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很快就衰弱了?

时间如白马过隙 2024-07-08 18:38:56

众所周知,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消除了汉人对“胡”族统治者的恶感,消除了以往中原地区最难泯灭的民族界限,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不止如此,在汉化改革的同时,孝文帝还改定官制,使原本杂乱无章的鲜卑旧制得以井然有序;改定律令,废除枭首、腰斩等酷刑,除去了族诛连坐等酷法;还颁布均田令,从根本上改变了鲜卑的经济结构……

可以说,孝文帝通过改革使僵化的奴隶制鲜卑王朝焕发了勃勃生机。一统大江南北,先于大隋盛唐出现应是水到渠成之事。

然而,孝文帝去世仅仅二十五年就爆发了六镇之乱,三十五年后北魏更是土崩瓦解。改革如此成功为何北魏却只维持了三十多年的时间呢?

如果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所托非人!

太子元恪并非他的第一选择,甚至不是第二选择。

原太子元恂因反对他的改革,先被废黜,后又赐死。而他的第二选择彭城王元勰又死不肯奉诏。

元勰是孝文帝六弟,也是孝文帝晚年最信任的两个宗室之一,另一人是任城王元澄,二人都是孝文帝改革最积极的支持者,为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

史书说元勰一生好学勤奋,品行端正,清正廉洁,对国忠、对母孝、对民仁、对兄悌、对友义,称得上一代贤王,完人一个。

但他却有个小缺点,就是“迂”,愚忠、迂腐。

太和二十一年(497),孝文帝出兵攻齐,使元澄留守,元勰为中军大将军,随同出征。次年孝文帝病重,元勰不仅亲伺汤药,还设坛祭告天地,愿以己寿命换皇兄阳寿。

“勰乃密为坛于汝水之滨,依周公故事,告天地、显祖请命,乞以身代……勰常侍坐舆撵,昼夜不离于侧,饮食必先尝之,而后手自进御。”

——《魏书》

二十三年孝文帝南返,途中嘱咐元勰道:“嗣子幼弱,社稷所倚,惟在于汝。”并让他做辅政王,总军国之务。

当时元恪年已十七,虽然为太子日短少有接触朝政的机会,但已到了亲政的年龄,孝文帝能说出“嗣子幼弱”这样的话,明显含有“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意思。

但元勰却坚决的推辞掉了。

而原因只是怕会得“震主”之名,“取罪必矣”,他还举史事为例,说“昔周公大圣,成王至明,犹不免疑,而况臣乎!”

孝文帝思虑再三,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但还觉得不放心,于是亲写手诏与太子,要他凡事多听取元勰的意见,切不可复成王猜忌姬旦故事,自己百年之后可准许叔父辞官归隐。

元勰的顾虑也未尝没有道理,孝文帝死在回洛阳的路上,身边亲贵只有他自己,而他的身份又是“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休说东宫属官怕他有野心,连他的兄长咸阳王元禧也在洛阳做好了准备,以防他搞政变。

只要他没有取而代之的心思,安心辅政是不可能的。

元恪即位后,请他做宰相,他再三请求照遗旨行事。最后,元恪让他到定州做刺史,远离了朝堂。这时的宣武帝,对这位叔父还是理解、并尊重的。当然这也与他坚决辞让辅政王、孝文帝的手诏有很大关系。

见元勰不愿辅政,孝文帝亦做了“妥善安排”,他先赐冯后(冯太后侄女)自尽,以防她日后垂帘称尊,这也是北魏一朝的传统;接着,又遗诏元澄等六人为辅政大臣。

但他自认为妥善的安排却非常不靠谱。

孝文帝指定的顾命大臣是任城王元澄、咸阳王元禧、北海王元详(咸阳王之弟)、广阳王元嘉(太武帝孙,宗室中的老长辈)和王肃、宋弁六人。

元澄虽不是妒贤嫉能之辈,却是个小心眼,睚眦必报,他因陈年小事就对王肃很不服气。孝文帝尸骨未寒,他就根据一个降人的诬告,上表称王肃谋反,并且立即限制他的行动。

而咸阳王禧对这位才干出众的堂叔则存着畏忌的心理,便利用查明王肃并未谋反的机会,以“擅禁宰辅”的罪名,罢了元澄的官,将他赶到雍州去做刺史。

北海王元详是一个纯纯的武夫,射箭很厉害,当年孝文帝让兄弟侍臣比试箭法,唯有他百发百中。但他却毫无政治头脑,遛狗走马、夺人田地,刨人祖坟,以至于弄得民怨沸腾,极不得民心。

广阳王嘉则是一个打酱油的,他虽性情温和,因辈分受人尊重,与人容易相处,但却毫无主见,毫无存在感,形同影子。

而宋弁在孝文帝死后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几个顾命大臣之间,不是矛盾重重,就是毫无作为,靠他们去辅佐少主,显然是不可能的。

景明元年(500年),南齐寿阳守将裴叔业降魏,宣武帝命元勰和王肃领兵到淮南。不久,元勰以取寿阳之功回洛阳任有名无实的司徒;王肃则转任扬州刺史,镇守寿阳。次年,王肃在寿阳去世。

六大顾命大臣到如今差不多就只剩下了一个咸阳王。

然而元禧却是一个骄奢淫逸,贪赃不法之徒。

景明二年初,元禧派家奴到领军于烈处,向他要羽林军做仪仗队。于烈不给。元禧再派人去,说他是天子叔父,说话如同诏书。于烈仍旧不给。元禧发火,远调于烈去当恒州刺史。于烈推说有病,闭门不出。

于烈之子于忠是宿卫将官,是皇帝近臣。于是,于烈就让儿子劝宣武帝及早亲政,以防事变。

元详和元禧是亲弟兄,但是意见不合,他也趁机向皇帝揭发兄长过恶,又说彭城王很得人心,不宜辅政。

大臣们斗得火热自然便宜了皇帝,宣武帝趁机命于烈带直阁卫士六十多人,宣召元勰、元禧、元详三人入宫,宣布亲政,然后客客气气的解除了元勰职务;晋元禧为太保,升官但夺权;升元祥为大将军、录尚书事,算是重用。

虽然这次夺权没有血雨腥风,但却是一次切切实实的宫廷政变。领军卫士送亲王进宫,凡是见到的人都认为是“押解”,神经过敏一点的人,如尚书张彝、邢峦等怕有牵连,一度逃出洛阳城。

宣武帝亲政了,然而由贪得无厌的北海王做宰相,天子的左右亲信茹皓、王仲兴、寇猛、赵修、赵邕等又都弄权用事,魏的政治是越弄越糟。

尤其是外戚高肇,更是一手恶化了北魏朝廷。

高肇是宣武帝舅父,妹妹是宣武帝生母高氏,太和二十一年,高氏从平城往洛阳途中突然死亡。这是冯皇后下的毒手,为的是将来高氏不会同自己抢皇太后的位子。

但她的心思白用了,因为孝文帝担心她弄权,在驾崩前就将她赐死了。

宣武帝即位前,因为冯皇后的存在,从来没有与高家人见过面,即位后,才召见高肇、高显和两人的侄儿高猛。

高家本不是高门显贵,骤逢富贵,竟一时手足无措,入宫时出了不少洋相,被时人引为笑谈。他们地位虽高,却并没有多少权势,尤其是不被北魏宗室亲王看得起。

然而,景明二年发生的咸阳王谋反事件,却让宣武帝更加疑忌宗室,高肇等外戚的权势也随之水涨船高。

元禧失势后一直担心自己的命运,手下斋帅刘小苟又常告诉他一些从宫中传来的“消息”,说皇帝左右主张杀他。元禧更加害怕,便同妻兄李伯尚、氐王杨集始等商议造反。

五月,恰巧宣武帝到北邙打猎,他们紧闭城门,商议起兵,同时使长子元通到河内起兵。

元通走后,他们却又出现了反复,意见不一,元禧只得决定暂不起事。不料杨集始一出门,便赶往北邙告发。而这时的元通正在河内,释放囚徒,发放武器,搞得热火朝天。

宣武帝得讯,立即派人拿了元禧,亲自审问后,责令其自杀,元通亦被河内地方官杀死。

元禧死后,宣武帝越发倚重高肇。高肇因在朝中亲族极少,就设法拉拢一批人,打击一批人。散骑常侍赵修和北海王元详先后被他扳倒,茹皓、刘胄、常季贤、陈扫静等人也被他诬告与元详“谋为逆乱”处死。

此后,高肇又劝宣武帝防范宗室各王。宣武帝听话照办,他派宿卫军驻守各王府第,从此亲王的处境几与囚犯无异。彭城王元勰劝谏无效,心中苦闷,只能闭门不出。

而高肇的气焰却越来越嚣张,他官居尚书令,娶了宣武帝的姑母高平公主为妻;侄女进宫先做贵人,又进为皇后。据说当时的于皇后就是被高肇所害。

永平元年(508年)八月,冀州刺史京兆王元愉(宣武帝叔,元勰之弟)因爱妾李氏被高后揍了一顿,他自己也被宣武帝打了五计杖,就起兵叛乱。

然而他志大才疏,叛乱很快被平定,他自己亦被生擒活捉,宣武帝本不想杀他,只是将他押往洛阳囚禁,却不想半路上被高肇秘密派人截杀了。

在元愉败死之前,元勰就因受牵连而遭杀害。长乐太守潘僧固是他推荐的人。长乐与冀州的治所都在信都,叛乱发生后,潘僧固就被卷了进去。高肇本来最忌彭城王,多次进谗,宣武帝都不信。

然而这次说起来就有鼻子有眼了,他说彭城王不仅北通元愉,还联络南边少民,意图不轨。彭城王部下魏偃、高祖珍被他收买,出头作证。宣武帝开头还不信,见有证人,才信以为真,于是送上毒酒,逼彭城王自杀。

彭城王不肯喝,说:“至尊圣明,不会无故杀我,定有人诬告。”他再三要求和告发人一辩曲直。差官不肯,令武士用刀环击他。彭城王无奈,大呼:“冤哉皇天!忠而见杀!”在刀环重击下,他只能把毒酒喝下。差官怕他不死,还命武士加上一刀。天明以后,只说他酒醉去世,派人用一棉被裹了尸体,送回府第。

宣武帝还假装哀痛,企图掩人耳目。然而天下人都知道“高令公枉杀贤王!”

恶人自有天收。延昌四年(514年)正月,宣武帝病故,年仅六岁的太子元诩即位。领军将军于忠与侍中崔光商议,请高阳王元雍、任城王元澄出来主持政事。

而此时的高肇正领兵攻取益州,他接到召他回京的文书,虽知道不好,但也没有胆量造反,只得回京进宫。元雍和于忠早已布置妥当,埋伏了十多个甲士,不费吹灰之力就在灵堂上将他杀了。

高肇专权,从宣武帝亲政算起,首尾十四年,北魏的政治风气败坏已极。以后更是问题成堆,再也不能恢复太和盛世了。

尤其是宣武帝临终又擅改立子杀母的北魏祖制,导致万恶的胡太后上台,最终葬送了整个北魏。

孝文帝虽然文韬武略,样样在行,却所托非人。

0 阅读:79
时间如白马过隙

时间如白马过隙

感谢大家的关注