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中药房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多方合作的共同努力下,其发展前景广阔,为传统中药服务披上了现代化的外衣。然而,这一创新在实际运营中亦面临着多重挑战。
来源:诊锁界
编辑:棂星
封面来源:pixabay
近日,辽宁省卫生健康委、省委编办、省发改委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重塑和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加快建设县域医共体。
其中提到要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依托县级中医医院建立中药饮片供应中心、中药制剂中心和共享中药房。通过建立这些中药相关的设施,促进医防融合服务,统筹医保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以提升县域医共体的中医药服务水平,为民众提供更优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
随着患者对高效、便捷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加之政策的有力双重推动下,共享中药房以其独特的优势满足了市场需求,成为医疗体系中的一股新生力量。
政策驱动下的快速发展
共享中药房近年来在中国多地迅速发展,各级医疗机构开始设立共享中药房,在县域省去了居民煎煮中药的麻烦,进一步强化了医共体的服务功能。
截至2024年初,安徽全省共有64个县启动了智慧共享中药房的建设项目,其中38个县已建成并投入运营,显著提升了当地中医药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其中政策层面的推动是共享中药房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例如,山东省积极响应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的号召,建设了48个智慧共享中药房,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一站式中药服务,包括中药调剂和膏方配制等,有效优化了就医流程,提升了服务质量,缓解了群众看中医的困难。
共享中药房的出现逐步解决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处方流转不畅且资源分散、中药饮片质量与安全以及患者就医体验不佳等问题。
地方案例
▶山东省东营市:为应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不足的挑战,东营市率先探索并实践了一种融合现代科技的中药服务新模式——“市域智慧共享中药房”。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一个覆盖全市的中药药事服务体系,以期打通中医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
东营市根据全市的人口分布和中医药服务现状,精心规划了“东西南北中”五个区域,分别由东营市中医院、胜利油田中心医院、广饶县中医院、河口区人民医院、利津县中医院五家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承担建设任务,建立了5处市域共享中药房。通过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实现了全市700余家镇街、村居基层医疗机构与共享中药房之间的处方流转,为患者提供包括中药调剂、煎煮和免费送药上门在内的一站式药事服务。
智慧中药服务系统的应用贯穿于整个服务流程,从中药饮片的采购到仓储、调剂,均受到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借助于完善的中药调剂质量控制、数字化仓储管理和中药饮片追溯三大体系,确保了中药饮片的来源透明、去向清晰,从而保障了饮片质量,提升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信任度。
截至2023年7月上旬,东营市的共享中药房已成功为基层医疗机构处理中药饮片处方5167张,提供中药饮片代煎服务21950付,为基层就诊患者免费配送中药饮片(汤剂)共计8928人次。
▶福建省福清市:以福清市中医院为枢纽,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市24家基层卫生院及乡村卫生室的“智慧共享中药房”网络。位于福清市中医院住院二部一楼的县域共享中药房,拥有约370平方米的建设面积,集接方室、调剂间、煎药包装间、成品间及办公室等功能区域于一体,确保了中药服务的无缝对接与高效运作。
该网络充分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建立起一套全市范围内的中医药服务生态系统。通过实时上传至共享中药房的信息系统,各联网医疗机构的中药处方得以在线监控与追溯,确保了服务流程的透明度与安全性。
现代化的煎药机、包装机等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实现了煎药过程的精准控制与药品包装的标准化,而服务器、手持信息采集终端及网络交换机等信息化设备的引入,则进一步提升了药房整体的运营效率与智能化水平。
图片来源:新浪新闻
在煎药环节,采用符合标准的水煎药机进行全自动控制煎煮,有效避免了药效成分的挥发损失,保证了中药汤剂的品质。每份煎煮完成的中药均被赋予独一无二的编码,实现“一药一码”,便于全程追溯管理。此外,专业的配送服务团队根据患者需求,将煎煮好的中药直接送达指定地点,真正实现了患者就医“最多跑一次”的便捷目标。
共享中药房在各地的实践案例表明,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中医药服务能力,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便捷的一站式用药服务。东营市侧重通过多家医疗机构分区布局构建服务体系,福清市则以一家中医院为枢纽,在技术应用细节和服务流程精准管理上着力。
共享中药房作为中医药服务模式的革新,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升中医药服务的效率与质量。然而,这一创新在基层实际运营中亦面临着多重挑战。
多重难题逐渐凸显
对于小型诊所而言,开设中药房意味着高昂的初始投资与持续的运营成本。
一方面,诊所需承担中药存储设施、设备购置、人员培训等固定成本。中药的存储要求较为严格,需要配备专门的冷藏、防潮、防虫等设备,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药效。这些设备的购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且为了保证中药房的正常运作,还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包括中药的鉴别、炮制、调配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这也需要耗费不少的培训费用。
另一方面,药品采购、物流配送等变动成本也不容忽视。特别是物流配送,涉及药品包装、运输、保险等费用。为了保证中药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需要使用合适的包装材料尤其是某些特殊药材的配送需要特殊的处理,比如使用冷藏车保证药材的新鲜度和药效,这会增加配送成本。同时,为了防范运输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还需要购买保险,这些都潜移默化的增加了物流配送的成本。
有的小型诊所在决定开设共享中药房后,仅购置存储设备就花费了数万元。在人员培训方面,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和培训,又支出了上万元。在药品采购时,由于采购量相对较小,往往难以获得较大的价格优惠。这些高昂的成本,导致诊所的运营压力大增。
不仅如此,合规手续繁杂也是小诊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包括申请药品经营许可证、与供应链协商合作条款等。
申请药品经营许可证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批流程,诊所需要满足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场地、设备、人员资质等,这些都是合规经营的必要条件,而这一过程既耗时也耗资。
这些额外的成本与时间消耗,使得小诊所自营共享中药房变得不切实际。
在这其中,如何确保中药处方的正确性和安全性,是基层医疗机构在使用共享中药房时也面临审方管理难点。
由于信息系统可能较为陈旧,缺乏先进的审方功能,当医生开出的处方中包含配伍禁忌(即某些药物组合在一起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超出了推荐的药物剂量时,现有的系统无法立即识别这些问题并警告医生。
通常情况下,患者在医院完成缴费后,处方才会被发送到共享中药房进行审核和调配。如果在这个阶段发现处方存在错误,比如药物配伍不当或剂量超标,那么必须停止调配过程,通知医生修改处方。然而,这时候患者很可能已经离开了医院,这就涉及到一个复杂的退费流程——患者需要再次回到医院,办理退款,然后医生重新开具正确的处方,患者再次缴费,处方才能重新发送到中药房。
这个过程不仅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延长了他们获取药物的时间,还可能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增加了医疗机构的工作负担。
因此,基层在使用共享中药房面临的难点就在于如何在处方生成的早期阶段就发现并纠正错误,避免后续不必要的麻烦和资源浪费。而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需要更新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加入智能审方功能,或者通过云平台实现处方的实时审核,确保处方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但是对于一些社会办医和基层医疗机构而言,实施智能审方解决方案负担还是有点重:
一是升级现有的信息系统或引入新的云平台服务需要投入相当的资金;
二是处理患者健康信息的系统必须严格遵守数据保护法规,确保患者隐私不被泄露。这要求系统设计时就要考虑到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安全措施,这就需要用到具备相关技能的IT人员来管理和维护新的信息系统,尤其是那些涉及复杂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的智能审方系统。
三是为了实现处方的实时审核,不同机构之间的信息系统需要能够无缝对接,这对于目前可能各自独立运行的基层医疗机构来说,意味着要克服技术标准不一、信息孤岛等问题。
这上面需要花费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是极大的。
互联网+中药房目前正处于探索阶段,在政策引导、技术创新和多方合作的共同努力下,其发展前景依然广阔。未来,随着更多成功的实践案例涌现,共享中药房有望成为我国中医药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患者带来更高质量、更便捷的中医药服务体验。
/ END /
// 本文来源:诊锁界
❖ 慎重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图中图片基于CC0协议,已获取授权,如有疑问请联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