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读者来信诉说自己最近的烦恼,表示刚退休的父亲给他带来了很大困扰:
父亲是从事外联工作的,原本免不了和各种人打交道,这也使得他父亲对社交十分依赖。
但退休之后,原本工作上认识的一些人开始打他们家财产的念头,总是把他父亲吹捧得很高,以让其父亲请客、赠物甚至投资。读者十分困苦,都60岁的人了,怎么说也不听。60岁,是很多人人生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一阶段的人们大多已步入退休生活,其精神状态和心理需求与此前的几十年大相径庭。工作带来的忙碌与压力倏然卸下,子女也各自成家立业,留下的是一大段属于自己的闲暇时光。于是,社交便成了填补生活空白、排解孤独感的重要方式。然而,正因社交的重要性凸显,更需谨慎对待,有些关系大可不必继续维系,老祖宗的智慧在此时便显得尤为珍贵。60岁以后,这4种人就不要见面了,对自己没半点好处,原因太现实。一、相处不来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句话在60岁后愈发适用。年轻时,或许因工作职责所在,不得不与性格不合、观念迥异的同事、客户等打交道,为了职场的和谐与业绩的达成,忍耐与妥协成了常态。面子文化也在其中扮演着角色,即便内心抵触,表面上也得维持着礼貌与客套。可一旦退休,这些外在的束缚瞬间瓦解。文学家莫言在其著作《晚熟的人》中,深刻指出了退休后最容易摧毁个人的几种行为,其中就包括无效的社会关系。他甚至略带自嘲地写道:“除了你自己,你的小说里没有一个是好人,我都想起诉你诽谤了。”二、消极负面的人消极负面的人如同一团乌云,走到哪里就把阴霾带到哪里。他们总是习惯性地抱怨生活,对周遭的一切都满是不满与挑剔,很少能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
在工作时期,或许还能凭借忙碌来暂时屏蔽他们的负能量,可退休后,大把的时间与他们相处,那些消极情绪便如洪水猛兽般不断侵袭。长期处于这样的氛围中,极易使人也陷入悲观的情绪漩涡,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与期待,甚至可能导致抑郁情绪的产生。临床心理学家艾尔比特·艾利斯曾提出过著名的“情绪ABC”理论,A代表的是激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B代表的是信念(Belief),C代表的是行为后果(Consequence)。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会产生情绪反应,是源于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和解读。
人的情绪是会相互感染的,而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更易受到影响。为了守护自己的乐观心态,远离这类消极之人是明智之举。三、不称职的亲友亲戚朋友本应是生活中的温暖港湾,可在现实中,却有不少不称职的亲友存在。有些亲戚,仅有血缘或地缘上的联系,却并无实际的情感交流与深度互动,只是在逢年过节时走个过场,平日里互不关心。
更有甚者,具备NPD(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型人格,即自恋型人格障碍,他们习惯性地从他人身上汲取能量,不断索取却从不回馈。在你事业有成、生活顺遂时,他们笑脸相迎,想要沾光;而当你遭遇困境时,却避之不及,甚至落井下石。
这样的亲友关系,不仅无法给予心灵上的慰藉,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60岁后,人生已过半,应当珍惜自己的情感,将时间与精力放在那些真正值得的人身上,果断斩断这些不称职的亲友关系,让自己的社交圈更加纯粹而有质量。四、普通的异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老年人尤其是家庭完整的老人,有着一定的道德约束。退休后,本应是与老伴携手共度美好时光、享受天伦之乐的阶段。若在此时与一些异性保持过于密切的交往,很容易招致外界的闲言碎语,引发家庭矛盾,破坏家庭的和谐,甚至可能导致晚节不保。
比如相声大师侯宝林的二儿子侯耀华,一把年纪还收女徒弟、为其购买名牌包,甚至在很多场景下亲密接触,导致其名声不保。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与纷争,保持与普通异性适当的距离,专注于家庭与夫妻关系的经营,才是明智的选择。60岁以后,是人生的新起点,也是重新审视自己生活与社交关系的关键时期。老祖宗的告诫蕴含着深邃的智慧,提醒着我们在这个年纪要懂得取舍。摒弃那些不必要的社交负担,专注于维护那些真正能带来正能量、温暖与支持的关系,才能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加幸福、安康、自在。愿每位步入花甲之年的老人都能拥有一个充实而美好的退休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