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年,从小片地到横跨欧亚2288万km²,沙俄怎么完成惊人大转移?

南斋孤风中 2024-11-17 21:25:13

沙俄,我们追溯到它最早的源头——基辅罗斯时期。

那是在9世纪末。

当时北欧的瓦良格人,也就是维京人。

顺着河道南下,在东斯拉夫人聚居的德涅泊河流域,建立了基辅罗斯。

这时,中国正值晚唐动荡,而基辅罗斯却迎来了第一个黄金时代。

13-15世纪

13世纪的沙俄,成吉思汗铁骑所向披靡。

当基辅罗斯在战火中倒下时,一个小城却在密林深处安然无恙——这就是莫斯科。

在森林的庇护下,悄悄生根发芽。

莫斯科人玩了一手妙棋。

他们对蒙古人表面恭顺,却暗中做起了“大生意”。

主动请缨为蒙古人收税。

表面上是个苦差事,实际上却让莫斯科掌握了经济命脉。

收税时,故意对竞争对手下重手,对自己人网开一面,这不就等于把别人的肉削下来,添到自己碗里了吗?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更是个高手。

一手应付西方天主教的压力;

一手讨好蒙古统治者。

在他的运筹帷幄下,莫斯科不仅活了下来,还成了蒙古人最信任的“经纪人”。

15世纪末,蒙古帝国已经是个纸老虎了。

而莫斯科,却像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伊凡三世抓住时机,在1480年著名的“乌格拉河对峙”中。

双方对峙两个月,一场仗没打,就迫使蒙古军队撤退。

结束了蒙古对沙俄长达240年的统治。

更绝的是,伊凡三世,还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娅。

这门亲事,给莫斯科贴上了“第三罗马”的金字招牌,一下子成了东正教世界的掌权人。

从此,莫斯科开始了收集沙俄土地。

就像玩拼图,诺夫哥罗德、特维尔等大大小小的公国相继被收入囊中。

莫斯科用的不只是武力。

还有外交、政治、宗教等各种手段,最终拼出了一个庞大的沙俄帝国。

沙俄人扛着火枪来了

16世纪的沙俄,就像一个被围困的巨人。

西边,是强大的欧洲列强;

南边,是凶悍的奥斯曼帝国;

东南,有各个汗国虎视眈眈。

他们找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方向——向东!

正当中国,经历明清易代的动荡时。

游牧民族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中原地区,沙俄带着火枪和大炮,悄悄地从西边溜了进来。

当游牧民族还在耍弓箭时,沙俄人已经扛着火枪来了。

棍棒时代,突然拿出了机关枪,优势不言而喻。

哥萨克骑兵配上火枪,横扫千军不在话下。

当时的西伯利亚,就是一块无主之地。

蒙古人忙着在中原争夺天下。

女真人专注于建立清朝,草原各部为了生存挣扎。

沙俄趁主人不在家,悄悄地把整个东西伯利亚都装进了口袋。

他们的推进速度快得惊人。

从16世纪开始,沙俄以每天吞下80平方公里的速度不断扩张。

这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每天吃下一个小城市!

如此惊人的扩张速度,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这要从叶尔马克说起。

这位哥萨克首领,带着不到千人的队伍,硬是打开了西伯利亚大门。

顺着河流前进,在茫茫森林中建立据点,像撒网一样把控制权扔向远方。

利用西伯利亚丰富的毛皮资源.

用貂皮、狐狸皮换取军需物资,实现了扩张的自给自足。

往东,踏过针叶林,穿越冻土带,翻越崇山峻岭。

每到一处,就建立一个要塞。

这些要塞就像一颗颗钉子,牢牢地钉在这片土地上。

最终,他们在1639年赶到了太平洋沿岸,这简直就像穿越了一个大陆!

此时,欧洲很多国家还在为一块小土地争得你死我活。

向南,先是征服了凶悍的克里米亚汗国,获得了黑海沿岸的肥沃土地。

接着,在高加索山区和中亚草原展开角力。

与奥斯曼帝国、波斯争夺影响力。

彼得大帝,更是给沙俄打开了一扇窗——波罗的海沿岸,让沙俄有了直通欧洲的水路。

当清朝的统治者,还在忙着巩固政权时。

一个欧洲国家已经从背后绕了一大圈,站在了他们的后院。

这场扩张,到了叶卡捷琳娜二世时达到巅峰。

这位女沙皇,让沙俄版图几乎翻了一倍。

在她统治下,沙俄不仅吞并了大片领土,还获得了欧洲强国地位。

到了19世纪,沙俄帝国的疆域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28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整个现代欧洲的面积还要多出一倍!

这片土地上,既有北极圈的永久冻土,也有中亚的炎热沙漠。

既有西伯利亚的广袤森林,也有黑海沿岸的肥沃平原。

沙俄人用不到300年。

就将势力从莫斯科城外的小片土地,扩展到了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

这种扩张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连今天的人们回看,仍然觉得不可思议。

为什么扩张这么猛?三点原因

斯拉夫人——沙俄人的祖先。

斯拉夫人,就像草原上的野马。

从未被任何一个帝国完全驯服。

当西欧,已经建立起繁华的城邦时,斯拉夫人还保持着自由奔放的游牧生活。

这种局外人的身份,反而成了沙俄发展的一大优势。

不用遵守那些繁文缛节了。

同样,沙俄不被西欧文明圈认可,反而让他们可以毫无包袱地走自己的路。

不用像西欧国家那样,事事都要考虑邻国的脸面和教皇的态度。

沙俄地理位置也是一个原因。

起点在游牧区的北边。

向南看,是实力较弱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这些分裂自金帝汗国的小国就是一块块待宰的羔羊。

中国历史上的楚国,为什么总爱打南蛮?

因为那里好打又有利可图啊!

沙俄北边是茫茫冰原,没人争抢;

西边是强大的欧洲国家,一时难以吞并;

但东边和南边却是一片广阔的地。

那里的汗国们,虽然继承了成吉思汗的血统,却已经失去了昔日的雄风。

它们既不像西欧那样团结,也没有中国那样的凝聚力,简直就是沙俄扩张的理想目标。

当其他游牧民族还在草原上骑马时。

沙俄已经学会了建城堡、制定法律、组织军队。

独特的历史基因,加上地理位置的优势,让沙俄的扩张之路异常顺畅。

他们不需要像西欧国家那样,在一小块土地上你争我夺;

也不用像中国那样,时刻防备草原民族的入侵。

俄国还有一大扩张王牌,哥萨克人。

是一个由各种“逃犯”,组成的特殊人群。

有躲避农奴制的农民、逃避徭役的穷人、甚至还有四处流浪的冒险者。

就像《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

各有各的苦衷,却都渴望自由。

哥萨克的生活,可不是什么逍遥日子。

他们在顿河、第聶伯河等大河边安营扎寨,白天放牧打猎,晚上提防敌人突袭。

可能大块吃肉,明天就得捱饿;

今年抢到一批物资,明年可能颗粒无收。

但是,这种艰苦生活把他们训练成了一支天然的劲旅。

骑术精湛、箭法了得、水性超群。

当莫斯科开始扩张时,沙皇军队发现这些“野马”特别好用。

他们熟悉地形、习惯艰苦、不怕死战,简直就是天生的开拓者。

而对哥萨克来说,效力沙皇总比饿肚子强,至少能领到固定的粮饷。

就这样,昔日的“逃兵”摇身一变,成了沙皇的开路先锋。

叶尔马克,这位哥萨克首领带着八百壮士,竟然替沙俄打下了整个西伯利亚!

哥萨克成了沙皇手中的一把军刀。

能开疆,能拓土,还能治理新地盘。

这段历史,像极了一部“机遇主义者”的故事:

沙俄,抓住了明清交替的历史空档。

利用先进的火器优势,在几乎无人防守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次惊人的战略大转移。

0 阅读:51

南斋孤风中

简介: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