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384篇
大家好,我是北中医李老师,这篇科普应粉丝后台私信请求,分享中医辨治难治性痛风的有效案例。
如果痛风很多年,长出痛风石,到了难治性痛风阶段,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治疗起来都颇感棘手,肿痛难消不说,尿酸即使系统治疗也难以达标。患者难受,医生头大。
难治,并不是没有办法,下面这个案例,就是难治性痛风治疗的经典而普通的案例。
58岁老李痛风15年,左肘、左腕、左手背部多处痛风石,这次是左腕关节疼痛一月多没有消失而前来寻求中医办法,刻诊见左肘、左腕、左手背多处痛风关节肤色潮红,局部皮温高,关节功能受限屈伸不利,二手麻木不仁,有点怕冷,间或发热。伴有身热,但不口干,口苦,大便溏泻,小便正常。
舌红苔黄白腻,脉弦涩。
相关生理生化检查:血尿酸 625,血糖 7.16,血沉 69。
而且彩超显示左腕关节内有强回声团,正是内有痛风石存在。左腕关节还有肌腱炎,而左肘软骨面所见也有尿酸结晶沉淀,想来肌腱炎是关节内有尿酸盐结晶所导致的。
北中医李教授原创人文医学科普第384篇
15年痛风多处痛风石,脾肾虚湿热瘀:桂芍知母汤合升阳泻火汤喝一碗,很快好根据上述老李的痛风症状和相关指标,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湿热瘀阻化热。治疗适合健脾益肾扶正固本,化湿清热潜阳,调理升降,方用桂芍知母汤合升阳泻火汤加减方,组方(应平台科普审核规则不标详方):
炙甘草、防风、白芍、白术、茯苓、干姜、知母、桂枝、制附子、升麻、党参、乌梅、黄芪、细辛、当归。
此方先服 2 剂,日一剂,常发水煎两次混合药液约 300ml,早中晚温服三分之一,直到热退或排出稀烂便则止。
果然过了三天,老李复诊时,说服药后排出 5 此黑色水样便,随之左腕关节、左手背部关节肿痛显著缓解,关节局部发热消失,也不口苦了。
这就是中医,只要把病辨清楚,药用对了,急症也很快缓解。
这个桂芍知母汤合升阳泻火汤合方后的效果,和鸡鸣散差不多,都是排出大量黑色水样便,痛风关节疼痛随之马上减轻。
舌淡嫩,苔白。痛风急性症状基本消失,进入缓解期,缓则治其本,方法为温暖脾肾、利湿通络的方法,方以熟附子汤加减,过两天急性痛风完全消失。
改以服用非布司他降尿酸,饮食执行低嘌呤计划,远离烟酒,适当增加关节康复训练,随访未再复发。
这个案例怎么看?
还是简单三点,纯属个人意见:
1.本案患者痛风 15 年,多处痛风石,而且痛风急发在上肢多关节。其痛风逐渐加重的原因,还是众所周知的那些明明知道自己痛风尿酸高,可饮食还是嗜食辛辣肥甘厚味醇酒,久之阻碍脾胃,脾胃运化失司,水湿内停,郁久化热,湿热合邪为患,流注经络关节不通则痛,发为痛风。
2.因为脾胃损伤,土虚阳明燥金失降,而因为痛风疼痛难忍,治疗长期用激素,这会强行挖掘少阴真阳外越,所以口干口苦,心烦一早,颧红,而痛风关节都出现虚阳外越之象,同时小便频急,大便不成形等下焦虚寒之象。
这就是脾肾虚寒但痛风症状热重的外表热,实则内寒的寒热错杂的复杂老痛风。
治疗自然会寒热并用,方用桂芍知母汤合升阳泻火汤,桂芍知母汤是治疗脾胃肝肾都虚,足三阴表里皆痹症的著名方剂,方诸药以温化三阴之寒。合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以同调阴阳,让阴阳得以互根互用,泻肾阴之虚火,再用味薄的风药,来升发阳气。方中重用黄芪补气升阳,少用黄柏泻阴中之火;善用升麻、防风等风药升阳胜湿。
3.二诊时,急性期痛风症状消失,三阴浊阴得以温化,而出三阳,所以出现暴泄,泄后痛减,正好符合《黄帝内经》中:“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的中医道理。
当然,痛风症状缓解,进入缓解期,缓则治其本,改方以熟附子汤扶正祛邪,通阳散寒,预防复发。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您有尿酸高、痛风或其他代谢病,甚或口腔黏膜问题,可以留言,会在闲暇时间一一回复。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于网络):2021年第12期《 风湿病与关节炎杂志》梁伟东等文章《从阴火论治难治性痛风急性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