接,社会功能分割后已经足以支持你进行分化的个人活动,人的自由度更高了,连带着自由形态也更多样化了。
此时的婚礼就不具有它的传统意义,因为氏族的联系比起以前更加微弱,甚至已经“脱落”,婚姻越来越变成小家庭内部的事情,不再需要那么多的视线进行扫描鉴定,彩礼和嫁妆如果成为经济压力就取缔,男女趋于平等就没有谁主内谁主外的说法,孩子随母姓是对女性身份的尊重,新型婚姻模式是社会变化的产物,根据当下的特点做出了相应调整。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了“爱情三角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并据此衍生出七种不同类型的爱情形态。这三个基本成分的具体含义是指:激情: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维系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当。该理论揭示了真正的爱情需要激情的火花、亲密的联结和承诺的支撑,三者缺一不可。反观现代人的爱情承诺,它不再依靠传统模式的监督机制,而是集中在两个人之间的自愿和合力。它具有高度责任感,即使短暂分开也能坚守婚姻承诺,愿意跟对方发展稳定的长期关系。
这种新衍生的婚姻模式比起传统婚姻,在形式的不同下,体现的内核也大不相同。新型婚姻中的夫妻更加注重平等和自由的观念,双方的人格健全,不依赖对方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强调共同成长和自我实现。在家庭和事业上不存在女性应该牺牲自己的事业成全家庭,也不存在男性应该负担起所有的经济责任而忽视家庭,二者可以协商进行调度,共同为提高家庭幸福感努力,是经济和情感上的公平统筹。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允许对方有自己的个人空间不被入侵,允许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亲密关系里也有独立性。这是一种强大的包容性,是能够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而不是“你应该完全和我一致”。虽然新型婚姻模式摒弃了婚姻的形式选择抓住新式的内核,但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传统观念的压迫,经济的衡稳,个人空间与共同责任的调整,协商与沟通的难度以及心理层面的调解等等,这些都需要得到妥善解决。
实话实说明白人
结个婚为儿子一共花70多万,以后平民百姓家真该提倡旅游结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