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有些轻飘飘的,感觉不到它的沉重。但经历过上世纪困难时期的人们,很能感觉到它的份量。
少儿时期,吃饭时容易抛洒,或碗中的饭吃不干净,父母就会督促我们,把洒在桌上、剩在碗中的饭吃干净,不准浪费。为了引起我们的重视,父亲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在茅厕(音Si,方言,即厕所)板上捡颗饭吃,考了个状元。”
故事说是早年间,某个读书人赶考,平时节俭惯了,吃饭时饭粒掉在衣服褶子上没发觉,入厕时掉在厕板上,觉得可惜,捡起来送进嘴里吃掉。这一细节恰好被巡视人间的神使看见,记录在案。
该考生的文化功底可能不太拔尖,没有引起考官们的重视,在誉卷、录取时没有入选。但总考官夜来总做梦,有金甲神人说他们漏选了头榜之人,速度重新选录。选来选去,总有一份不太入目的试卷搁在选案上。总考官觉得蹊跷,调查该考生的人品,也拿不定主意,便上奏皇帝定夺。皇帝详细询问他做过什么阴功之事,考生茫然不解,便提起厕板拈饭入口的细节,皇上恍然而悟。为了将这一节俭事例发场光大,便钦定该考生为头名状元。其真实性虽然不高,但劝人节俭的良苦用心昭然。
说个真人故事,下乡当知青时,生产队上有一刘姓大汉儿,一米九几的高个,人们又称之为“刘秧鸡”,取其秧鸡脚长之意。个子高大意味着消耗多、饭量大。那时生产队的粮食按人口比、工分的高低进行分配,平时不节约、没计划,到青黄不接之时是会饿肚子的。
那时农村的人们都没有什么零食吃,半上午、半下午肚中已空,饭点没到,下体力比较吃力,一些人家便炒些豌豆、葫豆或黄豆之类的干炒,装在口袋中,一来香嘴,二来哄哄肚皮。
话说那年冬天,生产队组织全劳力(青壮年男性)给坡地(川中丘陵)冬小麦浇灌粪水,我也㖭列其中。刘大汉儿身长力大,挑着粪水走在最前面。临近晌午,大家都有点肚里空空的,刘大汉儿就掏出准备好的干炒——熟豌豆,丢进嘴里,嘎嘣、嘎嘣地咀嚼着。
走在一道陡峭的坡坎上,不小心弄掉几粒豆子,顺坡坎滚下去。刘大汉儿停住脚,双眼滴溜溜地看着豆子的去向,放稳粪挑子,见坡坎不太高,直接跳了下去,将豆粒捡拾起来,丢进嘴里,任凭大家伙取笑。我在一旁怎么也笑不出来,感受到的是粮食在人们心中地位,及它的重要性。
那时的城镇人口粮食定量,还必须拨出一定比例搭配诸如红苕、苞谷等粗粮。居民成人每月25市斤,中学以上学生月27斤,参加工作的按工种劳动强度定量。在当时粮食产量不高的情况下,要解决数亿人的吃饭问题,这也是无奈之举。伟人毛泽东有一句治国名言:“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可以想象粮食重要地位和作用。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粮食来之不易,节约用粮,不抛洒浪费,在今天仍是个严肃的话题。
(图片均采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