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苏轼一首观山诗,充满哲理,人生路上首先是要看清自己

桂临塞上聊历史 2025-04-09 07:40:10

读书,品诗,看电影

悟人生

我是威评书影史

01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在现实中,很多人都在努力前行。然后,有的人一飞冲天,功成名就;有的人却是一事无成,落魄潦倒;有人怨天尤人,有人却不抱怨人生。

简单来说,就是同路不同命,这是为什么?

这其中的奥秘,或许就藏在每个人的心态与行动之中。那些一飞冲天的人,往往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持续学习的热情。他们面对困难从不轻言放弃,而是将挑战视为成长的阶梯,一步步攀登至人生的高峰。他们懂得规划未来,设定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最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

而那些一事无成、落魄潦倒者,往往缺乏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他们在生活的洪流中随波逐流,遇到挫折便轻易言败,将失败归咎于外界因素,却从未深刻反思自身的不足。他们抱怨命运的不公,却从未真正行动起来改变现状,最终只能在无尽的叹息中虚度光阴。

至于那些不抱怨人生的人,他们深知生活不会一帆风顺,但选择了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他们懂得珍惜当下,感恩拥有,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他们相信,只要心中有光,前路便不会黑暗。正是这份从容与坚韧,让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越走越远,收获了属于自己的风景。

所以,同路不同命,并非命运的偶然安排,而是个人选择与努力的结果。愿每个人都能成为那个不抱怨、勇往直前的人,用自己的双手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02

其实,早在大约一千年前,北宋诗人苏轼在观山游玩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一点,于是写下了一首《题西林壁》。

这是他用自己人生经历凝聚而成的哲理。他也没想到,复杂的人生,竟然会在一场游山观山的过程中简单地领悟出来了。

他在诗中描绘庐山变幻多姿的景象,并寓含深刻的哲理。从正面望去,庐山如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观之,则又变成了陡峭峻拔的山峰。随着观赏者位置的变化,远观、近看、高处俯瞰、低处仰望,所见的庐山景象各不相同,千姿百态,变幻无穷。

诗人在此不仅仅是在赞美庐山的奇景,更是在借景说理,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为何人们难以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呢?原因就在于身处于庐山之中,被其层层叠叠的山峦所包围,视野受限,难以窥其全貌。

这正如在生活中,往往因为过于接近或深陷于某一事物之中,而难以跳出固有的视角和框架,去全面、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它。

苏轼通过这首诗,提醒人们要有超脱的眼光和广阔的胸怀,不拘泥于眼前所见,勇于跳出自我设定的局限,以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视角去审视周围的世界。

只有这样,才能如旁观者清一般,洞悉事物的本质和真相,避免被表象所迷惑,从而做出更加明智和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了流传千古的佳作,至今仍启迪着人们的心智。

03

此诗不是单纯的枯燥说教,而是诗意和哲理俱佳,两者融为一体,寓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于是,成为了一首很经典的哲理诗。人最大的成功就是认清自己。

苏轼在诗中,借庐山之景,巧妙阐述了观察角度对认知的影响,以及超脱于具体情境之外方能洞察事物全貌的智慧。他站在历史的长河之上,以诗为舟,引领后世无数旅人,在人生的旅途中寻找自我认知的灯塔。

人立于世,往往容易陷入自我设定的局限之中,如同置身于庐山之内,只见峰峦叠嶂,难识其真面目。而真正的智者,懂得适时抽离,以一颗平和超然之心,回望来时路,方能洞见内心最真实的自我。

这不仅是对外界事物认知的升华,更是对自我价值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认清自己,并非易事,它要求人们在纷扰的尘世间保持一份清醒,勇于面对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敢于承认自己的脆弱与迷茫。正如苏轼一生,几经贬谪,却始终不失豁达乐观,他以诗酒自娱,以自然为友,最终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了不朽的身影。

所以,不妨效仿古人,以诗为鉴,不仅在山川湖海间寻觅灵感,更在内心深处挖掘那份最纯粹、最真实的自我认知。如此,方能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迷失方向,不枉费此行,成就一番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04

苏轼这首《题西林壁》观山诗,充满哲理,确实,如同观山一样,人生路上首先是要看清自己。

看清自己,这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实则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挑战。它要求人们在纷扰复杂的世界中,抽丝剥茧般剥离外界的喧嚣,静下心来,倾听内心的声音。

人生如登山,每一步都伴随着汗水与风景的交织。有时,或许会被山顶的辉煌所吸引,忘却了脚下的路;有时,又可能因途中的坎坷而心生退意,忽略了沿途的美丽。但真正的智者,懂得在攀登的过程中,不时停下脚步,回望来时的路,审视自己的内心,思考自己的方向与目的。

看清自己,意味着要正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不妄自菲薄,也不骄傲自大。它教会人们在失败中汲取教训,在成功中保持谦逊,以一种平和而坚韧的心态,继续前行。

正如苏轼在诗中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唯有跳出自我设定的局限,方能以更广阔的视角审视人生,领悟生命的真谛。

所以,不妨在人生的旅途中,带着这份对自我的深刻洞察,勇敢地跨越每一个挑战,珍惜每一次遇见,最终抵达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自我,收获那份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景。

-作者-

威评书影史,自评自说自开怀,更多诗评、书评、影评,给您不一样的感觉。

2 阅读:36
桂临塞上聊历史

桂临塞上聊历史

喜欢历史,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