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词中,万里长城永不倒,现实里长城的确做到了。
如今明代的长城很多地区残破不堪,反而是两千年前修建自秦朝的长城,很多地区依旧有所耸立。
迈过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长廊,长城还依旧鲜活的挺立在那里,仿佛一如曾经永不更改。
但是,修建自秦朝的长城,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产物,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和人力物力来看,这简直就是一项根本无法完成的奇迹。
难不成当时修建长城,有什么超自然现象出现?这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翻阅史料才会发现,长城之所以能够屹立两千年而不倒,背后竟然是当时劳动者血与泪的体现。
为了让长城靡坚不摧,秦始皇用了一套堪称残忍的方法!
一、为什么要修建长城?历史文献中,在先秦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规模,到了秦始皇的时候,北方形势已经危如累卵。
由此为了防止北方民族大规模迁徙,向南劫掠中原腹地,秦始皇由此才在广袤的北方领土上修建了起了一条漫长的防线。
此前燕国、赵国皆有长城,秦始皇派蒙恬将这些长城连在一起,以此来实现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抵御。
根据现代史学家研究成果发现,虽然秦始皇之前已有长城,但是第一个将规模拓展到万里级别的,绝对是秦始皇的功劳。
秦朝长城东西长度超过7000km,西起临洮,东至辽东。
不过从如今的眼光来看,单单用一个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来解释秦朝修长城的动机显然是不合适的。
要知道秦始皇能够花十余年消灭东方六国,秦朝的武力正值巅峰,即便北方游牧民族有所建树,但也无法打败兵强马壮的秦朝。
而且相比较开动战争机器,修建长城的耗费和时间要更大,还会影响国家发展,以秦始皇的雄韬伟略不可能意识不到这件事情。
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秦始皇修建长城在于一个更大的目标。
在先秦时代物质资源极度匮乏,战国时期各国主要发展经济发展的其实就是民力。
如何能够凭借相对有限的土地来吸引更多的百姓入住,这是各国变法的主要核心。
由于秦朝在战国末期做的最好,所以秦国才能挥斥方遒,以一国之力消灭东方六国。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秦朝修建了长城,但对于抵御北方来说实在功能有限,反而是在阻拦中原人口向北迁移上颇有成效。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秦始皇修建长城的根本目的,在于防止中原人口流失呢?
问题来了,为什么当时富庶的中原大地无法吸引中原人口,反而塞外苦寒之地却经常有中原人口前往移居?
这其实是和当时秦朝的“苦民”制度有关。
二、苦民之法历史上只会记录商鞅是秦国发展的一大功臣,却不会告诉后世学者,商鞅的所作所为其实是以透支人民为代价。
商鞅提出著名的驭民六术,分别是弱民,渔民,贫民,辱民,贫民和虐民。
通过政策围绕这六个点展开日常政务,可以帮助秦朝统治者获得最直接的民力,这在战国的特殊背景下可助秦国获得高度的集权。
但是从现在眼光来看这套理论是没有人性的,但在战国时代有国家外部压力作为前提,那么这个做法就可以转化为高效的国家运转模式。
不止如此,秦国的国君还可以被塑造成绝对的权威者。
这也是为何在秦朝建立之前,秦内部会如此上下一心消灭东方六国,这是因为一个编织多年的大饼早已深入秦国人心。
但是秦朝建立,此前许下的承诺到了兑现的时候,当时的国家统治者自然不愿意把画出来的大饼真的搞出来。
为了遏制住当时国内的人心浮躁,秦始皇的政策在当时国内堪称苛刻,围绕着弱民展开。
不过六国旧贵族依旧起义不断,其旧地的百姓也是纷纷跟随,秦始皇屡次出游无济于事。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秦始皇希望通过疲民来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
当时六国的旧军队被调集前往修建骊山陵,公元前214年开始,秦长城开始修建,公元前212年,阿房宫又开始修建。
根据当时的人口计算,秦朝全国共有人口共两千余万,年轻劳动力在300万左右。
为了镇守北方,秦始皇派出30万大军镇守边疆,之后又派出50万大军收复百越,其国内年轻人口基本已去1/3。
根据可以搜到的公开资料,秦朝的修建骊山陵时,累计动用了超过80万劳动力,而修建长城又动用了30万人。
可以说在基本保留了国家的正常农业生产之后,全国的年轻劳动力都被发动起来从事国家建设。
从方法上来看,此举的确起到了贫民疲民弱民的作用。
同时修建长城还能够很好的将中央百姓困在中原大地之上,可以防止极端严苛政策之下的人口流失。
如此一来,经过国内的形势便可以平复,还断绝了六国旧贵族组织旧部企图起兵造反的心思。
所以为了这个根本目的,蒙恬在秦始皇的授意之下,必然会穷尽一切的可能来消耗民力。
所以在服劳役摇役的时候,会有大量的百姓因为不堪劳累而去世。
在这种情况下所建成的长城,怎么可能修的不坚固呢?
三、秦修长城的残酷之法为了尽可能压榨出老百姓最后一点民力,秦始皇令蒙恬的30万蒙家军拥有修长城的监管职责,掌握生杀大权。
很多百姓被逼着登上危险的地方从事生产,可即便如此还有很多服劳役者被惩罚,来自绝对的恐惧使他们建长城的时候不会有丝毫懈怠。
由此在建设长城的时候穷尽脑汁,力求不倒。
当时的劳动者们充分的采用了因地制宜的方式,在普通地区所用材料皆不相同。
在长城沿线的相当一部分需要穿过漫长的山岭地带,这些地方缺乏土料,但是石料十分丰富。
于是在这些路段,古人直接从山脊上凿开山石,之后将石头堆垒起来。
石头本就是千百年来风吹日晒挤压而成,面对后世的风霜雨雪,应对起来自然毫无压力。
而在一些只有土的地方,当时的古人就不得不采取夯土的方式建造长城,将制成的土坯一层一层的码上去。
但如果仅仅至此,当时的人工制造无法对抗时间的侵蚀,其中的秘密就在于古人在堆叠建材的时候,用到一种特殊的建筑材料。
那就是糯米砂浆。
糯米拥有非常好的粘性,从现代的考古发掘来看,众多城墙的砖石结构之间都发现了糯米作为建筑材料。
其实将其应用于建筑中,早在先秦时候便已出现。
长沙石块之间需要堆叠的时候,大多数往石块缝隙之间注入糯米的混合材料。
古人们会先将糯米熬至焦冻,最后放入生石灰和沙石,以此来作为粘合剂,像是类似于如今的水泥。
而在夯土路段,他们会直接将土坯中加入糯米等材料,之后混合石灰搅拌均匀,等待冷却后变得坚实。
其生产模式非常类似于现代的混凝土,只不过古代用糯米代替了如今的水泥。
可以说从建筑手段上来,古用所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手艺,丝毫不亚于如今。
而且糯米作为建筑材料,经过千百年来的验证,已经证实其不亚于水泥的稳定性。
由此秦朝长城能够屹立千百年而不倒,便可以从中做出解释。
最后为了防止长城受潮进水,尤其是土坯路段,古人还在上面涂抹一层生石灰,以此来实现防水功能。
在盐碱路段,他们会将芦苇条和沙石互相堆砌,使得二者之间产生化学反应,最终的结果就是形成一种全新的坚固物质。
不光是见到手艺上苛刻,连基本的建材检验要求也十分严苛。
秦朝要求砖块质量必须合格,上面要刻上工人和上级官员的名字,要求将砖块从高处摔落必须要求无缝隙,不合格者要被惩罚。
如果后面城墙出了问题,就能直接找到当事人连同当事人的上级,这就是“物勤工名”。
如此重压之下,每一块儿砖石的生产,必然做到了精益求精。但这代价却是以熬干民众的心血,胆战心惊换来的。
由此难怪秦朝的居民想要对外逃跑,难怪后人评价秦朝苛政猛如虎,难怪秦朝二世而亡。
从当时的社会制度来看,商鞅的政策是战时的政策,是当时国家长期处于混战情况下的一种畸形产物。
这和大一统时代是不相配的,在统一之后盲目继续实行战时政策,最后只能迎来民众的反噬。
结语万里长城的建设虽用了高效之法,但也是残酷之法,让秦朝失去了民心,最终引发各国群起而攻之。
据史料称,当年久久共赴国难的老秦人,在刘邦等军队打入函谷关之后,竟然显得麻木,甚至箪食壶浆。
一切都在昭示着当时秦朝根基已烂,失民心者失天下,可怜秦始皇到死都不明白这个道理。
从历史政治上来看,秦始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历史的局限性,让他并不具备统治大一统王朝的能力。
秦朝最后的灭亡,其实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参考资料:
尚曦读史 2024-05-15秦人究竟用了什么“黑科技”才让秦长城屹立千年不倒?
微兔分享呀 2024-04-27长城距今两千多年,为何从不倒塌?原来秦始皇用了一个残忍的方法
妍妹说财经 2024-07-31长城距今两千多年,为何从不倒塌?原来秦始皇用了一个残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