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其学富五车、聪慧过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深谙兵法之精髓,懂得星宿占卜之奥义。因此,在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之后,其过人的才学得到了用武之地。他尽心辅佐、屡建奇功,帮助原本实力极为弱小的刘备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成就伟业,一手主导了东汉末年三分天下的政治格局。仅凭这一点,就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若论文学、政治和军事才能,古往今来的贤人异士不在少数,不足为奇,缘何诸葛亮可以木秀于峰、彪炳千秋呢?诸葛亮之所以在群星璀璨的中华历史上显示出一枝独秀的魅力,还在于他全才式的多方面涉猎,比如在中国古代一直被歧视的科学技能,诸葛亮就较为深谙。
由三国时期的历史可知: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本着兴复汉室的任务使命,先后六出祁山、屡次对篡汉的魏国用兵。但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每当前线进展顺利的时候,后勤却屡屡拖后腿,导致不得不主动撤兵,致使伐魏大业功败垂成。
作为伐魏总指挥的诸葛亮在发现这个问题之后,便开始着手解决,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逆天设计出了如雷贯耳的“木牛流马”,运输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那么“木牛流马”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神奇工具呢?史料记载是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时,诸葛亮用于北上伐魏的运输工具(《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
“木牛流马”具体的载重、航行参数是什么呢?史料记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运输粮食。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至于“木牛流马”的真实样式和样貌,《三国志·诸葛亮传》上却没有给出具体的描述,以至于后世之人只能对其充满猜测。
另外,根据其每日“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的行程记载,基本可以判断是每日行程达到了5~15公里。
如果站在现在汽车的航行历程角度来看,一天走5~15公里非常的慢,不值一提,但要注意的是:那个时候可是东汉末年,距今足足有2000年了,负重四百斤能行这么多里程已经很了不起了。再说当时他们主要走的是山路,都是歪歪扭扭的羊肠小道,并没有宽阔的柏油马路,换作现在的汽车或者拖拉机,估计都寸步难行了,所以单论山路上的行驶速度:诸葛亮这工具就胜过现代的汽车了。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据说诸葛亮设计的“木牛流马”可以不依靠人力自行移动,《三国演义》中就给出了成群结队的木牛在山路上自行前进的画面,而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见了大为惊奇,特意坐在上面体验了一把。
假如这个属实的话,那真的太逆天了,因为按照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总是由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外一种形式。如果没有外界持续的能源供应,任何物体都不会持续运动下去。
正是因为能量守恒定律的严格把控,人类梦寐以求的永动机想出一个就失败一个。如果诸葛亮设计的“木牛流马”真的能够不依赖外力自行运动按理说是不成立的,但也不能轻率下结论,毕竟内部构造不清楚,也许里面机械结构极其复杂,是失传已久的“鲁班秘术”在发挥作用。毕竟鲁班可是墨家的传人,而墨家可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从事科学研究的流派,并得到了西方学者的高度认同。
诸葛亮这么聪明,又博览群书,他学到了墨家的精髓也为未可知。至于如何做到不用人力即能自行运动,有可能在里面设计了特种机关,利用了风能和重力势能实现了肉眼不可见的暗箱驱动。
另外结合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能量传递还不是随心所欲想怎么传递就怎么传递,其传递方向具有严苛的单向性。比如热量只能从高热量物体传到低热量物体,反过来却不可能;水也只能从地势高的地方流到地势低的地方,反过来则异想天开了。
由于不知道“木牛流马”的内部构造,故而不能武断下结论它的自行运动就属于痴人说梦,而且站在现代科学的角度,虽然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并不是没有可能。这里姑且认为诸葛亮没有骗人,“木牛流马”自由行走不是梦想,这就只能说明一点:诸葛亮掌握了丰富的机械运动和能量传导知识,放到现在也是物理学一霸。
但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诸葛亮的“木牛流马”靠不靠谱,还得拿事实说话。虽然因为诸葛亮不肯公布“木牛流马”的内部细节,导致我们无以辨真伪,但我们可以通过同时代别的东西的探讨,来一探究竟“木牛流马”是不是有“诈”。
我今天要说的“别”的物体,就是古代广为应用的拉货车的车轮。对比今天车轮的设计,我们就可以发现:古代车轮的这一设计明显不科学。
众所周知:现代不论什么车子,都会采用橡胶做轮胎。这样做是因为轮胎本身具有极强的韧性和耐磨性,可以支撑车身负重;另外,橡胶轮胎的“刚中带柔”,又使得其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不仅使得运行平稳,提高速度,还可以让货物不会因为剧烈抖动而坠落到地上。
反观古代拉货车,都是清一色的坚硬木质轮子,坐上去可想而知,颠簸厉害不说噪音还大,不论是体验感还是实际操作感都非常差。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古人可能觉得还不够坚硬,怕颠簸散了架,特意在轮子上钉上了铁皮疙瘩,真是没有最硬,只有更硬……
诸葛亮作为这么聪明的人,集机械设计和能量传导知识与一身的人,不可能没看出拉货车轮子设计上的明显不科学:舒适度暂且不论,毕竟古人都是强调忍功,但这么坚硬的轮子在地面上形式,这阻力,这能量消耗的,可不是车子能忍的。
既然轮子设计这么不科学都看不出来,没有提出好的替代方案,那只能说:诸葛亮在物理学方面并没有后世传得那么神。据此可以推断:他设计的“木牛流马”看似逆天,实际有“诈”,估计也不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