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贸易大逆转!韩媒哀叹:曾席卷中国的韩流,为何失去光彩?

北向财经 2024-07-06 13:40:54

近日,《韩国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韩国产品为何在中国失去光彩”?彻底揭开了韩流在中国消退的事实。

韩国贸易协会也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韩国对中国出口额大幅下降19.9%,且对中国贸易逆差高达181亿美元,中韩贸易出现了历史性的“角色互换”。

那么,曾经席卷中国市场的韩流,为何在短短几年间就迅速消退了呢?

文化先行,韩流在中国的起步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呼啸而过,韩国在内的亚洲多国经济遭受重创。

以韩国的自然禀赋和市场规模,很难迅速实现经济复苏。时任韩国总统的金大中迅速调整战略,将文化产业等一系列外向型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并且将目光投向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国际市场。

在1997年同年,《爱情是什么》在央视热播,作为中国首部引进的韩国电视剧,正式拉开了韩流席卷中国的序幕。

以电视剧为开端,韩国电影、韩国歌曲、韩国偶像直到韩国游戏等各种文化产品不断输入中国市场,并迅速风靡。

上至追韩剧的老人、下至哈韩的年轻群体,韩国文化以无孔不入的方式迅速在中国市场一度占据主流,缔造出《大长今》《蓝色生死恋》《H`O`T男团》等无数现象级的作品和偶像。

以文化产业为先导,韩国工业品也在中国迅速蹿红,逐渐形成了文化、电子产品、汽车三大对华出口支柱产业,韩剧、三星手机、现代汽车等都曾一度占据中国市场排行首位。

自1992年中韩建交开始,中国仅在第一年对韩贸易出现顺差,其后30余年中,中国对韩贸易始终呈现逆差,且在2003年至2018年的16年间,中国有15年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顺差国。

吃饭砸锅,韩流在中国受挫

作为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市场理应得到韩国的重视和尊重,但事实恰恰相反,在韩流如日中天之际,韩国却频繁做出吃饭砸锅的举动,开始“自废武功”。

以汽车行业为例,韩国现代在进入中国市场后,仅用63个月就实现了从0到百万辆的突破,是在华增长最快的合资车企,还曾连续4年在华销售超过百万辆。

巅峰时期,韩国车企在华年销售180万辆,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韩系车的身影,韩系车也成为了中国市场上高性价比的代表。

在中国市场的成功,让韩国车企迅速完成了资本、技术和产能的积累,并将目光转向了消费力更强的欧美市场,反而对中国市场越来越傲慢。

比如在2016年的韩系车顶峰时期,中国市场上的伊兰特和K3等主打车型,依旧不能标配ESP,K2的低配版车型甚至连副驾安全气囊都没有,在中保研等机构的碰撞测试中,现代车也出现了多起A柱弯折的劣质测试结果。

而同期在美国销售的车型,却频频拿下美国公路协会等机构测试的高分成绩。

对中国市场的傲慢和俯视,直接导致了韩系车口碑的崩盘。

目前,现代在中国已连续近10年销量下跌,销售额对比巅峰时期已萎缩80%以上,2022年仅在华销售34万辆,仅占当年中国汽车市场的1.27%。

现代更是将重庆工厂等工厂直接挂牌出售,4S店也从鼎盛时期的千余家,关停至仅剩600余家。

同样的情况也频繁出现在其它韩国企业身上。

韩国乐天超市曾在中国拥有117家大型超市,雄踞世界500强前30。在2017年辱华事件后败走中国市场,如今已跌出世界500强榜单。

三星作为韩国代表性企业,其半导体业务2002年就进入中国,每年6成产品销售到中国。却在美国发起芯片制裁后,迅速与中国市场切割。三星撤出中国一年后,其半导体存货比达到260%以上,亏损高达4600亿。

追根溯源,韩流本身缺乏硬实力

韩国企业的漫不经心和傲慢,固然是其失败的重要因素,但追根溯源,韩流本身的硬实力不足,才是它们在中国市场败北的关键。

作为后发国家,模仿和成本竞争是必由路径。

韩流起步之初,就找准了电视剧这一文化产业细分赛道,借鉴日剧在亚洲文化圈的成功模式,韩国迅速复制并且展开成本竞争。

一方面韩国举国之力支撑“文化立国”产业政策,另一方面韩国政府放弃了对审核和发行的监管权,让韩剧节约了大量资金和时间成本,甚至可以边播边拍,根据观众评论和口碑随时调整剧本和拍摄。

凭借成本优势,韩国迅速在文化产业实现了对日本的弯道超车,也填补了中国在文化领域方兴未艾的空白,成就了韩流的神话。

据统计,在亚洲金融风暴前,韩国政府文化产业预算仅有52亿韩元左右,在金大中确立文化立国策略后,韩国文化产业预算迅速飙升至千亿韩元规模,到了韩流迈向全球的2010年,该数据甚至达到了18167亿韩元的恐怖数字。

韩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也换来了丰厚回报,韩国文化产业振兴院统计显示,仅在2019年韩国文化产业贸易顺差就达90亿美元。

但后发优势想要转变为市场的胜势,需要的则是创新能力的厚积薄发,和对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塑造,需要把成本优势转化成硬实力。

然而,在中国市场上的一步领先,却让韩国企业傲慢地以为,自己已经可以躺着吃饭了,所以并没有保持创新的节奏,反而片面地追求利润最大化。

以文化产业为例,韩国娱乐产业为实现成本竞争,频频曝出压榨艺人的恶性事件,甚至在去年还闹出当红女艺人赴欧参加疯马秀的丑闻。

而在韩国企业松懈的时候,中国企业则是奋起直追,复刻了韩国后发先至的发展路径。

如今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中国车企集体出海,中国的华为和小米等电子产品也在全球市场与韩国三星激烈竞争。

按照当下的形势,中韩贸易差额逆转的趋势只会不断扩大,韩流想要重回中国市场几无立锥之地。

37 阅读:11439
评论列表
  • 2024-07-09 15:10

    棒子应该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商品卖不了可以卖服务,和日本展开竞争。

    紫银之巅 回复:
    明白人[呲牙笑][笑着哭]
  • 2024-07-07 07:49

    因为棒子做为美国养的狗冲在反华第一线。

    时光羁绊 回复:
    主要是整个国家深度不够,而且极度的自信反而显的自卑。新奇的泡菜吃两顿过过瘾得了,能比咱妈一年不重样的四菜一汤吃的舒坦?[狗头]
  • 2024-07-09 11:00

    韩国那低级文化还是在韩国自娱自乐吧,别来中国了

  • 2024-07-07 08:34

    因为你们本身就是垃圾。

  • 2024-07-09 07:28

    最早的墨西哥电视剧《女奴》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血疑》还有北美电视剧《加里森敢死队》等等……都曾经在我国引起过不小的潮流,但是潮流就是潮流,是撼不动传统的根基的

  • 2024-07-11 14:09

    淘汰的产品

  • 2024-07-11 17:59

    TM的。韩锤子流。没得马桶台舔,有锤子韩流,只怕是寒流哦

  • 2024-07-10 08:15

    有什么的得出手的东西?深加工泡菜?

  • 2024-07-11 15:39

    现在还韩流,那个打碟卤蛋的衣服都还是97年穿到现在

  • 2024-07-09 10:11

    韩棒子太不要脸,用韩棒子的产品也跟着丢人。

  • 2024-07-11 18:35

    棒子骨里面仇恨成们!

  • 2024-07-09 09:25

    小米就算了吧 到处都是小米的软文,恶死了

  • 2024-07-10 19:24

    遏制一下马桶台就行了

  • 2024-07-11 23:45

    以前韩流之所以流行,多得是汉奸芒果台的功劳[得瑟]

  • 2024-07-11 23:42

    除了偷和整容,棒子一无是处

  • 2024-07-11 14:55

    也就三星固态硬盘还行

    松江的老姚 回复:
    长江存储,一样的7400M速度的固态硬盘,三星品牌的要贵近50%
  • 2024-07-11 13:54

    棒子货太低档,鬼才要啊

  • 2024-07-11 16:51

    坚决抵制

  • 2024-07-11 18:27

    有一说一,韩国电影是真不错

  • 2024-07-11 16:42

    小人一时得志,还罔想一辈子得志。

  • 2024-07-11 20:55

    品种单一,只有泡菜。

北向财经

简介:经济|金融 陪你提升商业思维,赚认知以内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