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一首诗,一杯酒,一生知己
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名字不如李白、杜甫那样闪耀,却在诗坛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是孟浩然,一个才华横溢却始终郁郁不得志的诗人。在他的故事里,有科举的失意,有仕途的坎坷,有知己的相伴,也有诗酒人生的豪情。
让我们翻开这位传奇诗人的人生画卷,看看他如何在落魄时,因一首诗、一杯酒,感受到了世间的温暖。
一场注定的失意:人生四十,满是迷惘
公元727年,孟浩然辞别好友李白,满怀希望地踏上了前往长安的路。他已经出鹿门山十五年了,这十五年里,他虽游历四方,却始终心怀一个简单的梦想:找一份稳定的官职。现实却让他一次次碰壁。
在那个讲究门第与人脉的时代,光有才华远远不够。孟浩然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贵人引荐。为了谋求仕途,他四处奔走,结交名流,干谒公卿,但始终未能如愿。
是生活的无奈,他和李白聊了聊各自的计划。李白选择了婚姻这条捷径,入赘前宰相许圉师的孙女,借此铺平求官的路。而孟浩然则没有这样的“运气”,他只能选择科举考试,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翻开人生的新篇章。
科举梦碎:愤怒与才华的碰撞
公元728年,四十岁的孟浩然终于站在了科举的考场上。他信心满满,觉得自己多年的努力终能开花结果。放榜之日,他却傻了眼——榜上全是一些不学无术的权贵子弟,而他,落榜了。
愤怒、失望交织在心中,他一腔才华却无处施展。于是,他在太学大发牢骚,写下了让人惊艳的诗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这首诗对仗工整,意境深远,直接难倒了太学的诸多学子。很多人甚至放下笔,不敢应对。
这件事让孟浩然一夜之间名声大噪,成为长安城的“明星诗人”。甚至连王维都慕名而来,与他结交成为好友。
一次荒唐的献诗:命运的转折
有一天,孟浩然与王维在官署宿舍中喝酒,正聊得兴起时,玄宗皇帝突然驾临。皇帝闲来无事,想见见这位名声在外的诗人。孟浩然却吓得钻到了床底——他以为皇帝是来兴师问罪的。
好在王维机敏,赶紧把孟浩然从床底拉了出来,还向玄宗大力推荐了他的才华。玄宗对他也颇感兴趣,便让他献上一首诗。
谁知,孟浩然却不知哪根筋搭错了,竟然将《岁暮归南山》献了上去。这首诗中有两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玄宗一看就不高兴了,直接质问他:“你没求过仕,我也没弃你,怎么能这样诬陷我呢?”
这一席话彻底断了孟浩然的仕途之路。科举不中,皇帝也不待见,他只能选择离开长安。
知己重逢:一场温暖的年夜酒
心情低落的孟浩然驾舟独行,决定四处散散心。当舟行至永嘉(今温州)时,正值除夕,他顺道拜访了老友张子容。
两人一见如故,聊起了二十年前的往事。那时,他们还都是意气风发的少年,在鹿门山隐居,读书习剑,泛舟江湖。黄米饭和老母鸡的香气、山间清风的惬意,仿佛就在昨天。
张子容热情款待了孟浩然,斟上柏叶酒,点起九枝花灯,还写下了一首诗记录这次相逢:“远客襄阳郡,来过海岸家。樽开柏叶酒,灯发九枝花。”字里行间满是喜悦与惆怅。
孟浩然也写了一首《永嘉上浦馆逢张八子容》,用诗句记录了这次重逢。他在诗中写道:“乡园万馀里,失路一相悲。”两人相遇的喜悦中,掺杂着对彼此境遇的感叹。
二十年的别离:仕途的无奈与选择的不同
孟浩然和张子容的友谊,始于少年时的鹿门山隐居。那时,他们因反对武三思的专权,选择远离官场,隐居山林。
人生的选择总是不同。张子容后来决定走科举之路,并在第二年考中进士。虽然他最终只做了一个县令,但至少踏上了仕途。而孟浩然则始终不愿意在科举上妥协,他认为,即便考中,若无权贵提携,依然难有作为。
事实证明,孟浩然的担忧并非多余。杜甫、孟郊等人即便考中,也只能做些微不足道的小官。杜甫曾写道:“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孟郊也在中进士后感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惜,这不过是短暂的得意,随之而来的,是失望与无奈。
孟浩然宁愿做一介布衣,过着自由的生活,也不愿折腰于官场。
离别的惆怅:一杯酒,道尽人生聚散
在永嘉过完年后,孟浩然决定返回故乡襄阳。张子容因官职在身,无法同行,只能作诗送别:“风潮看解缆,云海去愁人。”
孟浩然回赠了一首《永嘉别张子容》,写道:“挂帆愁海路,分手恋朋情。何时一杯酒,重与季鹰倾?”一声叹息,道尽了对友谊的不舍。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英雄迟暮的惆怅
公元740年,52岁的孟浩然在与王昌龄喝完一顿酒后,不幸病逝。他的一生,虽未能仕途得意,却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而张子容则经历了“安史之乱”,最终辞官归隐,回到了当年的鹿门山。只可惜,此时的鹿门山早已没有了当年的喧闹,好友孟浩然也已离世。
杜甫曾说:“行色秋将晚,交情老更亲。”在孟浩然与张子容的故事里,这句诗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他们的友谊跨越了仕途的分歧,也经历了岁月的沉淀。
尾声:诗酒年华,何曾虚度?
孟浩然的一生,既有遗憾,也有诗意。他未能在仕途上有所建树,但他用诗句记录了人生的美好与无奈。
正如他自己所写:“何时一杯酒,重与季鹰倾?”他用这杯酒,敬过知己,敬过人生,也敬过自己未竟的梦想。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孟浩然的故事,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